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了歌注原文_好了歌注原文拼音及译文

zmhk 2024-05-26 人已围观

简介好了歌注原文_好了歌注原文拼音及译文       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好了歌注原文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红楼梦》中《好

好了歌注原文_好了歌注原文拼音及译文

       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好了歌注原文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红楼梦》中《好了歌》及其解注想阐述什么道理?

2.“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是什么意思

3.来首《好了歌》的词,外加甑士隐的注解,在附上脂砚斋的侧批。

4.《好了歌》的全内容?

5.《好了歌注》的诗歌原文。

好了歌注原文_好了歌注原文拼音及译文

《红楼梦》中《好了歌》及其解注想阐述什么道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知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 ,孝顺子孙谁见了?解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肠,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红楼梦》虽然没有了七十九回以后的文字,但前七十九回字里行间处处暗伏玄机,每每有迹可循,而脂砚斋的点评更是有点睛妙用,从而使我们可以发掘出很多的“因”来推断出相应的“果”。仅仅是甄士隐对《好了歌》的解注里就隐含了多人的命运和结局。在此,仅小作探究。

       一、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脂砚斋注解道:宝钗、湘云一干人。

       由脂砚斋所批可知薛宝钗、史湘云等一直活到两鬓成霜,这在衰败的贾府可算得上长寿了,但并不使人感到意外,因为这正应了此二人性格,她们都是性情豁达、用现代话说——很看得开的人,没有了爱人照样能活得下去,不象黛玉为情而活。

       二、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

       脂砚斋注解道:黛玉、晴雯一干人。

       此二人中途殒命是不争的事实,至于黛玉是如何死法在此暂不作讨论,但此一句若与下句连贯起来看,则正揭露了一个秘密。下一句便是:

       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脂砚斋注解道:一段妻妾迎新送死,倏恩倏爱,倏痛倏悲,缠绵不了。

       《红楼梦》中的贾府从第七十五回便迅速败落,黛玉死后的贾府再迎送嫁娶恐怕不是那么经常的事了,但贾府的公子们自然例外,就是再不济这婚也是要结的。我的观点是这里分明指的是宝玉与宝钗的新婚之夜,在《红楼梦》里恐怕也只有他二人的婚事最值得预言了。这样看来二人结婚必在黛玉死后,而不是象续貂的后四十回所写的黛玉死在宝玉和宝钗的成婚之夜,这样也更符合人物的性格和故事的发展逻辑。

       三、展眼乞丐人皆谤

       脂砚斋注解道:甄玉、贾玉一干人。

       这样说来,家事败落后,甄宝玉、贾宝玉二人后来皆曾沦落为乞丐,贾宝玉本就是甄宝玉的化身,所以二人也当然会同甘共苦了。

       四、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脂砚斋注解道:柳湘莲一干人。

       《红楼梦》第六十六回写的是“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讲柳湘莲因尤三姐耻情自杀而心灰意冷遁入空门,但由此一句诗及批语可知,七十九回以后的柳郎君又去绿林做了强梁。《红楼梦》的回目上下联对仗极其工整,但第六十六回却明显上下不对应,下句完全可以是“冷二郎冷意入空门”等诸如此类,但却偏偏不用,而《红楼梦》又是绝对前后呼应、无一句空话的,所以此处有了一冷,下文必然会有二冷,也就是日后的“冷二郎二冷作强梁”,这样才符合脂砚斋的批注和曹雪芹原著。

       五、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脂砚斋注解道:贾赦、雨村一干人。

       看来此二人皆锒铛入狱了,这两位有此下场却是不足为怪的,无需脂砚斋提醒,单看原著也能想象得出二人的结局。

       六、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脂砚斋注解道:贾兰、贾菌一干人。

       看来二人后来都飞黄腾达了,在贾家义学中他们既是好朋友也都是肯用功读书的,能够能日后有点“出息”的也就得是他们俩了,只是似乎后来却也有飞扬跋扈之嫌。但无论如何走仕途的也不会是贾宝玉,那不是他的个性,写成那样的文字的也绝不是曹雪芹,所以《红楼梦》后四十回续得的确糟糕。

       《红楼梦》因缺了结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便成了一本颇具推理性质的书,而曹雪芹的生花妙笔偏又把小说写得文理严谨、前后呼应、丝丝入扣,从而有千万条蛛丝马迹贯穿在文字当中,让我们有机会剥茧抽丝,去推导七十九回以后的情节,偏偏又难以十分肯定,可能这正是读红楼的妙趣之处。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是什么意思

       1、好了歌的全文注解: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建功立名的事情忘不了!

