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文言文重点词汇500个_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500个

zmhk 2024-05-25 人已围观

简介文言文重点词汇500个_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500个       文言文重点词汇500个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我将尽力为您解答相关问题。

文言文重点词汇500个_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500个

       文言文重点词汇500个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我将尽力为您解答相关问题。

1.文言文优美词汇

2.文言文常用词汇

3.赤壁赋文言文重点

4.文言文高频词

文言文重点词汇500个_初中文言文重点词汇500个

文言文优美词汇

       1. 求文言文好词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湛奥》)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33.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4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47.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4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5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5l.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

        (《苟子·劝学》)5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5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吕氏春秋·尽数))5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5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下》)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5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5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5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6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6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史记》)6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6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项羽本记》)6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6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68.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6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汉书》)7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家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2. 求一片心灵感悟,要原文,最好是优美词语比较多的

        炎黄地,多豪杰,以一敌百人不怯。

        人不怯,仇必血,看我华夏男儿血。 男儿血,自壮烈,豪气贯胸心如铁。

        手提黄金刀,身佩白玉珏,饥啖美酋头,渴饮罗刹血。 儿女情,且抛却,瀚海志,只今决。

        男儿仗剑行千里,千里一路斩胡羯。 爱琴海畔飞战歌,歌歌为我华夏贺。

        东京城内舞钢刀,刀刀尽染倭奴血。 立班超志,守苏武节,歌武穆词,做易水别。

        落叶萧萧,壮士血热,寒风如刀,悲歌声切。 且纵快马过天山,又挽长弓扫库页。

        铁舰直下悉尼湾,一枪惊破北海夜。 西夷运已绝,大汉如中天。

        拼将十万英雄胆,誓画环球同为华夏色,到其时,共酌洛阳酒,醉明月。 男儿行,当暴戾。

        事与仁,两不立。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

        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 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

        睚眦即杀人,身比鸿毛轻。 又有雄与霸,杀人乱如麻, 驰骋走天下,只将刀枪夸。

        今欲觅此类,徒然捞月影。 君不见,竖儒蜂起壮士死,神州从此夸仁义。

        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 我欲学古风,重振雄豪气。

        名声同粪土,不屑仁者讥。 身佩削铁剑,一怒即杀人。

        割股相下酒,谈笑鬼神惊。 千里杀仇人,愿费十周星。

        专诸田光俦,与结冥冥情。 朝出西门去,暮提人头回。

        神倦唯思睡,战号蓦然吹。 西门别母去,母悲儿不悲。

        身许汗青事,男儿长不归。 杀斗天地间,惨烈惊阴庭。

        三步杀一人,心停手不停。 血流万里浪,尸枕千寻山。

        壮士征战罢,倦枕敌尸眠。 梦中犹杀人,笑靥映素辉。

        女儿莫相问,男儿凶何甚? 古来仁德专害人,道义素来无一真。 君不见,狮虎猎物获威名,可怜麋鹿有谁怜? 世间从来强食弱,纵使有理也枉然。

        君休问,男儿自有男儿行。 男儿行,当暴戾。

        事与仁,两不立。 男儿事在杀斗场,胆似熊罴目如狼。

        生若为男即杀人,不教男躯裹女心。 男儿从来不恤身,纵死敌手笑相承。

        仇场战场一百处,处处愿与野草青。 男儿莫战栗,有歌与君听: 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

        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 雄中雄,道不同: 看破千年仁义名,但使今生逞雄风。

        美名不爱爱恶名,杀人百万心不惩。 宁教万人切齿恨,不教无有骂我名。

        放眼世界五千年,何处英雄不杀人? 我辈热血好男儿,却能今人输古人?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 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 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

        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 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

        看到浮云过了,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 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

3. 写优美的古文需要了解的词句

        凄惨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_extended="true"> _extended="true">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18.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_extended="true">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24.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张可久《塞鸿秋》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冠《蝶恋花》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_extended="true">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佚名《诗经唐风绸缪》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况周颐《减字浣溪沙》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 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辛弃疾《摸鱼儿》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48.寻好梦,梦难成。

        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聂胜琼《鹧鸪天》49.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柳永《昼夜乐》50.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51.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席慕蓉《印记》5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5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戴叔伦《相思曲》5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5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5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5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5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5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乐婉《卜算子》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61.玲珑骰影埠於梗?牍窍嗨贾?恢?浚?峦ン蕖堆盍?Α?6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邵瑞彭《蝶恋花》6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64.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6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周邦彦《玉楼春》66.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67.泪眼问。

4. 150个常用文言文字词意思解析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 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J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

文言文常用词汇

       文言文二字词汇

       1.求些古文里逼格高点的二字词语最好有出处的1.姽婳[guǐhuà]

       女子体态娴静美好。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宋玉《神女赋》

       2.恣睢[zìsuī]

       释义:1、放任自得貌。《楚辞·远游》:“欲度世以忘归兮,意恣睢以担挢。”

       2.放纵暴戾。《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行。”

       3.谓文章气势豪放。

       唐柳宗元《答韦珩书》:“雄之遣言措意,颇短局滞澁,不若退之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

       3.伶俜[língpīng]

       指孤单,孤独。见古乐府《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4.旖旎[yǐnǐ]

       解释本为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和美丽,多用来描写景物。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

       用来比喻女子美丽。

       顾青翠之茂叶,繁旖旎之弱条。——成公绥《木兰赋》

       千般袅娜,万般旖旎。——王实甫《西厢记》

       5.龃龉[jǔyǔ]

       比喻意见不合。出自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谁能坐此苦,龃龉于其中。——白居易《达里》

