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山衔好月来

zmhk 2024-05-15 人已围观

简介山衔好月来       下面,我将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解释山衔好月来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开始讨论一下山衔好月来的话题。1.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关于岳阳楼诗句或对联3.李白关于君山的诗句4.帮忙找一下“岳阳

山衔好月来

       下面,我将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解释山衔好月来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开始讨论一下山衔好月来的话题。

1.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关于岳阳楼诗句或对联

3.李白关于君山的诗句

4.帮忙找一下“岳阳楼记”的译文的赏析呀!多谢!!

山衔好月来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的喜爱之情。

       前两句写登高临远所见到的辽阔景象。“尽”字,形容登上岳阳楼,俯瞰下界,岳阳一带的自然景色一览无余。“川迥洞庭开”一句紧承“尽”字而下,具体展示八百里洞庭浩邈无垠、横无涯际的景象。这两句意境阔大,诗人炼词造句给人一种雄浑豪放的感受。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原文如下: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译文如下:

       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

       看见大雁南飞引走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如同在天上传杯饮酒。

       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当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李白遇赦由江夏南游洞庭时登岳阳楼而作。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律。就其风格而论,意气豪放,境界阔大,抒情写景有一种长风浩荡的笔力。李白一生的律诗并不少,但他的作品中较为出色的大多不是律诗。五七律之中,以五律为主。

       《唐诗品汇》说:“盛唐五言律句之妙,李翰林气象雄逸。”《李诗纬》也说:“若太白五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此诗代表了李白的五言律诗的风格。

       此诗描写了诗人登岳阳楼游赏玩乐的情景。李白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此诗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

       百度百科——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关于岳阳楼诗句或对联

       1.关于湖南的诗句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赠长沙陈太守

        李白

        长沙七郡国,南连湘水滨

        定王垂舞袖,地窄不容身

        莫小二千石,当安远俗人

        洞庭乡路远,遥羡锦衣春

        谭嗣同,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曾国藩

        登岳阳楼

        独立烟波万顷间,心知胜景隔尘寰。

        天当尽头疑无地,水到中心却有山。

        孤棹风云来远域,层楼鼓角壮雄关。

        诸侯事业如今古,不见仙人跨鹤还。

        登岳阳楼

        突兀高楼正倚城,洞庭春水坐来生。

        三江到海风涛壮,万水浮空岛屿轻。

        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

        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

        岳阳楼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

2.赞美“湖南”的诗句有哪些

        1、《梅花》——元代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译文:三月春风吹拂,冰雪渐渐消融,湖南的山色翠绿,如同被水淋洗过。听到一声悠悠的羌管,却无人出现,只见无数的梅花,飘落在野桥上。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3、《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代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译文: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传杯饮酒。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4、《沁园春·长沙》——近代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译文:深秋季节,我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滔滔的湘水向北奔流。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431353365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5、《游洞庭湖五首·其二》——唐代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译文: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可怎么能够乘流上天呢?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3.关于“湖南”的诗句有哪些

        1. 元代:王冕《梅花》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2. 唐代:刘商《随阳雁歌送兄南游》

        塞鸿声声飞不住,终日南征向何处。大漠穷阴多冱寒,

        分飞不得长怀安。春去秋来年岁疾,湖南蓟北关山难。

        寒飞万里胡天雪。夜度千门汉家月。去住应多两地情,

        东西动作经年别。南州风土复何如,春雁归时早寄书。

        3. 唐代: 元稹《送王十一南行》

        夏水漾天末,晚旸依岸村。风调乌尾劲,眷恋馀芳尊。

        解袂方瞬息,征帆已翩翻。江豚涌高浪,枫树摇去魂。

        远戍宗侣泊,暮烟洲渚昏。离心讵几许,骤若移寒温。

        此别信非久,胡为坐忧烦。我留石难转,君泛云无根。

        万里湖南月,三声山上猿。从兹耿幽梦,夜夜湘与沅。

        4. 唐代:杜甫《燕子来舟中作》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5. 唐代: 杜甫《楼上》

        天地空搔首,频抽白玉簪。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

        恋阙劳肝肺,论材愧杞楠。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

4.描写湖南的句子有哪些

        1. 看到熟悉又陌生的家乡 看到受灾的乡亲 心中惦念 心疼 愿天佑湖南!也希望大家能积极响应志愿者服务 如果有可能 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天灾无情人有情 致敬前线抗洪救灾的战士们 你们也要注意安全 咱们一起共度难关 湖南挺住!

        2. 长沙最为浪漫的地方应该要数岳麓山了,那里青山翠水,莺啼鸟歌,空气清新,身处山顶,一览全城,颇有诗性大发之豪情!