       古往今来的文臣武将如今都在哪里?只剩下一堆被荒草湮没的坟墓。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金银财宝忘不了!

       一天到晚抱怨聚敛的还不够多,等到聚敛多的时候自己却死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那美貌的妻子忘不了!

       你活着的时候她天天对你说如何恩爱,你一死她就立刻跟随了别人。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那儿孙后代忘不了!

       自古以来痴心的父母不计其数,可是孝顺的子孙又有谁真看见了?

       2、好了歌的原文: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出自:清代曹雪芹所著《红楼梦》。

       《好了歌》是作者借此以表达,人们建功立业、发财致富、贪恋妻妾、顾念儿孙都是被情欲蒙蔽、尚不“觉悟”的缘故,而这一切都是靠不住的。

扩展资料

       这首诗,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可以说是曹雪芹看破红尘之作。这首《好了歌》有曹家自身败落的缩影,亦有警示世人不要为功名利禄再鱼死网破地去争斗,得放手时且放手之意,这也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初衷。

       而《红楼梦》中的甄士隐早年生活富足,晚年依靠岳丈生活,十分困窘。他经历这番生活磨难后,可谓大彻大悟了。跛足道人的一番念念有词,既是对士隐人生的总结,又是对士隐晚年的劝诫。

       全诗都是大白话,朗朗上口,每句都用“世人都晓神仙好”开头。跛足道人借神仙来寓意时下世风,接下来的释意,却与开头这句相反。这不是自相矛盾,而是一种大彻大悟。

       这首诗可以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来看。上半部分是说升官发财,意思是说,那些追求功名的人,被一堆荒草埋没了;那些追求财富的人,最后没有享受就死去了。一切都是过眼烟云、身外之物,只有生命才是最本真的。就算一无所有,无可遗憾的。

       下半部分是说人的伦理道德。意思是说,那些生前恩爱的娇妻,随后又成了别人的妻子;那些生前为了儿孙辛勤劳动的父母,到头来,有几个儿孙孝顺。

       在这里,作者借跛足道人之口,形象地刻画了人类社会的人情冷暖,世事无常。虽然有着消极的思想,但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尖锐批评。

       作者简介: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宁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曹雪芹一生正好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少年时期曾经在南京过了一段“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生活。

       十三岁迁居北京。雍正(1722—1735)初年,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家产抄没。乾隆十五年(1750)左右迁居北京西郊黄叶村(现为曹雪芹纪念馆),“蓬牖茅椽、绳床瓦灶”,贫病交加,又加上幼子夭折,生活非常悲凉。最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

       曹雪芹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纵横,善谈吐。能诗善画。其诗立意新奇,风格近唐代诗人李贺。他最大的贡献在于小说创作,他所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崇高声誉。

来首《好了歌》的词,外加甑士隐的注解,在附上脂砚斋的侧批。

       解释:不久前才在黄土山头埋葬了死去的人,而今天就已经和穿着红妆的美人共卧鸳鸯床了。

       出处: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好了歌注解”

       原文: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时代的特征。它所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

       小说的巨大的社会意义在于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这个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

       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厚的作品,《好了歌》和十二支《红楼梦曲》提示着贾宝玉所经历的三重悲剧。作者将贾宝玉和一群身份、地位不同的少女放在大观园这个既是诗化的、又是真实的小说世界里,来展示她们的青春生命和美的被毁灭的悲剧。