       2.文言文中形容数量非常多的二字词语并且比较优美的有哪些1、繁多

       解释:种类多,数量大

       例句:旧社会税收名目繁多,弄得老百姓怨声载道。

       2、众多

       解释:为数很多。

       例句:地震灾害发生后,众多灾民及时得到了政府的安抚。

       3、颇多

       解释:很多。

       例句:她参观了这次展览后,体会颇多。

       4、大量

       解释:解释为数目很多,事物的集合、汇总。

       例句:只有大量植树种草,才能防止水土流失。

       5、海量

       解释:通俗的意思就是像大海一样多的量。

       例句:光盘库是当前海量信息存储的一种重要方式。

       6、繁复

       解释:指繁多复杂。

       例句:万物繁复,亦有始终。

       7、缤纷

       解释:是繁多而杂乱的样子。

       例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8、浩繁

       解释:指浩大,繁多,繁重。

       例句:明天还得继续与卷帙浩繁的资料打交道。

       9、稠密

       解释:指数量多,密度大。

       例句:今莽草蜀道、襄、汉、浙江湖间山中有,枝叶稠密,团栾可爱

       10、繁杂

       解释:事情多而且杂乱。

       例句:铁路托运需要办理很多繁杂的手续。

       3.500个二字的词语碧草春草杂草茅草萋萋草茵绿草芳草寸草

       枯草劲草小草幼草荒草草席草地草丛娇嫩

       嫩绿香草野草残草繁草树木:树皮树叶挺拔苍劲屹立俊秀挺直茂盛繁茂

       苍翠树丛树林山林树冠树梢青绿残枝枯枝

       小树树苗灌木林木果树杂树败叶林海林原

       葱茏青翠笔直馨香飘散舒展娇美神韵恬静醉人素雅娇嫩

       幽香淡雅朴素花瓣花蕊花粉鲜花怒放含苞

       眺望瞻仰俯视打量欣赏环视偷窥窥视注视张望注视、凝视、巡视、审视、僵视、斜视、环视(伺)、仰视俯视、轻视重视、近视远视、横目、侧目、游目、纵目、极目、张目、青眼、白眼、怒眼、电眼、观察、浏览、细阅、秋波、偷望、眺望、顾盼、回首、回眸

       凝望,俯视,眺望,遥望,注视,仰视,观察,盯梢,凝视,斜视.

       眺望瞻仰俯视打量欣赏环视偷窥窥视注视张望注视、凝视、巡视、审视、僵视、斜视、环视(伺)、仰视俯视、轻视重视、近视远视、横目、侧目、游目、纵目、极目、张目、青眼、白眼、怒眼、电眼、观察、浏览、细阅、秋波、偷望、眺望、顾盼、回首、回眸凝望,俯视,眺望,遥望,注视,仰视,观察,盯梢,凝视,斜视,正视,巡视、审视、斜视、环视、仰视、俯视、远眺、观看、观察、浏览、审阅、眺望、了望、顾盼、回首、回眸、鸟瞰、端详

       4.300个2字词语猜测奔腾丑陋长久模仿固定寒冷恐惧奇怪整齐漂浮特殊虚假遥望微弱消灭珍贵祝愿缠绕颤抖抚摩拉扯柔软明亮宽敞黑暗破旧美好飞翔挖掘搜索期待盼望祈祷微小捕捉思忖思量思想思念思绪思索思维思考思辨思路思慕思逸思齐思远思春思韵思虑思辩思玄思恋思凡思致思惟思潮思忆思元思绎思域思永思怀思越思纬思理思莼思服思咏思愆思议思秋思言馨香飘散舒展娇美神韵恬静醉人素雅娇嫩幽香淡雅朴素花瓣花蕊花粉鲜花怒放含苞孤单孤寂寂寞寥寂寂寥落寞孤独寂静僻静宁静寂然清静沉寂沉静安静孤立伶仃孤单零落落莫动静呼吸朝夕取舍善恶兴衰祸福甘苦彼此首尾褒贬吞吐黑白是非多少真假虚实反正生死悲欢前后始末早晚昼夜曲直东西善恶南北开关左右眷恋留恋依恋迷恋自恋爱恋失恋贪恋思恋热恋怀恋初恋顾恋流恋恋恋悲恋相恋婉恋忆恋积恋恳恋情恋凝恋耽恋欣恋绻恋感恋单恋遐恋嫪恋安恋慕恋