        3.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4. 湖面没有一缕风,湖光就像没磨过的玉盘一样干净,天上有一轮明亮的月亮,散发出淡淡的光芒,周围的一切都是安安静静的。

        5. 湖中的几只淘气可爱的淡水鱼被这清亮的月光给吸引住了。它们时不时就蹦出水面。这一蹦把水中的月亮影儿弄碎了。“啪啪”随着鱼儿落水所发出的清脆响声,水面上泛着一圈圈涟漪,慢慢地荡漾开来,不一会儿水面又恢复了平静。

        6. 清晨,洞庭湖如同笼罩了一层轻盈的白纱,湖泊被烟雾淹没,远处,天地间连成一片,似玉娟般那么薄,那么淡,那么轻……仿佛一伸手触摸便会损坏它那原本的淡定。微风拂过湖面,那水平如镜的湖面扬起一阵阵小水浪。

        7. 秋季的一天,我来到洞庭湖边,望着这美丽的景色,我几乎看出了神。啊!真美呀。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的游鱼和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微风拂过,水面上不时泛起几丝涟漪,与皎洁明媚的月光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相得益彰的图画。

        8. 秋天,洞庭湖最热闹的季节。渔民们正忙着打鱼,有的渔民用鱼叉叉鱼;有的渔民用鱼网网鱼;还有的渔民用鱼竿钓鱼,真是五花八门,有意思极了。微波粼粼的湖面,蓝绸子般的湖水一只伸到远处的深山。远远的望去,湖面上白帆点点,一只只小船好似一片片树叶在水面上飘动。突然刮起一阵风,就可以看见一个个小浪争先恐后的向岸边涌来,可又怕有人抓它似的,又马上退了回去,真是一幅迷人的画卷。

        9. 秋天,是洞庭湖最热闹的季节,渔民们忙着打渔,有的用鱼叉叉鱼,,有的用渔网网鱼,还有的用鱼竿钓鱼。洞庭湖里有白花花的银针鱼,有嘴带尖的针嘴鱼,更多的是大红鲤鱼。捕捞船队早上出发,晚上总是满载而归,看一眼这活蹦乱跳的鲜鱼,真让人高兴。

        10. 太阳渐渐从西方落下,天边出现了彩霞,色彩斑斓的霞光映在了湖面上。从远处和天边接在了一起,水天一色,这时的洞庭湖更美了。就像只用色彩渲染,而不用墨线勾勒的风景画那样。

        11. 太阳升起来了。火红的太阳光映射在水面,波光粼粼,闪烁着金色的光亮。此时的洞庭湖好似穿上了一件镶嵌了点点金帆的布匹,这件“金缕玉衣”匹配着洞庭湖的娇嫩,多美啊!

        12. 下了雨,洞庭湖又添加了几分艳丽,如丝般的细雨飘洒而下,落缀在洞庭湖上,荡漾起一圈又一圈的波澜。微风也禁不住诱惑开始做美,湖旁的柳树将它那纤细又修长腰肢倾斜着,依靠着洞庭湖。此时的洞庭湖仿佛一切都是它的衬托,形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13. 夏天,湖里有数也数不清的荷叶、荷花和莲蓬。荷叶又大又圆,就像一把把绿色的小伞。你看,荷花就像花中的仙子一样,坐在那碧绿的荷叶上。小小的莲蓬长在荷花的中间,好像害羞的小宝宝一样。有了这些景物的帮忙,洞庭湖就变得更美了。

        14. 远远望去,洞庭湖的山水是多么美丽,如同白玉盘里放着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令人遐想。

        15. 这粼粼的波光与澄澈的月光交相辉映,交相融合,显得那么和谐美丽,令人惊叹!君山,这湖中高高屹立的山儿,像一位害羞的少女。而那丝丝缕缕的薄雾正是少女脸上神秘的面纱,使君山看起来蒙蒙胧胧,若隐若现。远远望去,君山上生长着一片片茂盛的丛林,好似君山的绿色盛装。君山啊,我迷人的君山,我怡人的君山,我神秘的君山呐!你是多么吸引人的眼球,多么令人神往!

        16. 这是一个初秋的夜晚,天气晴朗,一丝风都没有,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月亮把它那淡淡的月光毫不吝啬地撒向洞庭湖。圆月四周,稀稀疏疏地点缀着几颗星星,那几颗星星也把微弱的光源聚集起来,撒向月光下的湖面。这下,洞庭湖真是美极了。

5.与湖南有关的诗句

        (1)今天又是一个好天气,北方将整体入冬,这些天长沙的秋天却格外的好,让人留恋。阳光正好,温度适宜,真是一个极好的秋天。

        (2)汉阳民军总司令黄兴,系湖南长沙县人,向来主张革命,屡仆屡起,百折不挠。

        (3)照现在说来,当时就是呆在长沙,不撤退也未尝不可,为什么要那样庸人自扰呢?