       作品极为深刻之处在于,并没有把这个悲剧完全归于恶人的残暴,其中一部分悲剧是封建势力的直接摧残,如鸳鸯、晴雯、司棋这些人物的悲惨下场,但是更多的悲剧是封建伦理关系中的“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所造成的,是几千年积淀而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人生悲剧。

       小说描绘了上至皇宫、下及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末世复杂深刻的矛盾冲突,显示了封建贵族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衰败的历史命运。

       尤其深刻的是,在小说展示的贾府的生活图画里,显示出维持着这个贵族之家的等级、名分、长幼、男女等关系的礼法习俗的荒谬,揭开了封建家族“温情脉脉面纱”内里的种种激烈的矛盾和斗争。

《好了歌》的全内容?

       诗词出处  《好了歌》及《好了歌注》均为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经典诗词。这两首歌出现《红楼梦》在第一回中。甄士隐家业破败后,夫妻俩到乡下田庄里生活。又赶上“水旱不收,鼠盗蜂起”,不得安身,只好变卖了田产,投奔到岳父家。其岳父又是个卑鄙贪财的人,把他仅剩的一点银子也半哄半赚地弄到自己手里。甄士隐“急忿怨痛”、“贫病交攻”,直正走投无路了。一天,他拄着拐杖走到街上,突然见一个“疯癫落脱、麻履鹑衣”的跛足道人走过来,叨念出这首歌。甄士隐听后,诵出《好了歌注》。 诗词原文  好了歌 作者:跛足道人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作品赏析  《好了歌》及注似乎以凌越人生、凌越历史的高度来观照世态人情,清醒而冷峻,许多人对之进行评价,“总收古今亿兆痴人,共历此幻场幻事,扰扰纷纷,无日可了”。“好了歌醒世最为晓畅,惜恒河沙中,绝少领悟人。” 而实际上,他们的理解既不符合作者的本意,对于好了歌所显 示的内在意蕴与逻辑矛盾也未能把握,因此,需要就《红楼梦》整个作品对好了歌表达的好了观作出细致深微的辨析。 《好了歌》宣扬了一种冷静观照人生的现实主义思想。从宗教的观点看,人们活在世上,建功立业,发财致富,贪恋妻妾,顾念儿孙,全都是被情欲蒙蔽尚不“觉悟”的缘故。这首歌就是用通俗浅近的语言来说明这一切都是靠不住的。跛足道人说:“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又把“好”和“了”的涵义引申一层,说只有和这个世界斩断一切联系,也就是说只有彻底的“了”,才是彻底的“好”。所以他这首歌就叫《好了歌》。 《好了歌》看似消极,实际是对于人生的真实写照,只是太多人被欲望蒙蔽了双眼,只希望看到人生热闹光鲜的一面,不愿意看到人生的全部真相被人描述出来,反而斥之为消极。因为作者拟作这首《好了歌》,是对他所面临的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尽管是一种冷静而看似消极的批判,实际上有它的真正价值。因为不亲身经历的话,不会说的这么深刻和全面。作者出身于一个上层的封建世家,亲自观察了这个阶级的腐朽、堕落,亲身体验了贵族阶级由兴盛到衰败的苦痛,进行了半生深沉的思索,激起他强烈的愤感,他要分析,他要批判,《好了歌》便是分析的歌、批判的歌。作者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他倾注一腔心血,虚构了大观园那样一个如诗如画的环境,塑造了那么多善良纯洁的少女形象,描绘了那么多有情有趣的事物,可见,作者是多么懂得生活,有着多么高雅的生活情趣呀!有爱必然有憎,他描写贾赦、贾珍、贾琏之流猪狗不如的品德和行为,就是对他憎恶的对象的鞭苔。而最后,无论他所爱的还是他所憎的,都一齐毁灭了,就使他堕入一种难以解脱的精神痛苦之中。了解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再看他写的这类具有解脱和大自在色彩的东西,就能够把它放到适当的地位去理解了。也就是说,作者世界观中尽管有看似消极的一面,但同无爱无憎的无知者不同,也同那些终日追求名利、逃避人生生老病死的真相的人不同;如果没有深厚的生活激情,岂能写出这样一大部博大精深的《红楼梦》来?作品原文 陋室空堂(1),当年笏满床(2);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3),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4)。