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咏梅古诗_咏梅古诗王安石

zmhk 2024-05-06 人已围观

简介咏梅古诗_咏梅古诗王安石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析一下“咏梅古诗”的优缺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吧。1.为什么远远看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呢?请用诗句回答2.咏梅古诗墙角数枝梅全诗赏析?3.古

咏梅古诗_咏梅古诗王安石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析一下“咏梅古诗”的优缺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吧。

1.为什么远远看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呢?请用诗句回答

2.咏梅古诗墙角数枝梅全诗赏析?

3.古诗《咏梅》的诗句

4.咏梅的三首古诗

咏梅古诗_咏梅古诗王安石

为什么远远看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呢?请用诗句回答

       是王安石有一咏梅古诗:

       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咏梅诗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称一首饶有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

       “遥知不是雪”,着眼于人们的视觉形象,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尽管这句诗否定了诗人于远处所看到的墙角凌寒独自绽开的数枝梅花是雪,但它实际上曲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原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一

       寥寥几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几枝梅花冒着严寒,在冰天雪地里,或许是在大雪纷飞之时,火热的开放了。风过处,一阵清香飘来,沁人心脾。画是动态的,我好像感到了雪花的飞舞,感到了梅花花瓣的舒展、争斗,感到了香气的四溢、飘远。此诗赞扬了梅花的美丽,也赞扬了梅花的勇敢和坚强。

       四句诗中我最欣赏的是第三“遥知不是雪”。表面上看写花不是雪,却暗示了它洁白得正如雪花一样;因为有暗香飘来才判断出它不是雪,而假若暗香不来,不正和雪花一样晶莹、洁白,融为一体吗?

       “不是雪”三字还让我感觉到作者看见这幅景色时正是大雪飘飞,或是大雪之后。雪花飞舞,数朵梅花,二者相融为一,不分彼此,所以作者才有满树都是雪花的误判,也会有因暗香飞来而恍然大悟的更正。大雪之后,严寒更甚,满枝积雪,也和梅花相得益彰,让人眼花缭乱,理解为雪后之景也合常理。

       “松竹梅”号称岁寒三友,梅花不畏严寒“凌寒”而开已成共识,唐诗中已成定论;生于宋代的王安石在唐诗繁盛之后再写这个主题已无多少新颖性可言,虽然他又赋予了“孤傲”之意,但仍脱不了原来的圈子。倒是“不是雪”一句可谓妙手偶得,意蕴丰富。不仅此句可称名句,也带动了这首诗光彩照人了。

       赏析二

       王安石 (1021——1086):北宋政治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为江西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人,世称临川先生。因曾封于舒、荆,死后谥为文,又称王荆公或王文公。他的诗词瘦硬雄直,散文说理逻辑严密,行文峭菝凌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为其千古绝唱。

       王安石这首小诗,写于退隐江宁后。貌似赞美梅花“凌寒独自开”之高贵品德和顽强生命力,实则以诗喻人。

       当时的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被人排挤,内心孤独不堪,处境艰难,与梅相似。诗人以墙角梅自喻,虽偏居一隅,但不自卑自弃,依然散发清香,品性坚强高洁。从中也可看出诗人身虽留连山水田园,心却未能忘怀政治。

       这支墙角梅,脱胎于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山园小梅,又以梅雪之异推陈出新。梅白如雪,却因有暗香而别雪、胜雪。整首诗观察细致,遣辞朴素自然,无丝毫雕琢痕迹,意境清新,意味深远。

       赏析三

       自然界的梅花因其自然生存环境的特殊性而具有自己的生存条件极其特征。在中国诗歌文化中,根据以物比德的文化意识,梅花却烙上了不畏严寒的坚强品格,以及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成为文学艺术中的特定的审美意象。梅花,这一文学艺术意象深受历代文学家诗人的喜爱,纷纷“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写下了歌颂梅花、赞颂梅花,从而表现自己的高洁情怀、不畏打击而保持高尚品质的诗词歌赋。宋代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就是一首深受读者喜爱的佳作。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凌寒”即冒着严寒。意思是说,在寒意浓浓的早春时节,万物皆未萌芽,唯独墙角数枝梅迎着寒风绽开了。起句“墙角数枝梅”中的“墙角”二字点明地点,承句“凌寒独自开”中的“独自开”与“数枝梅”相照应。“数枝梅”表示并不多,但也要“独自开”,这不但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而且也强调了“独自”的品质和不畏环境的“凌寒”。一个“独”字揭示了梅花不趋炎附势的品格。“凌寒”二字不但交代梅花开放的时间,而且写出了梅花生长的环境与众花不同。这在南朝陈诗人谢燮的《早梅》中有所表现,诗歌写道:“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诗意相同,都表现出梅花相同的品质,诗人均采用了拟人手法,这样,不但使之梅花格化,打通了人与物的隔阂,使梅花富有情韵感,而且更突出地反映了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迎新春的高尚品格。