        (4)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5)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6)同时,通过媒体的宣传,利用长沙的地理优势和人文景观,推动高尔夫运动的地域化、城市化、乡村化、特色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7)下雪了!下雪了!雪下得真大,透过明亮的窗户,清楚地看见。地面上早已铺上了一层洁白的地毯,恍若一片白色的海洋。此刻的长沙城显得那么空灵寂静。

        (8)下雪了!下雪了!雪下得真大,洁白无瑕的雪花纷纷落地。落在屋顶,洒在地面。犹如天女散花,又仿佛天使从遥远的天空,慢慢地降落,为长沙城又增添了一道独特的美景。

        (9)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沿山而下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5653935到了云麓峰北侧小月亮坪上方时有一座墓座西朝东,俯瞰着英雄的长沙城,这便是革命军总司令黄兴的墓。此墓地势开阔,且有湘江环绕,四周绿草如茵,“极目楚天舒”衬出了先烈生前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壮烈气势和“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坦荡豪情。

        (10)我们生活在这座城市,这座城市的命运,就是我们的命运。七十年前一场大火,长沙化为灰烬,几十年后的今天,它却依然如此妖冶多姿。这是长沙教会我的,这座城市教会我的。长沙永不绝望。独木舟

        (11)在蓬勃兴盛的时代、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中部崛起契机之下,一向敢为天下先的长沙人,自然不会甘居人后。

        (12)井冈山的红军骁将之一,任过红五军参谋长等职。1930年8月7日牺牲于长沙战役。

        (13)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国家的人爱吃臭。过去上海、南京、汉口都卖油炸臭豆腐干。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因为一个大人物年轻时常吃而出了名。这位大人物后来还去吃过,说了一句话:“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文化大革命”中火宫殿的影壁上就出现了两行大字:最高指示: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这段还挺好笑的。汪曾祺

        (14)正是陕汽的这些特点,从2005年占据市场后,陕汽重卡车在长沙卖的越来越好,逐渐占据了长沙工程车的市场。

        (15)孙子陈寅恪一八九0年五月十七生于长沙唐诗人刘蜕故宅,是陈衡恪先生的同父异母的六弟。

6.写湖南的诗

        1、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代: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译文: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传杯饮酒。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2、春滞沅湘有怀山中

        唐代:李白

        沅湘春色还,风暖烟草绿。古之伤心人,于此肠断续。

        予非怀沙客,但美采菱曲。所愿归东山,寸心于此足。

        译文:沅湘已经是春天,暖暖的春风绿草如烟。自古以来的伤心人,都于此伤心断肠。我不是屈原那样的《怀沙》客,但是很喜欢沅湘民歌《采菱曲》。我的愿望就是归隐东山,能满足这点就可以了。

        3、登岳阳楼

        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4、发潭州

        唐代: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译文:昨天夜里在长沙痛饮沉醉而眠,今天拂晓就伴着湘江两岸的明媚春色远行。环顾四周,只有江岸上春风中飞舞的落花为我送行。船桅上的春燕呢喃作语,似乎在亲切地挽留我。

        西汉时的贾谊才能世上少有,初唐时的褚遂良书法绝伦无比。两人在不同的时代都曾名高一时,但是都被贬抑而死。这不堪回首的往事,真是令人黯然神伤。

        5、湘中酬张十一功曹

        唐代:韩愈

        休垂绝徼千行泪,共泛清湘一叶舟。

        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

        译文:不必再因贬官南方而垂泪千行了,今天不是乘一叶扁舟沿湘江北上了吗?岭猿越鸟的鸣叫声,本来会使北人听了哀愁的,因为今日遇赦北归又和好友同行,似乎猿鸟声也变得可爱而使人忘掉忧愁了。

7.赞美“湖南”的诗句有哪些

        1.《送湖南部曲》宋代:辛弃疾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2.《送薛种游湖南》唐代:杜牧贾傅松醪酒,秋来美更香。

        怜君片云思,一棹去潇湘。3.《别严士元》唐代:刘长卿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4.《草书歌行》唐代:李白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5.《二月二十四日作》宋代:陆游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

        且祈麦熟得饱饭,敢说谷贱复伤农。崖州万里窜酷吏,湖南几时起卧龙?但愿诸贤集廊庙,书生穷死胜侯封。

8.关于长沙的诗句有哪些

        1、《清明》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

        争道朱蹄骄啮膝。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金镫下山红粉晚,

        牙樯捩柁青楼远。古时丧乱皆可知,人世悲欢暂相遣。

        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逢迎少壮非吾道,

        况乃今朝更祓除。

        2、《水调歌头·游泳》

        年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3、《沁园春·万里湖南》

        年代: 宋 作者: 刘过

        万里湖南,江山历历,皆吾旧游。看飞凫仙子,张帆直上,周郎赤壁,鹦鹉汀洲。吸尽西江,醉中横笛,人在岳阳楼上头。波涛静,泛洞庭青草,重整兰舟。

        长沙会府风流。有万户娉婷帘玉钩。恨楚城春晚,岸花樯燕,还将客送,不与人留。且唤阳城,更招元结,摩抚之余歌咏休。心期处,算世间真有,骑鹤扬州。

        4、《偈颂二百零五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正觉

        轻烟羃羃衲僧家,节物迎春气象华。

        流水落华无限意,游山消息付长沙。

        5、《水调歌头·君恩九鼎重》

        年代: 宋 作者: 石孝友

        君恩九鼎重,臣命一毫轻。出身事主,刚甚须作不平鸣。老却西山薇蕨,闲损南窗松菊,羞死汉公卿。豺狼敢横道,草木要知名。

        秋已素,人又去,若为情。长沙何在,风送呜咽暮潮声。举棹却寻归路,挥尘莫谈时事,得酒且频倾。一片古时月,千里伴君行。

        6、《满江红·倦客新丰》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倦客新丰,貂裘敝、征尘满目。弹短铗、青蛇三尺,浩歌谁续。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番沈陆。