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5);择膏梁(6),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7)! 自嫌纱帽小(8),致使锁枷扛(9);昨怜破袄冷,今嫌紫蟒长(10)。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11);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12)! (出自《红楼梦》第一回。) 作品注释 (1)陋室:简陋的屋子。 (2)笏满床:形容家里人做大官的多。笏,古时礼制君臣朝见时臣子拿的用以指画或记事的板子。事出《旧唐书·崔义元传》:神庆的儿子琳、珪、瑶等都做大官,每年家宴时“以一榻置笏重迭于其上”。后来俗传误为郭子仪事,并编有《满床笏》剧,小说中曾写到。这两句意思是说,如今的空堂陋室,就是当年高官显贵们摆着满床笏板的华屋大宅。 (3)雕梁:雕过花的屋梁,用来指代豪华的房屋。 (4)谤:指责、毁谤。 (5)强梁:强横凶暴。这里是指强盗、暴徒。 (6)择膏梁:选择富贵人家子弟为婚姻对象。膏梁,本指精美的食品。膏,肥肉;梁,美谷。引申为富贵之家。 (7)烟花巷:妓院。烟花,旧时娼妓的代称。 (8)纱帽:古时候的官吏所戴的帽子,这里是官职的代称。 (9)锁枷:旧时囚系罪人的刑具。 (10)紫蟒:紫色的蟒袍,古代贵官所穿的公服。 (11)反认他乡是故乡:比喻把功名富贵、妻妾儿孙等等误当作人生的根本。 (12)为他人作嫁衣裳:比喻为别人做事自己没得到好处。唐代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钱,为他人作嫁衣裳。” 作品赏析 这篇解注比《好了歌》说得更具体、更形象、更冷峭无情。富贵的突然贫贱了,贫贱的又突然富贵了;年轻的突然衰老了,活着的又突然死掉了——人世无常,一切都是虚幻。想教训儿子光宗耀祖,可他偏偏去当强盗;想使女儿当个贵妇,可她偏偏沦为娼妓;想在官阶上越爬越高,可是偏偏成了囚徒——命运难以捉摸,谁也逃脱不了它的摆布。可是世上的人们仍不醒悟,还在你争我夺,像个乱哄哄的戏台,闹个没完。这就是《好了歌》解注的基本思想。它同《好了歌》一样,同属馈世嫉俗的产物。由于它处处作鲜明、形象的对比,忽阴忽晴,骤热骤冷,时笑时骂,有歌有哭,加上通俗流畅,迭富有致,就使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对于当时封建社会名利场中的人物,无异于一盆透顶醒心的冷水;对于今天的人们认识封建社会的腐败黑暗,也有某种认识意义。 这首《好了歌》解注,在全书开头造成一种“忽荣忽枯、忽丽忽朽”(脂砚斋语)的险恶气氛,也是对全书荣宁二府兴衰际遇的一种概括和预示。 这种概括和预示,是就其整体而言的,不好说哪一句是专指哪个或哪几个人物。如有人以为“转眼乞丐人皆谤”指的是甄宝玉和贾宝玉;“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指的是贾雨村等人;“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指的贾雨村、贾赦等人;“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指的是贾兰、贾菌等人,等等。乍看似乎有点像,其实未必是作者的意图。既然是概括地预示全书内容,有些像是自然的,但如简单地把每句和书中人物一一对应起来,就无法解释通。如以为“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指的是柳湘莲,有什么根据?书中根本没有写柳湘莲之父是谁,也没写如何教子有方,也没有其它预示说柳湘莲要当强盗,怎么能证实就是指的柳湘莲?更有人据此说柳湘莲参加了农民起义等等,就近乎痴人说梦了。持上述看法的研究者,依据的是“甲成本”脂批。脂砚斋批语对研究《红楼梦》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但也不可尽信和迷信。脂批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肯定不是出自一人一时,错讹之处很多,因此有取也要有弃,与《红楼梦》原书显然悖谬的地方;就不应该盲目信从。 《好了歌注》中所说的种种荣枯悲欢,是有小说的具体情节为依据的。如歌的开头,就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败亡结局作了预示;还有一边送丧,一边寻欢之类的丑事,书中也屡有不鲜。但要句句落实某人某事是困难的,因为有些话带有普遍性,指浓粉香,一变而为两鬓如霜,便是自然规律。它可能是对大观圆中一些女儿的概括描写;倘说白首孀居,则有指薛宝钗、史湘云的可能。