       兴奋快乐喜悦愉快畅快欢畅欢喜欢腾欢快欣喜

       激奋激昂激情敬佩佩服崇拜钦仰惊恐惊慌惊吓

       惧怕恐惧胆怯畏缩发慌心慌恐慌激怒恼火怒斥

       怒吼震怒气愤担忧发愁犯愁忧伤忧愁忧心愁闷

       悲伤悲痛悲惨悲凉哀伤哀怨忧伤伤感瘦削憔悴

       俊美恬静慈祥苍白白皙清秀光滑英俊红润挺直

       扁平小巧笔直端庄秀气秀美巧嘴朱唇苍白红润

       干裂娇嫩整齐整洁雪白焦黄洁净蓬松鲜嫩粉红

       通红红嫩滑润滋润干巴干裂干燥蜡黄洁白炭黑

       瘦弱矮小苗条丰满强壮清秀单薄文弱干瘦轩昂

       解释文辞短语单词词组词汇字眼范例语素丰富

       信息组成最小最大造句单位构成方式可以神奇

       单纯自由单音双音多音可以山高水深天高地厚

       拥有凑整仿佛苍茫参差上面前方内部中间方位

       名词:学生老师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婶婶爸爸妈妈

       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事物蜗牛猎豹棒球足球蓝求

       战机飞机地球思想中学物理科穴碗盘竹筷上午

       下午过去将来早晨午夜三更甲戊世纪今天昨天

       动词:行为跑步唱歌喝水敲门吆喝踢求生长枯萎发芽

       结果产卵喜欢气愤觉得思考厌恶存现消失显现

       丢失幻灭使令使人让座命令禁止勒令能愿如会

       愿意能够宁可表示状貌特征状态气急怒火高兴

       形容:高大高瘦矮胖粗细强壮性质香甜漂亮圆滑机智

       单调快速浓厚肥满许多迅速悄悄量词单位公尺

       分寸公里公斤一两一辆一角一元一次一趟一下

       回声一幢一座代词代替我们你们它们她们大家

       咱们疑问谁的什么怎么哪里何以这里那里那边

       拟声模拟声音轰隆淅沥噼里啪啦哗啦叽喳啪拉

       哄堂开怀笑颜笑容喜笑欢声笑语眉开生气火冒

       雷霆欣喜心情词汇忧愁丧气雾气满腹满腔愁肠

       百结欲断寸断九转百愁心事阴郁忧心如焚愁绪

       5.《红岩》中的2字词语梦琪、忆柳、之桃、慕青、问兰、尔岚、元香、初夏、沛菡、傲珊、曼文、乐菱、痴珊、恨玉、惜文、香寒、新柔、语蓉、海安、夜蓉、涵柏、水桃、醉蓝、春儿、语琴、从彤、傲晴、语兰、又菱、碧彤、元霜、怜梦、紫寒、妙彤、曼易、南莲、紫翠、雨寒、易烟、如萱梦琪、忆柳、之桃、慕青、问兰、尔岚、元香、初夏、沛菡、傲珊、曼文、乐菱、痴珊、恨玉、惜文、香寒、新柔、语蓉、海安、夜蓉、涵柏、水桃、醉蓝、春儿、语琴、从彤、傲晴、语兰、又菱、碧彤、元霜、怜梦、紫寒、妙彤、曼易、南莲、紫翠、雨寒、易烟、如萱、若南、寻真、晓亦、向珊、慕灵、以蕊、寻雁、映易、雪柳、孤岚、笑霜、海云、凝天、沛珊、寒云、冰旋、宛儿、绿真、盼儿、晓霜、碧凡、夏菡、曼香、若烟、半梦、雅绿、冰蓝、灵槐、安全、书翠、翠风、香巧、代云、梦曼、幼翠、友巧、听寒、梦柏、醉易、访旋、亦玉、凌萱、访卉、怀亦、笑蓝、春翠、靖柏、夜蕾、冰夏、梦松、书雪、乐枫、念薇、靖雁、寻春、恨山、从寒、忆香、觅波、静曼、凡旋、以亦、念露、芷蕾、千兰、新波、代真、新蕾、雁玉、冷卉、紫山、千琴、恨天、傲芙、盼山、怀蝶、冰兰、山柏、翠萱、恨松、问旋、从南、白易、问筠、如霜、半芹、丹珍、冰彤、亦寒、寒雁、怜云、寻文、乐丹、翠柔、谷山、之瑶、冰露、尔珍、谷雪、乐萱、涵菡、海莲、傲蕾、青槐、冬儿、易梦、惜雪、宛海、之柔、夏青、亦瑶、妙菡、春竹、痴梦、紫蓝、晓巧、幻柏、元风、冰枫、访蕊、南春、芷蕊、凡蕾、凡柔、安蕾、天荷、含玉、书兰、雅琴、书瑶、春雁、从安、夏槐、念芹、怀萍、代曼、幻珊、谷丝、秋翠、白晴、海露、代荷、含玉、书蕾、听白、访琴、灵雁、秋春、雪青、乐瑶、含烟、涵双、平蝶、雅蕊、傲之、灵薇、绿春、含蕾、从梦、从蓉、初丹。

       听兰、听蓉、语芙、夏彤、凌瑶、忆翠、幻灵、怜菡、紫南、依珊、妙竹、访烟、怜蕾、映寒、友绿、冰萍、惜霜、凌香、芷蕾、雁卉、迎梦、元柏、代萱、紫真、千青、凌寒、紫安、寒安、怀蕊、秋荷、涵雁、以山、凡梅、盼曼、翠彤、谷冬、新巧、冷安、千萍、冰烟、雅阳、友绿、南松、诗云、飞风、寄灵、书芹、幼蓉、以蓝、笑寒、忆寒、秋烟、芷巧、水香、映之、醉波、幻莲、夜山、芷卉、向彤、小玉、幼南、凡梦、尔曼、念波、迎松、青寒、笑天、涵蕾、泛动,绯红,隔阂,呜咽,古拙,鼓舞,熟睡,豪放,和熙,浩荡,和蔼,黄晕,皎洁,惊惶,鞠躬,凯旋,崎岖,诚恳,魁伟,脸颊,响亮,延伸,萌发,踉跄,谦逊,宛如,婉转,惘然,污秽,湛蓝,空闲,细腻,耸峙,斟酌崇奉,背离,执念,失落,痛悲,眷恋,许诺,纠缠,苦楚,徜徉,错爱,淡忘,琼浆,触电,相遇,迷朦,坠人,渴盼,迷乱。

       6.文言文常用词汇虚词之,其,而,以,予,为,乎,然,盖,夫,何,乃,也,者,或,焉是以,是故,所以,何为,以为实词你只能见一个记一个,大多数时候你只要用这个字组一个两字的词汇;特殊的还要靠积累[知识点解说]一、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常用词——之、其。

       二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介词可根据功用分表处所的、表时间的、表原因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等六种。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于、以、为、与。

       三、连词: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其本身无实在意义,但它可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连词可按其所表示的结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表并列关系、表层进关系、选择关系、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因果目的关系、假设关系、修饰关系)四、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的副词。

       五、助词:助词是古代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份,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一、而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6.通“如”:好像,如同。7.通“尔”,你,你的。

       8.复合结构的用法:(1)“而已”:罢了。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而后”:才,方才。例: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二、何1.什么。2.怎么样。

       3.哪里。4.多么。

       5.为什么。6.怎么。

       7.作语助词相当于“啊”。8.何:通“呵”,喝问。

       (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9.复合结构的用法:(1)“何如”:怎么样,怎样。

       例:痛定思痛,痛何如哉!(2)“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3)“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

       (4)“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5)“何为”:a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b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c作什么。

       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6)“何意”:a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b岂料,哪里料到。

       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7)“何由”:a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

       b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c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8)“何乃”:怎么能。

       例:何乃太区区!(9)“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10)“何加”:有什么益处。

       例:万钟于我何加焉!(11)“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12)“何其”:多么。

       例:何其衰也!三、乎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4.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5.同“于”。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四、乃1.于是,就。2.才,这才。

       3.却。4.是,就是,原来是。

       5.竟然。6.而,又。

       7.你,你的。五、其1.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2.其中,其中的。3.活用作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4.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5.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

       7.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8.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9.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10.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六、且1.暂且,姑且。2.将,将要。

       3.而且,并且。4.况且,再说。

       5.尚且,还。6.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

       又。

       7.同“夫”,句首助词。8.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

       ,一面。

       ;一边。

       ,一边。

       七、若1.如果,假如。2.像,好像。

       3.你(的),你们(的)。4.此,如此,这样。

       5.至于。八、所1.处所,地方。

       2.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

       的事、物”?“。

       的地方”、“。

       的人”等。3.复合结构的用法:(1)“所以”:a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

       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

       的方法”“是用来。

       的”等。b表示原因。

       相当于“。

       的原因(缘故)”。(2)“所谓”:所说的。

       (3)“所在”:。

       7.学习:二字用文言文怎么说“学”、“师”、“习”再文言文中均可以单独表示“学习”。

       文言文中,一个字就能表达一个意思。

       1、“学”:

       表学习的词语:勤工俭学。

       2、“师”:

       表学习的词语:师夷长技。意思是学习蛮夷的领先技艺。

       3、“习”:

       表学习的词语:习文。

       扩展资料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学习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

       狭义: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知识的过程。

       广义: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

       8.很有含义的二字词语有哪些深沉、深邃、沉重、深奥、深厚。

       一、深沉

       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的微笑。这人很~,不容易捉摸。

       引证解释:深而不外露:感情深沉|**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选自人教版初一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二、深邃

       目光~。邃(suì)。

       引证解释: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九章:“多么美丽的大眼睛呵!那里面荡漾着多么深邃的智慧和摄人灵魂的美呵!”

       三、沉重

       沉重儿〈名〉责任;负担。

       引证解释:浩然《艳阳天》第三二章:“马之悦假装半开玩笑地说:‘你们是造干部的谣言吧?要为这个引起不团结,这个沉重可不小啊!’”