        休感叹,年华促。人易老,叹难足。有玉人怜我,为簪黄菊。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酬黄犊。叹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哭。

        7、《送耿副使归长沙》

        年代: 唐 作者: 贾至

        画舸欲南归,江亭且留宴。日暮湖上云,萧萧若流霰。

        昨夜相知者,明发不可见。惆怅西北风,高帆为谁扇。

       

李白关于君山的诗句

       1. 关于岳阳楼诗句

        关于岳阳楼诗句 1. 关于写岳阳楼的诗句

        《登岳阳楼》唐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岳阳楼晚望》 唐 崔珏

        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

        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

        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

        《岳阳楼》 刘长卿

        行尽清溪日已蹉,云容山影两嵯峨。

        楼前归客怨秋梦,湖上美人疑夜歌。

        独坐高高风势急,平湖渺渺月明多。

        终期一艇载樵去,来往片帆愁白波。

        《登岳阳楼》 陈与义 南宋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雍陶《题君山》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韩愈《登岳阳楼》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范仲淹《岳阳楼记》。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2. 描写岳阳楼的诗句

        描写岳阳楼景色的诗句有: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唐代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唐代 杜甫《登岳阳楼》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杆前。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唐代 陈与义《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

        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唐代 李商隐《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徒倚湖山欲晓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宋 陈与义《登岳阳楼》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衢塘滟预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宋 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

        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 唐 崔珏《岳阳楼晚望》送客洞庭西,龙堆两青青。

        陈殿出空明,吴城连苍莽。春随湖色深,风将潮声长。

        杨柳读书堂,芙蓉采菱桨。怀人故未休,望望欲成往。

        ——元末 杨维桢《道经巴陵登岳阳楼用孟襄阳韵》突兀高楼正倚城,洞庭春水坐来生。三江到海风涛壮,万水浮空岛屿轻。

        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

        ——明代 李东阳《登岳阳楼》杰阁出城墉,惊涛日夜舂。地吞八百里,云浸两三峰。

        已极登临目,真开浩荡胸。不因承简命,那便壮游逢。

        ——清朝 钱大昕《岳阳楼》。

        3. 关于岳阳楼的诗

        最著名的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yín)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fú)!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4. 描写岳阳楼的诗句

        一、岳阳楼1、《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释义: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2、《登岳阳楼·其一》宋代: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释义: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

        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3、《登岳阳楼·其二》宋代:陈与义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释义: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

        岳阳楼很多人都在看秋天的景色,看日落君山。往北边可以看到白首,往南边可以看到丹枫。

        一路欣赏景色,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4、《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代: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释义: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

        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传杯饮酒。

        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5、《岳阳楼》唐代:元稹 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释义:岳阳楼红日斜照楼窗,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座赤玉幢。寂寞失时地看向那残春,仿佛有着千头万绪难以表达的情意,伴随着湖水从窗子溢出并流向没有尽头的长江。

        6、《题岳阳楼》唐代: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释义:岳阳城下的江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独上高楼倚靠着栏杆眺望。春天,草木的绿色与远处洞庭湖的水色相接,傍晚的彩霞与湖水中的红波交相辉映,红波近处,似乎就是国都长安。

        岸边山上的老猿正站在树上哭得凄惨,天上的大雁要从这浩渺无边的湖上横空飞过还有许多困难。这个地方风景壮阔美丽,只可画成画障,挂在贵富人家的厅堂里供他们欣赏。

        7、登岳阳楼 宋代:萧德藻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释义:不能插翅飞向寥远苍茫的太空,却违心地在湘黔来去浪游。三年来客居在荒僻的夜郎地,今秋有幸到洞庭湖上泛一叶小舟。

        翩飞的白鹭激起了诗的灵感,又见青山隐现在天的尽头。但我仍嫌未能饱览奇绝的景色,于是舍舟泊岸登上岳阳楼。

        二、洞庭湖:8、《游洞庭湖五首·其二》唐代: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释义: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可怎么能够乘流上天呢?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释义: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10、《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唐代:韩愈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

        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

        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

        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

        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释义:十月的时候冷锋极盛大,北风的吹拂完全没停休。

        在这苍茫的洞庭湖岸边,你我相傍分别系着小舟。此时雾雨晦暗争着落下,湖面波涛怒击如同对投。

        小舟四周的鸡犬难鸣吠,你我船上的粮绝无处谋。想要移步也不能成功啊,险像好似被阻碍着山丘。

        现在清谈虽可驱散饿感,平生梦想却是来之无由。 左右的男女们都在喧哗,有的还因饥饿哭声啾啾。

        想到如非那北归的吸引,怎会羁留此地忍受忧愁。但看着天上云外的白日,射出的寒光却自在悠悠。

        若此刻暂能停雨见晴天,这就已是我无上的祈求。11、《题君山》唐代: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释义:曾经在世外见到麻姑,听说君山。