此外,小说八十回以后的原稿已佚,所以也难对其所指,下确切的断语。但线索还是有的。比如甲戌本的批语(它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指出,沦为乞丐的是“甄玉(甄宝玉)、贾玉(贾宝玉)一干人”。这与原燕京大学藏七十八回《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十九回脂砚斋批语说贾宝玉后来“寒冬噎酸齑(jī,腌菜),雪夜围破毡”是一致的。但由此又知甄宝玉的命运也与之相似,可见贾(假)甄(真)密切相关。“蓬窗”换作“绿纱”的,脂砚斋批语说是“雨村一干新荣暴发之家”,又说戴枷锁的也是“贾赦、雨村一干人”,那么他们后来因贪财作恶而获罪的线索就更加清楚了。穿紫袍的,说是“贾兰,贾菌一干人”,贾兰的官运可从后面李纨册子中的判词和曲子是得到印证;贾菌的腾达,则是他人后续四十回所根本未曾提到的。 有两条脂批,内容上让读者有点莫名其妙,即批“两鬓又成霜”为“黛玉、晴雯一干人”,说“日后作强梁”是“柳湘莲一干人”。这些都是已知结局的。表面上看,林黛玉能够长寿,晴雯死而复生,柳湘莲又重新还俗,但这是不可能的。其实,前者是批语抄错了位置,应属下一句,指她们都成了“黄土陇头”的“白骨”;后者则是将第六十六回中作者描写在外浪迹萍踪的柳湘莲所用的隐笔加以揭明。有这样一段文字:“薛蟠笑道:‘天下竟有这样奇事:我同伙计贩了货物,自春于起身往回里走,一路平安。谁知前日到了平安州界,遇一伙强盗,已将东西动去,不想柳二弟从那边来了,方把贼人赶散,夺回货物,还救了我们性命。我谢他又不受,所以我们结拜了生死弟兄。’……”这段话颇有含混之处。比如说“柳二弟从那边来了”,读者终究不知他是从何而来的;而且他一来,居然毋需挥拳动武,就能“把贼人赶散”,他的身份也是有点可疑。就算他这几年“惧祸走他乡”是在江湖行侠(书中对他在干什么行当,讳莫如深),“侠”实际上却也是“强梁”(《庄子·山木》:“从其强梁。”吕惠卿注:“多力也。”)可见,脂砚斋批语在提示人物情节上都不是随便说的。 有一条脂批很容易忽略它提供情节线索的价值。即批:“蛛丝儿结满雕梁”为“潇湘馆、紫(绛)芸轩等处。”表面上仿佛与“陋室空堂”两句同义,都说贾府败落。细加推究,所指又不尽相同。否则的话,完全可以说“宁荣二府”、“大观园”,或者“蘅芜院”、“藕香榭”等处。后世学者根据多方面线索得出结论:贾府获罪,贾宝玉离家(或为避祸)在外淹留不归,时在秋天。此后,他的居室绛芸轩也是人去室空。林黛玉因经不起这个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忧忿不已,病势加重,挨到次年春残花落时节,她就泪尽“证前缘”了。潇湘馆于是也就成了空馆。“一别秋风又一年”,贾宝玉回到大观园时,林黛玉已死了半年光景了。原先“凤尾森森,龙呤细细”的潇湘馆,如今只见“落叶萧萧,寒烟漠漠”(庚辰本第二十六回脂砚斋批语指出佚稿中的文字),怡红院也是满目“红稀绿瘦”(庚辰本第二十六回脂批)的凄惨景象,而两处室内则是“蛛丝儿结满雕梁”。所以贾宝玉才要“对境悼颦儿”(庚辰本第七十九回批语)了。 此外,也有歌中虽无脂砚斋批语,但后世读者仍能从别处提示中了解情节,如择佳婿而流落烟花巷的,当是贾巧姐。至于既无脂批,又难寻线索的话,如“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之类,读者就不必勉强去坐实了。因为,即使不作如此推求,也并不妨碍读者对这两首歌的精神实质的理解。 编辑本段作品意义 《好了歌》和《好了歌注》,形象地勾画了清末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集团、家族及其成员之间为权势利欲剧烈争夺,兴衰荣辱迅速转递的历史图景。在这里,传统伦理道德中的虚伪、败坏的形式,政治风支的动荡、变幻,以及人们对现存秩序的深刻怀疑、失望等等,都表现的十分清楚。这种“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景象,是传统社会兴衰荣枯转递变化过程已大为加速的反映;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基础已经日渐腐朽,它的上层建筑也发生动摇,正趋向崩溃的反映。这些征兆都具有时代的典 型性。作为艺术家的曹雪芹是伟大的,他给我们留下了一幅极其生动的清朝末期社会的讽刺画。当他企图对这些世态加以解说,并企图向陷入“迷津”的人们指明出路的时候,则借助于机智的语言去凸现出那些人生无常、万境归空的断绝俗缘(所谓“了”)、便得解脱(所谓“好”)的古圣先贤们的智慧宣传,借此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失望,以及在经历了沧桑人生之后,对于人生真相的领悟与解脱的快乐。