       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梅花的色和香,是从视觉和嗅觉写起。“遥知不是雪”是从视觉写起。“遥知”即从远处所见而知,当然这里渗透了诗人的经验与感受。前一句中“不是雪”是采用了反喻,即用否定的形式构成的比喻,指出本体和喻体在表面上没有相似点,或者不是相似(或相同)的事物,但在否定中却强调了二者的相似性。诗人以雪喻梅,形象地从颜色上描绘了梅花白似雪的特征。这种方法在唐代诗人张谓的《早梅》诗中“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有所体现。原诗中,一个“疑”字,错把梅当作雪来描写,其实就是以雪喻梅,更表现出白梅皎洁似雪的特点。后一句“为有暗香来”是从嗅觉写梅。“为”即“因为”义。“暗香”指梅花的幽香。此意化用了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诗人确认那墙角开放的梅花不是雪白,因为自己闻到了随风飘来的花香,而这是又雪所没有的,从而突出了一个“香”字。由于采用了用典手法,使这两句语言典雅深沉,意蕴深刻。从结构上说诗人采用倒装手法,形成了“前果后因”的形式。这样,不但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想象和思考(你怎样知道不是雪呢?因为迎面又阵阵花香),而且把虚写梅花放在尾句,以景结情,结得很空了,不仅营造出了审美想象境界,表现出深刻审美意蕴,更主要的是在乐景中飘来的“暗香”所蕴含着一种悠然无尽的悲凉气息。

       总之,这首咏梅诗,诗人借物抒情,围绕“凌寒独自开”展开,表现出诗人不随波逐流,不向反动势力低头的不畏精神。在写作艺术上,诗人采用了“借物抒情”中常用的暗喻手法,使诗歌具有含蓄生动,物我合一,意蕴深刻,韵味深长的审美艺术特点。

       赏析四

       梅花,香色俱佳,独步早春,具有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因而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所歌颂。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咏梅诗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称一首饶有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首咏梅诗吟咏的是早春之梅。全诗虽仅4句20字,却较为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梅花的神韵和香色。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颇有寒意的早春时节,万物皆未萌芽,唯独墙角数枝梅花迎寒绽开。这两句写梅花,不绘其形,而传其神。“墙角”二字点明地点;“独自开”与“数枝梅”相照应,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时间,突出了春梅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不过,这两句诗写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怒放,并非首创。在此之前,已有别的诗加以描绘了。如南朝陈诗人谢燮的《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紧扣一个“早”字,用表现人的心理状态的“疑”与“畏”字写梅花,使之人格化,从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斗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较之前两句,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梅花的香色,则写得较为新颖别致。“遥知不是雪”,着眼于人们的视觉形象,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尽管这句诗否定了诗人于远处所看到的墙角凌寒独自绽开的数枝梅花是雪,但它实际上曲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试想,假如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红的或是其他颜色,诗人会由此而联想到雪吗?正因为梅花似雪,唐代诗人张谓的《早梅》诗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以错把梅枝当作雪枝来反映白梅早发、皎洁似雪的特点,才给人以“错”而无误,“错”中见奇之感。

       “遥知不是雪”这句诗,不仅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也间接地交代前两句中所写的迎寒怒放的“墙角数枝梅”实为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中所见,且与诉诸人们嗅觉的下句“为有暗香来”一道写梅花的香色,诗句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显示出全诗结构的严谨。

       诗人写梅香,没有借助任何形容词,亦未泼墨如云,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寻常最奇崛”(王安石语)的“遥知”这两句诗巧妙自然地出之。这两句诗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正因为有梅花的香气从远处袭来,才使诗人“遥知不是雪”。倘若梅花无香气,则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看到的“墙角数枝梅”,是难免把它错当作雪枝的。以互为因果的两句诗写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与张谓的《早梅》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遥知”两句诗也未必是实写诗人于远处闻到梅花的香色,从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结论,而只是虚写,极言梅花的香气之浓。

       如果说,这首《梅花》诗所吟咏的梅花,不仅让人领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韵,而且给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别具一格的鲜明印象,那么,这首诗本身也就如同它所吟咏的梅花,令人赏心悦目,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赏析五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谥号“文”。神宗熙宁三年(1070)和八年(1075)两任宰相,曾积极进行政治经济改革。但由于受保守势力的反对,终于失败并被罢相。晚年退居在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悲愤死去。他工于绝句,且内容充实,语言精练,风格雄健。晚年作品艺术造诣极高。作品有《临川文集》。