        5. 关于岳阳楼的诗句

        《岳阳楼记》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晖夕阴, 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 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 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皆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噫! 微斯人, 吾谁与归!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岳阳楼晚望》 唐 崔珏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

        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道经巴陵登岳阳楼用孟襄阳韵》杨维桢,元末送客洞庭西,龙堆两青青。

        陈殿出空明,吴城连苍莽。春随湖色深,风将潮声长。

        杨柳读书堂,芙蓉采菱桨。怀人故未休,望望欲成往。

        《登岳阳楼》 李东阳,明突兀高楼正倚城,洞庭春水坐来生。三江到海风涛壮,万水浮空岛屿轻。

        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

        《巴陵》 唐寅巴陵城西湖上楼,楼前波影涵清秋。数点征帆天际落,不知谁是五湖舟。

        《岳阳楼》钱大昕 清杰阁出城墉,惊涛日夜舂。地吞八百里,云浸两三峰。

        已极登临目,真开浩荡胸。不因承简命,那便壮游逢。

        《过洞庭湖》许棠 唐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鸟高恒畏坠,帆远却如闲。渔父闲相引,时歌浩渺间。

        《临江仙》滕子京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

        微闻兰芷动芳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卖花声.题岳阳楼》张舜民 宋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

        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6. 有关岳阳楼的诗句及赏析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赏析大历三年(768),杜甫离开夔州,出峡到江陵(今湖北潜江县西),境遇不惬人意,晚秋移居江陵南九十里的公安(今湖北公安),本拟到柴桑(今江西九江),未果,在这年暮冬入岳阳(今湖南岳阳)并登岳阳楼。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的所见和所感。首联以登楼能偿宿愿为喜;颔联赞颂洞庭湖的波涛浩荡,气势磅礴;颈联慨叹亲朋音信杳然,自己老病无医;尾联写诗人北望秦陇以兵乱未息为忧。

        诗人在诗中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忧患联系起来,把对寂寞的身世感慨和壮阔的自然景色相映衬,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历代最为传诵的登岳阳楼的名篇。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杆前。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陈与义《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这是一首干谒诗。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

        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

        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

        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下面四句,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

        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

        “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

        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分。

        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岳阳楼》 刘长卿行尽清溪日已蹉,云容山影两嵯峨。

        楼前归客怨秋梦,湖上美人疑夜歌。独坐高高风势急,平湖渺渺月明多。

        终期一艇载樵去,来往片帆愁白波。《登岳阳楼》 陈与义 南宋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岳阳楼晚望》 唐 崔珏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

        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临览胜之作,固然首先必须真切地描绘江山之壮、风光之美与景物之奇,但是如果仅仅能做到这一点,尚不足以称高格。

        除了表现自然景观之外,还需要融进诗人的胸襟气度,写出特定的名胜所给予登临者的深切感受,使得奇情与壮采一齐飞腾,达到情景合一的化景,这才可以称为名篇佳作。老杜此诗,篇幅虽极短小而气魄非常雄大,它把湖山之胜与诗人心中家国多难的悲哀结合起来抒写,造成了沉雄悲壮的高超艺术境界,在古往今来多如牛毛的登临岳阳楼的诗篇中,它几乎可以说是无人能及的绝唱。

        诗为大历三年(768)杜甫携眷自夔州出峡后,暮冬流寓岳州(今湖南岳阳。

        7. 岳阳楼的诗句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杜甫)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李白)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

        (刘禹锡)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元稹) 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

        (李商隐)南登岳阳楼,北眺长安道。不见升平里,千山树如草。

        (曹邺 )远色岳阳楼,湘帆数片愁 (张乔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韩愈)襟带三千里,尽在岳阳楼。

        (吕温)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陈与义)七岁侍行湖外去,岳阳楼上敢题诗。

        (郑谷 )送客洞庭西,龙堆两青青。(杨维桢)突兀高楼正倚城,洞庭春水坐来生。

        (李东阳,明 )。

        8. 关于岳阳楼的诗句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晖夕阴, 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 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 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皆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噫! 微斯人, 吾谁与归!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岳阳楼晚望》 唐 崔珏

        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

        怀沙有恨骚人往,鼓瑟无声帝子闲。

        何事黄昏尚凝睇,数行烟树接荆蛮。

        《道经巴陵登岳阳楼用孟襄阳韵》杨维桢,元末

        送客洞庭西,龙堆两青青。

        陈殿出空明,吴城连苍莽。

        春随湖色深,风将潮声长。

        杨柳读书堂,芙蓉采菱桨。

        怀人故未休,望望欲成往。

        《登岳阳楼》 李东阳,明

        突兀高楼正倚城,洞庭春水坐来生。

        三江到海风涛壮,万水浮空岛屿轻。

        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

        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

        《巴陵》 唐寅

        巴陵城西湖上楼,楼前波影涵清秋。

        数点征帆天际落,不知谁是五湖舟。

        《岳阳楼》钱大昕 清

        杰阁出城墉,惊涛日夜舂。

        地吞八百里,云浸两三峰。

        已极登临目,真开浩荡胸。

        不因承简命,那便壮游逢。

        《过洞庭湖》许棠 唐

        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

        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鸟高恒畏坠,帆远却如闲。

        渔父闲相引,时歌浩渺间。

        《临江仙》滕子京

        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卖花声.题岳阳楼》张舜民 宋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帮忙找一下“岳阳楼记”的译文的赏析呀!多谢!!