《好了歌注》的诗歌原文。

       《好了歌》出自清代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是一首七言古诗。

       一、全文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二、译文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建功立名的事情忘不了!?

       古往今来的文臣武将如今都在哪里?只剩下一堆被荒草湮没的坟墓。?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金银财宝忘不了!?

       一天到晚抱怨聚敛的还不够多,等到聚敛多的时候自己却死了。?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那美貌的妻子忘不了!?

       你活着的时候她天天对你说如何恩爱,你一死她就立刻跟随了别人。?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那儿孙后代忘不了!?

       自古以来痴心的父母不计其数,可是孝顺的子孙又有谁真看见了?

扩展资料

       这首诗是在《红楼梦》里第一回出现的。当时,晚年落泊的甄士隐拄着拐杖,到街前来散散心,听一位跛足道人唱的。跛足道人对这首《好了歌》的诠释是:“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好,便不了;若是好,须是了。”

       曹雪芹在此回中借跛足道人写《好了歌》是为隐射小说情节,借此表达他的现实主义思想,传递其对现实的愤怒和失望。

       百度百科-好了歌

       《好了歌注》的原文是: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

       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

       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

       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好了歌注》的作者是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 ,曹颙之子。

       1.陋室——简陋的房子。

       2.雕梁——雕过花的屋梁,指代豪华的房屋。

       3.谤——指责、毁谤。

       4.强梁——强横凶暴。这里是指强盗、暴徒。

       5.择膏梁——选择富贵人家子弟为婚姻对象。膏梁,本指精美的食品。膏,肥肉;梁,美谷。引申为富贵之家。

       6.烟花巷——妓院。烟花,旧时娼妓的代称。

       7.纱帽——古时候的官吏所戴的帽子,这里是官职的代称。

       8.锁枷——旧时囚系罪人的刑具。

       9.紫蟒——紫色的蟒袍,古代贵官所穿的公服。

       10.反认他乡是故乡——比喻把功名富贵、妻妾儿孙等等误当作人生的根本。

       11.为他人作嫁衣裳——比喻为别人做事自己没得到好处。唐代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钱,为他人作嫁衣裳。”

       好了,关于“好了歌注原文”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好了歌注原文”,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