       四、深奥

       (道理、含义)高深不易了解:~的道理。

       引证解释: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一种学问,初学起来,是那样深奥,那样枯燥,可是一钻了进去,就觉得趣味无穷。

       五、深厚

       (感情)浓厚:~的友谊。~的感情。

       引证解释:郭沫若《卓文君》第三景:“你骂人浅薄无聊,你的深厚在哪里?你的有聊在哪里?”

赤壁赋文言文重点

       虚词

       之,其,而,以,予,为,乎,然,盖,夫,何,乃,也,者,或,焉

       是以,是故,所以,何为,以为

       实词你只能见一个记一个,大多数时候你只要用这个字组一个两字的词汇;特殊的还要靠积累

        [知识点解说]

       一、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常用词——之、其。

       二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介词可根据功用分表处所的、表时间的、表原因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等六种。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于、以、为、与。

       三、连词: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其本身无实在意义,但它可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连词可按其所表示的结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表并列关系、表层进关系、选择关系、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因果目的关系、假设关系、修饰关系)

       四、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的副词。

       五、助词 :助词是古代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份,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

       一、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 于 “着”、“地”等,或不译。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6.通“如”:好像,如同。

       7.通“尔”,你,你的。

       8.复合结构的用法:

       (1)“而已”:罢了。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而后”:才,方才。例: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二、何

       1.什么。

       2.怎么样。

       3.哪里。

       4.多么。

       5.为什么。

       6.怎么。

       7.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8.何:通“呵”,喝问。(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9.复合结构的用法:

       (1)“何如”:怎么样,怎样。例: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2)“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3)“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

       (4)“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5)“何为”:

       a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

       b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

       c作什么。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6)“何意”:

       a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

       b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7)“何由”:

       a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

       b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c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

       (8)“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

       (9)“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10)“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11)“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12)“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三、乎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4.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5.同“于”。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四、乃

       1.于是,就。

       2.才,这才。

       3.却。

       4.是,就是,原来是。

       5.竟然。

       6.而,又。

       7.你,你的。

       五、其

       1.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2.其中,其中的。

       3.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4.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5.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

       7.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

       8.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9.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0.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六、且

       1.暂且,姑且。

       2.将,将要。

       3.而且,并且。

       4.况且,再说。

       5.尚且,还。

       6.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

       7.同“夫”,句首助词。8.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

       七、若

       1.如果,假如。

       2.像,好像。

       3.你(的),你们(的)。

       4.此,如此,这样。

       5.至于。

       八、所

       1.处所,地方。

       2.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等。

       3.复合结构的用法:

       (1)“所以”:

       a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b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2)“所谓”:所说的。

       (3)“所在”:

       a到处。

       b所在之处,处所。

       九、为

       1、成为,变成。

       2、做。

       3、作为,当作。

       4、是。

       5、以为,认为。

       6、被。

       7、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8、治理。

       9、装作。

       10、给,替。

       11、对,向。

       12.因为。

       13则“于”,在,当。

       十、焉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2、:哪里,怎么。

       3、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4、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5、相当于“之”。

       6、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十一、也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2、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3、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4、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5、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

       6、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十二、因

       1、于是,就。

       2、依照,根据。

       3、依靠,凭借。

       4、趁着,趁此。

       5、通过,经由。

       6、因为。

       7、缘由,机缘。

       8、沿袭。

       9、继续。

       十三、于

       1.对,对于。

       2.在。

       3.与,跟,同。

       4.到。

       5.从,自。

       6.在......方面。

       7.比。

       8.被。

       9.受。

       10.向。

       11.给。

       十四、与

       1、解释为:和、跟、同。

       2、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

       3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

       十五.则

       1.却,可是。

       2.那么,就。

       3.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4.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

       5.就是。

       6.原来是。

       7.同“辄”,总是,常常。

       8、原来已经。

       十六.以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6、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7、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8、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9、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10、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11、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十七、者

       1、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2、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往往构成判断句。

       3、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往往构成判断句。

       4、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

       5、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

       6、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

       7、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

       8、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

       9、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

       10、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十八、.之

       1、他,她,它(们)。

       2、的。

       3、往,到......去。

       4、这,此。

       5、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6、我。

       7、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

       8、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文言文高频词

       1. 《赤壁赋》原文和重点词汇

        前赤壁赋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注释 [1]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四部丛刊》本),这篇散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在此之前苏轼因乌台诗案(元丰二年)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

        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2]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岁在壬戌。[3]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十五日。

        “既望”指农历十六日。[4]徐:舒缓地。

        [5]兴:起,作。[6]属:通“嘱(zhǔ ),致意,此处引申为“劝酒”的意思。

        [9]少焉:一会儿。[11]白露:白茫茫的水气。

        横江:笼罩江面。横,横贯。

        [1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

        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喻极小的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

        "如:往,去。凌:越过。

        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茫然,旷远的样子。

        [13]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冯:通"凭",乘。

        虚:太空。御:驾御(驭)。

        [14]遗世独立:遗弃尘世,独自存在。[16]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舷,船的两边。

        [18]击空明兮溯流光:船桨拍打着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水,溯流而上。溯:逆流而上。

        空明、流光:指月光浮动清澈的江水。[1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

        化用目眇眇兮愁予__《湘夫人》怀,心中的情思。[20]美人:此为苏轼借鉴的屈原的文体。

        用美人代指君主。古诗文多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21]倚歌而和(hè)之:合着节拍应和。倚:随,循 和:应和。

        [2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倾诉。怨:哀怨。

        慕:眷恋。[23]余音:尾声。

        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24]缕:细丝。

        [25]舞幽壑之潜蛟:幽壑: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

        [26]泣孤舟之嫠(lí 离)妇: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嫠:孤居的妇女,在这里指寡妇。

        [27]愀(qiǎo 巧)然:容色改变的样子。[28]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危坐:端坐。

        [29]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30]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33]缪:通"缭"盘绕。

        [34]郁乎苍苍:树木茂密,一片苍绿繁茂的样子。郁:茂盛的样子。

        [37]舳舻(zhú lú 逐卢):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

        [38]酾(shī)酒:斟酒。[39]横槊(shuò ):横执长矛。

        [40]侣鱼虾而友麋鹿: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友。侣 :以。

        为伴侣,这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麋(mí):鹿的一种。

        [41]扁(piān )舟:小舟。[43]寄:寓托。

        [44]蜉(fú)蝣: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命短暂,仅数小时。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45]渺沧海之一粟:渺:小。沧海:大海。

        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46]须臾(yú):片刻,时间极短。

        [47]长终:至于永远。[48]骤:数次。

        [49]托遗响于悲风: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50]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