       1. 关于君山的诗句

        关于君山的诗句 1. 关于君山的诗词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题君山

        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题君山

        唐五代? 雍陶

        风波不动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

        应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寄题君山亭送吕天衢秀才

        宋 蔡肇

        百川赴下流,江海互吞吐。

        回澜薄空日,老岸不立土。

        坡陀出巨石,鳌背启窗户。

        我来俯凝碧,万顷过微雨。

        南沙八十里,草林尽可数。

        风声玄冥开,松影翠蛟舞。

        昏昏鱼龙气,暝色失洲渚。

        林间古兰若,梵放杂鸣橹。

        不能挂长帆,破浪极幽睹。

        至今清夜梦,窈窕越修阻。

        喜君自兹来,浩浩见眉宇。

        馆置古城东,淡饭忘羁旅。

        连城虽自珍,历块谁为许。

        束书问东舟,了不挂一语。

        脱身少年场,清座参佛祖。

        冰颜未生髭,老气欲冠古。

        所得岂虚名,自是慰诸吕。

        南天正炎溽,归思亟飞羽。

        江鱼已钓肥,江酒尚酤煮。

        访子昔游地,耿耿月沉浦。

        席龙望东南,浮云渺吴楚。

        2. 有哪些古诗描写君山的

        君山,位于湖南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

        原名为湘山,又名洞庭山、洞庭 君山、湖山等,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传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在此居住,二 妃叫君妃,又叫湘妃。

        所以山名叫君山,又叫湘山。根据史料《巴陵县志》记 载:君山原有三十六亭、四十八庙、五井、四台等众多的名胜古迹,现已修复 的有二妃墓、湘妃祠、柳毅井、传书亭、朗吟亭、飞来钟等名胜古迹。

        君山四面环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合竹类和茶树生长。常见的有罗汉竹、斑竹、方竹、实心竹、紫竹、龙竹、梅花竹、连理竹等多种竹。

        传说 斑竹上的点点斑痕是二妃得知舜帝死后,攀竹痛哭时留下来的。君山茶叶誉满 中外,唐代时“君山银针”就定为贡品,专供皇帝饮用。

        1956年德国莱比锡 世界博览会上,“君山银针”被誉为“金镶玉”,荣获金质奖章,是我国名茶之一。 君山与岳阳楼隔水相望,一望无际的湖水之中有这么一处青山,本来就 显得清幽神秘,更何况这里还留下了那么多美丽的神话传说。

        娥皇女英殉夫、秦皇封山、汉武射蛟、柳毅传书等,君山简直成了一个神话世界,也因此吸 引了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并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 如屈原《九歌》中的 《湘君》、《湘夫人》篇,黄庭坚的《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未到江南先 —笑,岳阳楼上对君山”,李白的“帝子潇湘 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 丹青画出是君山”。

        这些诗文使得君山誉满古 今,可谓水上天堂,八百里的风光旖旎秀丽, 几千年的古迹华丽昭彰,真是“蓬莱宫在水中 央”、“丹青画出是君山”。

        3. 求描写关于君山的古代诗词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的美景。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这首诗的第三句有的版本作“别秋江”,两种用语都表达了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但“引愁心”用拟人化手法更富感情色彩,与“别秋江”相比更胜一筹。“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题君山 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题君山