       作者王安石当时正处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仍然积极力主改革,因此,非担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反而却遭到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其孤独的心态和艰难的处境,与梅花共同之处自是可知的。这首小诗看似平白浅显,实则意味深远,它告诉人们坚强高洁的人格才最具伟大魅力。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其意大致为,在墙旮旯的地方,有几枝梅花正在那儿冒着严寒默默地开着。 “墙角”,说明“梅”生长的环境极为偏僻,换言之,就是告诉人们,这几枝“梅”所处的环境不佳,地位卑微,无人赏识和眷顾,但依然凌寒开放。正如陆游《咏梅》之“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一样,梅花不择地势,不择土壤,方寸之地足以,尽管并无人眷顾与赏识。第二句是第一句意思的进一步加深。“凌寒”,即迎着严寒,冒着风雪。“独自开”,即孤独地默默地开放,意在告诉人们,那梅花不仅不择地势和环境,更可贵的是它还不畏严寒,不畏孤独和寂寞,不向严寒低头,不向风雪弯腰,坚韧,倔强,刚强,高洁。

       读到这里,我们应该不难体会诗人的用意了,从字面上看,诗人是在描写梅花,赞美梅花可贵的品性,而实则在字里行间渗透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诗人是在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像诗人自己一样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那些人,为国家强盛不畏排挤和打击的那些人。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两句诗的大概意思是说,那墙角处挂满枝头的花朵远远地望去就知道不是雪,因为那梅花淡淡的幽香早已经一阵一阵地飘过来了。“遥知”,即远远地就知道。这一句说的是一个结果,与下句的“为有暗香来”构成了一个倒装的因果关系的句式。“暗香”,即梅花淡淡的隐隐约约的幽香时断时续地飘散开来。“暗香”一词在前人的咏梅之作中时有出现,在王安石之前同一朝代的诗人林逋在他的《山园小梅》中就曾有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佳句,但由于表现的是其出世的自命清高的思想情怀,这与王安石是截然不同的。王安石虽然借用了其诗句之“暗香”一词,但其目的在于赞美梅在“香”这方面胜雪一筹的特点和梅花不畏严寒、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的高贵品格。

       这首小诗在写法上主要得力于语句的朴素自然。全篇没有一丝刻意雕琢的痕迹,也没有晦涩难懂的典故,语句浅显平白,如话家常,而意蕴却深远悠长,耐人回味。

咏梅古诗墙角数枝梅全诗赏析?

       咏梅

       王安石(宋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幽静的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远远望去,知道那洁白的一片,不是雪花,因为一阵阵幽香扑鼻而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扩展资料:

       赏析

       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在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

       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

       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

       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古诗《咏梅》的诗句

       王安石的《咏梅》全诗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幽静的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远远望去,知道那洁白的一片,不是雪花,因为一阵阵幽香扑鼻而来。

       王安石简介: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逝世后追谥号“文”,世人称其为王文公。小字獾郎,晚年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qiú)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

       赏析:诗中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为国家强盛而不畏排挤和打击的人。

咏梅的三首古诗

       《咏梅》是梁元帝萧绎创作的一首诗,诗句全文:梅含今春树,还临先日池。人怀前岁忆,花发故年枝。

       《咏梅》全文诗赏析:作者通过对梅花的观赏,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往日恋人的思念。全诗短短四句,有今有昔,有人有景,有感叹有回忆,还不慌不忙插进四个时间词,说这是短小精致,自也不枉。

       诗是怀人之作,那人却唯有“忆”字略作提示,需从景物对比中去找。说这是耐人寻味,却也不枉,由花之换新对照出池之依旧,由池之依旧反衬出人之变易,感叹出花之如故,说这是情味隽永,更是不枉。然而,如此无理之诗,却生出了种种佳处明明白白摆着,则更是无理之至!

       咏梅的三首古诗有:唐·崔道融《梅花》、宋·王安石《梅花》、宋·苏轼《梅花》。

       1、唐·崔道融《梅花》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翻译:梅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的传神。花香中别有韵致,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似愁似病,在孤寒中的梅花,坚韧顽强,傲然独立,潇洒的北风啊,请你放慢脚步,精心的呵护她吧!你忍心在如此严寒之中再摧残她。

       2、宋·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翻译: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3、宋·苏轼《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翻译: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海上之仙人时不时派遣来探视芬芳的花丛,那倒挂着绿羽装点的凤儿。它的素色面容施铅粉还怕弄脏,就算雨雪洗去妆色也不会褪去那朱唇样的红色。高尚的情操已经追随向晓云的天空,就不会想到与梨花有同一种梦想。

唐·崔道融《梅花》赏析

       崔道融《梅花》诗中的梅花却非眩耀的梅花。“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此句写“冷”。只是“数萼”,方显冷清。诗人家中必无高朋满座。无朋无友,遗我一人,隐隐花开,淡淡看来。在诗坛众多的咏梅诗中,林逋《山园小梅》云:“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齐己《早梅》云:“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此二者皆是“暖”景,何等的热闹,独不似崔道融咏梅诗的“冷清”“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先写花形,复写花香。关于这一点齐己的《早梅》诗和林逋的《山园小梅》诗也与之如出一辙。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咏梅古诗”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