        斯:此,指水。[51]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

        [52]卒:最终。消长:增减。

        长:增长 [5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语气副词。以:用。

        一瞬:一眨眼的工夫。[5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

        造物者:天地自然。无尽藏(。

2. 赤壁赋重点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3.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准确的原文和重点词注解,不要原文翻

        前赤壁赋原文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yǎo)窕(tiǎo)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sù)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gèng)此处应该为四声,因为四声表示再次的意思,一声表示更换的意思酌 (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籍(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注释 [1]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2]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岁在壬戌. [3]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4]徐:舒缓地. [5]兴:起,作. [6]属:通“嘱(zhǔ ),劝酒. [7]明月之诗:《诗经·陈风·月出》有“舒窈纠兮”之句,故称“明月之诗”、“窈窕之章 ”,与下注释相同. [8]窈窕之章:《月出》诗首章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窈纠"同"窈窕". [9]少焉:不一会儿. [10]斗牛:斗、牛,星宿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11]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横江:笼罩江面. [1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喻极小的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去.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茫然,旷远的样子. [13]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冯:通"凭",乘.虚:太空.御:驾御(驭). [14]遗世独立:超越尘世,独自存在. [15]羽化而登仙: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想长了翅膀一样,认为成仙后能够飞升.登仙:登上仙境. [16]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舷,船的两边. [17]桂棹(zhào)兮兰桨:用桂树木做的棹、用木兰做的船桨,棹,一种划船工具,形似桨. 化用桂棹兮兰枻__《湘君》 [18]击空明兮溯流光:船桨拍打着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水,溯流而上.溯:逆流而上.空明、流光:指月光浮动清澈的江水. [1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化用目眇眇兮愁予__《湘夫人》 [20]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古诗文多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21]倚歌而和(hè)之:合着节拍应和.倚:依,按 和:同声相应. [2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倾诉.怨:哀怨.慕:眷恋. [23]余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24]缕:细丝. [25]舞幽壑之潜蛟:幽壑: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 [26]泣孤舟之嫠(lí 离)妇: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孤居的妇女,在这里指寡妇.白居易《琵琶行》写孤居的商 *** 云:"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这里化用其诗. [27]愀(qiǎo 巧)然:忧郁的样子 [28]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危坐:端坐. [29]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30]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31]夏口:地名,故城在今湖北武昌的西面. [32]武昌:今湖北鄂城县. [33]缪:通"缭"盘绕. [34]郁:茂盛的样子. [35]孟德之困于周郎: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吴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溃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周郎:周瑜二十四岁为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 [36]方其破荆州,下。

4. 后赤壁赋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步自雪堂:从雪堂步行出发.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堂在大雪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临皋:亭名,在黄冈南长江边上.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黄泥之坂(bǎn):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坂,斜坡,山坡.文言文为调整音节,有时在一个名词中增“之”字,如欧阳修的《昼锦堂记》:“乃作昼锦堂于后圃.”木叶:树叶.木,本来是木本植物的总名,“乔木”“灌木”的“木”都是用的这个意思.后来多用“木”称“木材”,而用本义是“树立”的“树”作木本植物的总名.行歌互答: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已而:过了一会儿.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样对待…… “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对待”“对付”的意思.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时候.薄暮,太阳将落天快黑的时候.薄,迫,逼近.松江之鲈(lú):鲈鱼是松江(现在属上海)的名产,体扁,嘴大,鳞细,味鲜美,松小所产的鲈鱼.这是有名的美味.顾安所得酒乎:但是从哪儿能弄到酒呢?顾,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里.谋诸妇:谋之于妻,找妻子想办法.诸,相当于“之于”.斗:古代盛酒的器具.不时之须:随时的需要.“须”与“需”通.复游于赤壁之下:这是泛舟而游.下文“摄衣而上”是舍舟登陆,“反而登舟”是回到船上.断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断,阻断,有“齐”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样子.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才过了几天啊,(眼前的江山明知是先前的江山,)而先前的景象再不能辨认了.这话是联系前次赤壁之游说的.前次游赤壁在“七月既望”,距离这次仅仅三个月,时间很短,所以说“曾日月之几何”.前次所见的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这次所见的是“断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说“江山不可复识”.曾,才,刚刚.这样用的“曾”常放在疑问句的句首.“曾日月之几何”,也就是“曾几何时”.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履巉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险峻的山石.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踞: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一种.登虬龙是说游于树林之间.栖鹘:睡在树上的鹘.栖,鸟宿.鹘,一种凶猛的鸟.俯冯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夷,水神.幽,深.“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只是说,上登山的极高处,下临江的极深处.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啸,蹙口作声.亦:这个“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从”说的.上文说,游到奇险处二客不能从;这里说,及至自己发声长啸,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悄然:静默的样子.肃然: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留:停留.反:同“返”.返回.放: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四顾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虚.横江东来: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缟,白.衣,上衣.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戛然:形容鹤雕一类的鸟高声叫唤的声音.如白居中易《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掠:擦过.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这时的作者与客已经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寝于室内,看下文的“开户”便明.羽衣翩仙: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翩仙,一作“蹁跹”.揖予:向我拱手施礼.俛:同“俯”,低头.呜呼噫嘻:这四个字都是叹词,也可以呜呼,噫,嘻分开用,或者呜呼,噫嘻分开用.畴昔之夜:昨天晚上.此语出于《礼记·檀弓》上篇“予畴昔之夜”.畴,语首助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昔,昨.过我:从我这里经过.非子也耶:不是你吗?“也”在这里不表示意义,只起辅助语气的作用.顾:回头看.悟:觉,醒.。

5. 赤壁赋的翻译和重点句式、重要子、古今意义词

        夫 那

        斯 代词,这样

        卒 最终

        自 从?(不确定)

        曾 竟,竟然

        且 况且

        苟 如果、虽 即使、取 拿

        惟 只有、之 的得 听,听到、之 代词,代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遇 看到

        禁 禁止,阻止、竭 枯竭

        是 这是、之 的、藏 宝藏

        子 你、之 宾语前置,东西、更 更换

        既 已经

        与 和、乎 在

        之 的、既 已经、白 发白,天亮了。

6. 求赤壁赋上的语文总结,文言虚词,实词,一词多义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徘徊:徘徊于斗牛之间(①古义:明月停留。②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2、美人:望美人兮天一方(①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②今义:美貌的人。)

        3、凌:凌万顷之茫然(①古义:越过。②今义:欺侮。)

        4、子: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②今义:儿子)

        六、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4、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5、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6、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7、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断句)

        9、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10、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12、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1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7.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包括词类活用、古今异议词、