        唐五代? 雍陶

        风波不动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

        应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寄题君山亭送吕天衢秀才

        宋 蔡肇

        百川赴下流,江海互吞吐。

        回澜薄空日,老岸不立土。

        坡陀出巨石,鳌背启窗户。

        我来俯凝碧,万顷过微雨。

        南沙八十里,草林尽可数。

        风声玄冥开,松影翠蛟舞。

        昏昏鱼龙气,暝色失洲渚。

        林间古兰若,梵放杂鸣橹。

        不能挂长帆,破浪极幽睹。

        至今清夜梦,窈窕越修阻。

        喜君自兹来,浩浩见眉宇。

        馆置古城东,淡饭忘羁旅。

        连城虽自珍,历块谁为许。

        束书问东舟,了不挂一语。

        脱身少年场,清座参佛祖。

        冰颜未生髭,老气欲冠古。

        所得岂虚名,自是慰诸吕。

        南天正炎溽,归思亟飞羽。

        江鱼已钓肥,江酒尚酤煮。

        访子昔游地,耿耿月沉浦。

        席龙望东南,浮云渺吴楚。

        4. 苏东坡描写君山的诗句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 有关君山的古诗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题君山 方干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题君山 唐五代? 雍陶 风波不动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应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寄题君山亭送吕天衢秀才宋 蔡肇 百川赴下流,江海互吞吐.回澜薄空日,老岸不立土.坡陀出巨石,鳌背启窗户.我来俯凝碧,万顷过微雨.南沙八十里,草林尽可数.风声玄冥开,松影翠蛟舞.昏昏鱼龙气,暝色失洲渚.林间古兰若,梵放杂鸣橹.不能挂长帆,破浪极幽睹.至今清夜梦,窈窕越修阻.喜君自兹来,浩浩见眉宇.馆置古城东,淡饭忘羁旅.连城虽自珍,历块谁为许.束书问东舟,了不挂一语.脱身少年场,清座参佛祖.冰颜未生髭,老气欲冠古.所得岂虚名,自是慰诸吕.南天正炎溽,归思亟飞羽.江鱼已钓肥,江酒尚酤煮.访子昔游地,耿耿月沉浦.席龙望东南,浮云渺吴楚.。

       一 把思想内容的分析和结构写法的分析结合起来理解文章大意。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如何才能把二者融为一体呢?这就需要用抒情的表达方式作为二者的中介。由此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基本构思:由叙事入手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写作意图。这一构思体现在文章上,就是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自然结合。文章第一段叙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后,不到一年就做到“政通人和”,引出重修岳阳楼一事。已暗含“不以己悲”之意,说明他不同于一般的“迁客”。这就对下文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乃至写“古仁人之心”,都具有引发作用。第二段抓住“衔”“吞”“朝晖”几个词,写尽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并用“然则”转入写“迁客骚人”,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第三、四段分别写“迁客骚人”因外物、自己而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两段都是先写景后写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极力渲染“迁客骚人”们的悲和喜,悲则“去国怀乡,忧谗畏饥”,喜则“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二者都是“以物”“以己”而生。最后再说“古仁人”的“忧”与“乐”,由此转入议论,将文势推向高潮,最后点明主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斯人”呼应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二 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我国古代就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是针对封建君主提出的,目的在于缓和封建统治者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维护封建社会的安定,客观上也有利于人民,但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则有深远的影响。范仲淹出身贫寒,为官后始终严以律己,唯以人民疾苦为念,并以所得俸禄在家乡置“义田”千亩,救济族中贫寒的人,死后无余财;在朝廷则敢于直言进谏,被欧阳修誉为“立朝有本末”,虽屡遭贬谪,而全不在意。他一生所为,证明他确实有这样的抱负,决非虚语。他的“忧君”思想,虽然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把握住这句话的意思,再理解课文的内容就容易了。

       背诵课文。

       指导:熟读课文,抓住警句(关键性词句),理清文脉。本文的警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这样抱负的人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文章第一段叙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政通人和”,引出重修岳阳楼一事。已暗含此意,第二段抓住“衔”“吞”“朝晖”几个词,写尽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并用“然则”转入写“迁客骚人”,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第三、四段分别写“迁客骚人”因外物、自己而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最后点明主旨,以“斯人”呼应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抓住这个思路限时背诵 ,有助于快速记诵。

       《岳阳楼记》资料

       一 滕子京给范仲淹的信

       与范经略求记书

       六月十五日,尚书祠部员外郎文章阁待制知岳州军州事滕宗谅谨驰介致书,恭投邠府四路经略安抚资政谏议节下:窃以为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今古东南郡邑为当山水间者比比,而名与天壤同者则有豫章之滕阁,九江之庚楼,吴兴之消暑,宣城之叠嶂。此外,无过二三所而已。虽浸历于岁月,扰剥于风雨,潜消于兵火,圮毁于患难,须必崇复而不使堕圮者,盖由韩吏部、白宫傅以下当时名贤辈各有纪述,而取重千古者也。巴陵西,跨城闉,揭飞观,署之曰岳阳楼,不知俶落于何代何人。自有唐以来,文士编集中无不载,其声诗赋咏,与洞庭君山率相表里。宗谅初诵其言,而疑且未信,谓作者夸说过矣。去秋以罪得兹郡,入境,而疑与信俱释。及登楼而恨向之作者所得仅毫末耳。惟有吕冲州诗云:“襟带三千里,尽在岳阳楼。”此麤标其大致。自是日思以宏大隆显之,亦欲使久而不可废,则莫如文字。乃分命僚属于韩、柳、刘、白、二张、二杜、逮诸大人集中摘出登临寄咏,或古或律,歌咏并赋七十八首,暨本朝大笔,如太师吕公,侍郎丁公,尚书夏公之作榜于栋梁间。又明年春,鸠材工,稍增其旧制。古今诸公于篇咏外,率无文字称记。所谓岳阳楼者,徒见夫屹然而踞,岈然而贞,轩然而竦,伛然而顾,曾不异人具肢体而精神未见也,宁堪久矣,恭维执事文章器业凛凛然,为天下之时望,又雅意在山水之好,每观送行怀远之什,未尝不神游物外,而心与景接。矧兹君山洞庭,杰然为天下之最胜,切度风旨,岂不摅遐想于素尚,寄大名于清赏者哉?冀戎务尠退,经略暇日,少吐金石之论,发挥此景之美,庶漱芳润于异时。知我朝高位辅臣有能淡味,而远托思于湖山数千里外,不其胜与,谨以洞庭晚秋图一本随书贽献。涉毫之际,或有所助。干冒清严伏惟惶灼。