        我是从以前的笔记中总结的,《氓》、《采薇》、《离骚》两段、《诗三首》我没有你要的那些重点,《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等学了,我会再帮你总结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烛之武退秦师1.实词:1) 且贰于楚也.贰:数词用作动词,从属二主.2) 晋军函陵.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军).3)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以……为边邑4)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动词,增加.5) 敢以烦执事.敢:怎敢.6) 又欲肆其西封.肆:动词,扩展.7) 若不阙秦.阙:使动用法,使……亏损,缺损.8) 失其所与.与:动词,结交.9) 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使……撤退10)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使……灭亡.11) 阙秦以利晋.利:使动,使……获利2.虚词:1) 之:a) 子犯请击之.②代词,代秦军.b) 许之.②代词,(退秦)这件事.(事)c) 公从之.②代词,代佚之狐.(人)d) 是寡人之过也.③结构助词,的.e)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2)以:a) 以其无礼于晋:①连词,因为 b) 焉用亡郑以陪邻:②连词,表目的,来c) 越国以鄙远:②连词,表目的,来d) 敢以烦执事:③介词,拿,用3)而:a) 今急而求子:连词,表顺承,就,才.b) 夜缒而出:连词,表修饰,指动作的方式.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连词,起连接作用,无意义d) 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转折,竟然,却.e) 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4)其:a) 以其无礼于晋:(代词,指郑国 )b) 君知其难也:(代词,它,这件事 )c) 共其乏困:(代词,他们,指使者)d) 失其所与:(代词,自己)e) 吾其还也:(语气词,表示希望或商量语气,还是)5)焉:a) 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无意义.b) 朝济而夕设版焉:语气词,无意义c)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d) 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3.句式:A. 宾语前置句:1. 何厌之有?——有何厌?B. 状语后置句1. 以其无礼于晋——以其于晋无礼2.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佚之狐于郑伯言曰3.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亡郑而于君有益C. 判断句:1. 是寡人之过也.标志:是……也2.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无标志3. 失其所与,不知.无标志4. 以乱易整,不武.无标志D. 省略句1.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2. 敢以( 之 )烦执事3. 若舍郑以( 之 )为东道主.4. 晋军( 于 )函陵《荆轲刺秦王》1. 闻、引、见、迟、诚1) 闻:乃今得闻教!闻:听到.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听到.(报告)2)引:秦王惊,自引而起:挺起身.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举起.3)见:秦王必说见臣:召见.乃遂私见樊於期:会见.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表被动.图穷而匕首见:出现.通“现”未尝见天子:看见过.4)迟: 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认为…迟.5)怪: 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觉得…怪6)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连词,如果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副词,的确,确实.7)就:荆轲遂就车而去:动词,登上.轲自知事不就:动词,成功.2. 句式:一、两个被动句.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二、两个表原因的判断句.①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②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三、两个一般判断句.①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②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四、两个定语后置句.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②群臣侍殿上者五、两个状语后置句.①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秦王(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②取之百金.—(以)百金取之.3. 虚词用法一、而:1) 图穷而匕首见(承接)2) 荆轲遂就车而去(承接)3) 秦王还柱而走(修饰)4) 倚柱而笑(修饰)5) 伏尸而哭(修饰)二、以:1)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因为2) 丹不忍以己之私:介词,因为3) 使工以药淬之:介词,用4) 日以尽矣:副词,通“已”,已经5) 皆白衣冠以送之:连词,表目的,来6)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连词,表目的,来7) 使使以闻大王:连词,表目的,来8)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介词,按照9) 而乃以手共搏之:介词,用10) 乃欲以生劫之:介词,用11) 箕踞以骂 :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4. 6个通假字1) 秦王必说见臣 :“悦”,高兴2) 日以尽矣 :“已”,已经3)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返回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秦武阳色变振恐、故振慑:“震”,害怕5) 秦王还柱而走 秦王方还柱走:“环”,绕6) 卒起不意、而卒惶急无以击轲、卒惶急不知所为:“猝”,突然5.词类活用1) 进兵北略地 北:名作状,向北2) 樊於期乃前曰 前:名作动,上前3) 函封之 函:名作状,用匣子4) 太子迟之 迟:意动,以为迟5) 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6) 前而为歌 前:名作动,上前7)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日夜:名作状,日日夜夜8) 发尽上指冠 上:名作状,向上9) 函封 函:名作状,用匣子10) 使使以闻大王 闻:使动,使…听到禀告 11) 乃朝服 服:名作动,穿上朝服12) 群臣怪之 怪:意动,以之为怪13) 前为谢曰 前:名作动,上前14) 箕踞以骂 箕踞:名作状,像簸箕一样15) 左右既前 前:名作动,上前16)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绝:使…断6.古今异义:(前古义,后。

       1. 初中文言文100个常用词是什么

        一、理解词语和句式——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级) [知识要点] 对高中生来说,文言文阅读就是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所谓“ 浅易”文言文,大致可以用以下几个标准来衡量。 第一,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 非常用词出现的机会极少。

        此外, 名物典章制度等专门术语也很少运用。第二, 从文章出现的语法结构来看, 主要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以及一般性的词类活用。

        文言虚词的运用也以常见的典型的用法为主。第三,从文章的体裁上看,主要是叙事、写景、抒情、一般说理等形式,而不是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之类的作品(如《 文心雕龙》)。

        第四,从文章内容涉及的范围来看, 同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联系较为松散,少用典故。第五, 从文章的整体风格来看,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 如先秦两汉散文与唐宋八大家之类后世古文家(不是骈体文作家) 的作品。

       

        不过由于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自身的要求, 并非所有浅易文言文均可用作考试的材料。大致说来, 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在选取文段时常有这样一些考虑:语言规范标准, 却又不刻板雷同;内容深浅适中,但又含有较深的意蕴; 文笔流畅多彩,决不晦涩单调;风格雅正典范,却又不千篇一律; 设题之点较多,而又能分出深浅层面;总体难易适度, 无过难或过易的地方。

        此外, 选段还应和学生应该具备的文言知识有一定的联系。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变化量大的是词汇。

        因此, 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和虚词非常重要。 而实词与虚词相比较,更是阅读文言文关键的一环。

        要读懂浅易的文言文, 必须做到能够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实词的词义。而要达到这一要求, 又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 2.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 3.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宇; 4.理解和掌握实词活用的多种形式。

        知识点解说 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 古今汉语的同形词语,只有一些基本词(“天”、“地”、“山”、“水”等)和一些专有名词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 大多数都有了变化。或词义扩大,或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 或感 *** 彩不同。

        有的变得完全不同,如“汤”、“烈士”、“ 爪牙”(古代指武臣,无贬义);大多数情况则是,一些多义词语, 只是其中一两个义项古今相同,其他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 比如“伐”古今都有“砍伐”、“讨伐”的意义,但古代还有“ 功业”、“自我夸耀”的意义。

        另外,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词, 古代都是一个词组,意义自然也就相差很大。如“祖父”、“形容” 等。

        阅读文言文,如果不注意古今意义的差别,以今度古, 望文生义,就很易出错。下面将常见的古今异义词语, 按单音和双音两类分列于后,括弧内注明古义或古代才有的意义。

        对古代是词组现代是双音词的不再加以说明。 单音词 被(遭受,覆,盖,通“披”) 兵(武器,军事) 除(建筑物台阶,任命官职) 床(一种坐具) 存(思念、爱抚) 党(古代居民组织,偏袒) 豆(古食器) 多(称赞) 伐(功业,自夸) 访(咨询) 坟(土堆,高大,古代名著) 讽(背诵,委婉劝告) 封(疆界,筑土为坛祭山神,分封) 国(国都,城邑,封地,地方) 购(悬赏捉拿) 河 (专指黄河) 恨(遗憾) 集(栖止) 几(希望) 假(借给,借助,宽容) 江(专指长江) 揭(高举) 就(靠近, 完成) 窃(表自谦) 穷(困窘,竭尽) 劝(勉励) 却 (退,推辞,回头) 去(离开,相距) 让(礼让,责备) 稍(渐渐) 少(稍微) 身(自身) 是(这) 适(前往) 树(种植,培养) 速(招来,邀请) 汤(热水,开水) 涕(眼泪) 偷(得过且过) 臭(气味) 厌(满足,吃饱) 再(两次,第二次) 造(到……去,成就) 贼(祸害,残害) 遮(拦住) 走(快行) 双音词 百姓(百官) 卑鄙(地位低微、见识鄙俗) 处分 (处置,安排) 从容(语言得体) 聪明(听力好与眼力好) 大块(自然界) 地方(土地的纵横) 独立(单独或孤独站立,超群不凡) 反复(改变以往局面,书信来往) 放心(散失了的志意) 非常(意外情况) 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采,流风余韵) 逢迎(迎接) 感激(感动奋发) 光景(光阴) 故事(往昔的事,旧例) 横行(纵横于四方而无所阻挡) 交通(勾结,彼此相通) 结束(整装,装束) 经济(治理国家) 舅姑(公公与婆婆) 具体(具备形体)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可怜(可爱,可惜) 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 美人(妃嫔) 莫非(没有……不是) 南面(登上帝王之位) 便宜(因利乘便) 其实(它的果实,他[或它]的实际) 妻子(妻子和儿女) 亲戚(父母家人,族内外亲属) 秋天(秋季的天空) 青春(春天) 人民(百姓) 三尺 (指剑,指法律条文) 山东(崤山以东,太行山以东,华山以东) 身体(亲自实行) 首领(头和脖子) 书记 (主管文书的官员) 虽然(虽然这样,即使这样) 提纲 (抓住纲领) 同志(志向情趣相同) 突出(突然出现) 文法(法令或法令条文) 文章(法律条文,文彩) 无赖(无所依恃,无聊) 无论(不要说) 无日(没多少日子)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家畜) 县官。

2. 初中文言文常用词汇

        知识点解说] 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 古今汉语的同形词语.只有一些基本词([天".[地".[山".[水"等)和一些专有名词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大多数都有了变化.或词义扩大.或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或感 *** 彩不同.有的变得完全不同.如[汤".[烈士".[爪牙"(古代指武臣.无贬义),大多数情况则是.一些多义词语.只是其中一两个义项古今相同.其他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比如[伐"古今都有[砍伐".[讨伐"的意义.但古代还有[功业".[自我夸耀"的意义.另外.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词.古代都是一个词组.意义自然也就相差很大.如[祖父".[形容"等.阅读文言文.如果不注意古今意义的差别.以今度古.望文生义.就很易出错.下面将常见的古今异义词语.按单音和双音两类分列于后.括弧内注明古义或古代才有的意义.对古代是词组现代是双音词的不再加以说明. 单音词 被(遭受.覆.盖.通[披") 兵(武器.军事) 除(建筑物台阶.任命官职) 床(一种坐具) 存(思念.爱抚) 党(古代居民组织.偏袒) 豆(古食器) 多(称赞) 伐(功业.自夸) 访(咨询) 坟(土堆.高大.古代名著) 讽(背诵.委婉劝告) 封(疆界.筑土为坛祭山神.分 封) 国(国都.城邑.封地.地方) 购(悬赏捉拿) 河 (专指黄河) 恨(遗憾) 集(栖止) 几(希望) 假(借 给.借助.宽容) 江(专指长江) 揭(高举) 就(靠近. 完成) 窃(表自谦) 穷(困窘.竭尽) 劝(勉励) 却 (退.推辞.回头) 去(离开.相距) 让(礼让.责备) 稍(渐渐) 少(稍微) 身(自身) 是(这) 适(前往) 树(种植.培养) 速(招来.邀请) 汤(热水.开水) 涕(眼泪) 偷(得过且过) 臭(气味) 厌(满足.吃饱) 再(两次.第二次) 造(到--去.成就) 贼(祸害.残害) 遮(拦住) 走(快行) 双音词 百姓(百官) 卑鄙(地位低微.见识鄙俗) 处分 (处置.安排) 从容(语言得体) 聪明(听力好与眼力好) 大块(自然界) 地方(土地的纵横) 独立(单独或孤独站立.超群不凡) 反复(改变以往局面.书信来往) 放心(散失了的志意) 非常(意外情况) 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采.流风余韵) 逢迎(迎接) 感激(感动奋发) 光景(光阴) 故事(往昔的事.旧例) 横 行(纵横于四方而无所阻挡) 交通(勾结.彼此相通) 结束(整装.装束) 经济(治理国家) 舅姑(公公与婆婆) 具体(具备形体)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可怜(可爱.可惜) 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 美人(妃嫔) 莫非(没有--不是) 南面(登上帝王之位) 便宜(因利乘便) 其实(它的果实.他[或它]的实际) 妻子(妻子和儿女) 亲戚(父母家人.族内外亲属) 秋天(秋季的天空) 青春(春天) 人民(百姓) 三尺 (指剑.指法律条文) 山东(崤山以东.太行山以东.华山以东) 身体(亲自实行) 首领(头和脖子) 书记 (主管文书的官员) 虽然(虽然这样.即使这样) 提纲 (抓住纲领) 同志(志向情趣相同) 突出(突然出现) 文法(法令或法令条文) 文章(法律条文.文彩) 无 赖(无所依恃.无聊) 无论(不要说) 无日(没多少日子)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家畜) 县官(指天子.指朝廷或官府) 消息(消失和生长) 行李(外交使者) 形容 (形体和容貌) 学者(学习的人) 颜色(容貌) 野人 (居住在郊野的种田人) 一贯(用同一原则.理论贯彻始终) 一再(一次和两次) 以为(把--看作.使--成为) 殷勤(诚挚而恳切) 因为(因此作--) 影响 (影子和声响) 鱼肉(残害与欺凌) 于是(在这--) 丈夫(成年男子.泛指男人) 丈人(对男性长者的尊 称) 爪牙(武臣.泛指辅佐之人) 政治(政事) 指示 (指出来让看) 智力(智慧和力量) 中国(泛指中原地区) 祖父(祖辈和父辈) 左右(侍从人员) 2.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这种语言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是存在的.但在文言文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突出.理解文言文的词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在上下文中准确把握多义词的特定含义.课本编者列出的340个常用文言实词都是多义词.应是学习的重点.在这340个实词中.出现频率更高所含义项较多的又是下面100个实词. 拔.拜.暴.报.被.比.鄙.敝.兵.薄.策.察.乘.除.从.殆.当.度.恶.伐.访.放.封.覆.负.盖.固.顾.故.观.国.忽.华.会.或.几.羁.及.疾.济.假.兼.间.简.见.将.藉.就.咎.举.遽.觉.堪.克.旷.临.略.蒙.靡.莫.屏.窃.倾.穷.趋.却.再.身.审.实.适.属.数.徒.望.微.危.文.闻.向.相.谢.信.行.幸.许.恤.益.因.引.遇.援.责.直.至.致.质.著.卒.族. 3.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 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含古今字).既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确切认读.又关系到对词句的正确理解.因为所用通假字在文中所表达的意义不是该字本身的意义.而是所通[本字"的意义.只有识别其通假的身分.明了其所通的本字.才能作出恰当的解释.通假字之于本字.大部分是同音字或音近字(这是就古代读音而言的).只有少数是形体或偏旁相近.通假字的读音.一般可按所表示的本字的现代读音来读.现将中学语文课本古代诗文中的常见通假字及其读音.意义分列于后. [备用资料一] 通 假 字 读音 意 义 例 句 亡--无 WU 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 尔--耳 er 相当于[罢了" 无他.但手熟尔 见--现 xian 显露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说--悦 yue 愉快 学而时习之.不变说乎! 汤--烫 tang 用热火。

3. 高中文言文常用词的意思.然、者、所、何、乃.分别举出各种用法极其

        然 ⑴用在词后,作词尾表示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例: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②康肃忿然曰.③杂然相许,其妻疑曰.④夫子喟然叹曰.⑤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 ⑵然而,但是.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②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③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④然君之职分难明.⑤然群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⑥然是说也,余尤疑之.⑦然睹促织,隐中胸怀.⑧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⑨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 ⑶是的,对的.例:①然之.命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然之:以之为然)②植然其言及圣门,门吏阻住.③吴广以为然.乃行卜.④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⑤然,诚有百姓者. ⑷如此,这样.例:①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②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③子墨子曰:“然,胡不己乎?”④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⑤惟博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之信然.⑥后这为人君者不然.⑦ 使之然也.⑧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⑨其去则然,其来则不然.⑩此亦不然矣. ⑸用在句末,“像.一样”.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然后」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例: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⑵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⑶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⑷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稍通.⑸然后得一夕安寝.⑹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⑺然后以六合为家.⑻然后渡扬子江.⑼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⑽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11)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然则」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例:⑴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⑵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⑶然则成于下之得.⑷然则诸侯之地有限.⑸然则废衅钟与?⑹然则一羽之不举,不为用力焉.⑺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⑻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然而」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表示转折.例:⑴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⑵然而隐忍以行.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汀?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所 ⑴处所,地方.例:①持童抵主人所.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③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④乐土乐土,爰得我所!⑤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⑥某所,而母立于兹.⑦此何所也? ⑵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等.例:①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④荆柯有所待,欲与俱.⑤此疾之所由生也.(所由生:产生的缘由.) 「所以」 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例:①吾知所以人距子矣,吾不言.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例: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②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谓」所说的.例:⑴郦道元所谓环水也.⑵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⑶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⑷汉高祖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所在」 ⑴到处.例: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⑵所在之处,处所.例:①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③宫阙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 何 ⑴什么.例: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⑵怎么样.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⑶哪里.例: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②却看妻子悉何在.③。

4. 文言文常用词汇

        虚词 之,其,而,以,予,为,乎,然,盖,夫,何,乃,也,者,或,焉 是以,是故,所以,何为,以为 实词你只能见一个记一个,大多数时候你只要用这个字组一个两字的词汇;特殊的还要靠积累 [知识点解说] 一、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常用词——之、其。

        二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介词可根据功用分表处所的、表时间的、表原因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等六种。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于、以、为、与。

        三、连词: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其本身无实在意义,但它可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连词可按其所表示的结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表并列关系、表层进关系、选择关系、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因果目的关系、假设关系、修饰关系) 四、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的副词。

        五、助词 :助词是古代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份,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 一、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 于 “着”、“地”等,或不译。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6.通“如”:好像,如同。 7.通“尔”,你,你的。

        8.复合结构的用法: (1)“而已”:罢了。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而后”:才,方才。例: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二、何 1.什么。 2.怎么样。

        3.哪里。 4.多么。

        5.为什么。 6.怎么。

        7.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8.何:通“呵”,喝问。

        (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9.复合结构的用法: (1)“何如”:怎么样,怎样。

        例: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2)“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3)“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

        (4)“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5)“何为”: a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 b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 c作什么。

        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6)“何意”: a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 b岂料,哪里料到。

        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7)“何由”: a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

        b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c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 (8)“何乃”:怎么能。

        例:何乃太区区! (9)“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10)“何加”:有什么益处。

        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11)“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12)“何其”:多么。

        例:何其衰也! 三、乎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4.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5.同“于”。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四、乃 1.于是,就。 2.才,这才。

        3.却。 4.是,就是,原来是。

        5.竟然。 6.而,又。

        7.你,你的。 五、其 1.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2.其中,其中的。 3.活用作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4.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5.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

        7.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 8.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9.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0.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六、且 1.暂且,姑且。 2.将,将要。

        3.而且,并且。 4.况且,再说。

        5.尚且,还。 6.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

        又。

        7.同“夫”,句首助词。8.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

        ,一面。

        ;一边。

        ,一边。

        七、若 1.如果,假如。 2.像,好像。

        3.你(的),你们(的)。 4.此,如此,这样。

        5.至于。 八、所 1.处所,地方。

        2.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

        的事、物”? “。

        的地方”、“。

        的人”等。 3.复合结构的用法: (1)“所以”: a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

        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

        的方法”“是用来。

        的”等。 b表示原因。

        相当于“。

        的原因(缘故)”。 (2)“所谓”:所。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文言文重点词汇500个”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