       二 滕子京简介

       滕子京(公元991—1047),名宗谅,河南人。1051年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交谊从这时开始。滕子京为人尚气,敢于直言政见。《宋史》上说他“论天下事,奋不顾身”,欧阳修说他“登朝廷,与国论,每顾事是非,不顾自身安危”。1047年病故。及卒,身无余财。

       三 宋代范公偁《过庭录》中关于《岳阳楼记》写作背景之说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嫉,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四 唐代名人写岳阳楼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白居易《题岳阳楼》:“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饶杰腾主编《中学语文教参新编》(初中第五册)语文出版社

       《岳阳楼记》资料:也谈《岳阳楼记》之“古仁人”

       满园农

       《语文学习》(1987年第1期)刊载了《〈岳阳楼记〉之“古仁人”探讨》一文,(以下简称《探讨》)文章对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岳阳楼记》“古仁人”的注释,提出质疑,认为把“古仁人”注释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是没有深考作者的思想和置字义于不顾的结果。“古仁人”所指为何,这是个一向不大为人所深究,但又确有必要弄清的问题。《探讨》把它特别提了出来,以期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这无疑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很有益处的。

       “古仁人”,到底应该作何解释才符合作者范仲淹的本意?恐怕首先需要弄清“仁人”一词涵义的演化。我认为这里的“仁人”不宜简单的理解为“仁人”,实则它已经过长期使用成为一个新词,且常与“志士”连用在一起,古人对其用义也不尽一致。《论语·卫灵公下》:“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朱熹注释“仁人”为“成德”之人,朱夫子是提倡修身养性的,所以着眼于“成德”的一面,所以后来释“仁人”为“品德高尚的人”或“有很高道德修养的人”,都没超过他的见解。《尚书·武成》:“予小子既获仁人,敢祗承上帝,以遏乱略。”显然是着眼于立功的一面,而非以德见称。《左传·昭公三年》,载齐景公听从晏婴的话,为之省刑,然后称:“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表明“仁人”是济世利民的。《庄子·骈姆》:“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这里的“仁人”又是忧天下之忧的了。《汉书·东方朔传》:“故卑身贱体,悦色微辞,愉愉,终无益于主上之治,则志士仁人,不忍为也。”杜甫诗《古柏行》:“志士仁人莫嗟怨,古来材大难为用。”等等,则大都是把“仁人”视为志行坚贞、济世利民的治国辅君之才。因此,把“古仁人”释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固然有点以偏概全,未能达意,可是,就如《探讨》那样,释“古仁人”为“古代仁爱的人”,也难免失之拘泥,忽视了词义发展后之丰富内涵。看来把“古仁人”解释为“古代有志济世,忧国忧民,品德高尚的人”,似较符合实际。须知范仲淹是位熟读古代经典的人,他对“古仁人”的含义不仅深刻理解,而且对“古仁人”的精神也是身体力行的。所以欧阳修在《范公神道碑铭》中称道他:“少有大节,其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①这里的“有大节”和“有志于天下”,可以看作是对范所谓的“古仁人”的特点的具体说明。自然,这一点也可从范的一生言行中得到印证。

       至于“古仁人”是否如《探讨》所说“特指孟子而言”呢?我认为:不是特指孟子而言,而是泛指包括孟子在内的前贤而言。应该看到范仲淹并没有把孟子看作一心“与归”的“斯人”。他在自己的诗文中常常提到他所仰慕和效法的,是三代两汉以来的前代圣贤。这一思想集中表现在其《上资政晏侍郎书》里,在这封信中,当他向器重和提拔他的前辈晏殊详述自己的学行与志趣时,把伊尹、太公、仲尼、管仲、蔺相如、诸葛亮、陈汤、祖逖、房乔、姚崇这些人,都列举了出来,然后说:“此前代圣贤非不奇也,某患好之未至尔!”②从这里,我们可以悟出两点:其一,范仲淹所向往的“前代圣贤”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理想人物的“群体”,他们就是以伊尹、孔子等为代表的情怀伟大、忧国忧民的古之仁人,也是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家中的一些优秀代表。这些人物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就是范仲淹的思想渊源所在。其二,范在信中没有提到孟子,至少可以说明,孟子并不是他心目中特别所“好”的前贤,因而也就难得出范的政治思想是“继承《孟子》当无疑义”的论断。诚然,范的“先忧后乐”的见解脱胎于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不过对此前人早就说过。元代张临在《增修范文正公祠记》中说:“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所谓‘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先生志也。”③可惜张临仅仅看到两人思想有联系的一面,而没认识到二者有区别的一面,那就是范仲淹的思想境界远远超出了孟子。早在南宋的王十朋在其《读〈岳阳楼记〉》一诗中,就有过评价:“先忧后乐范文正,此志此言高孟轲”。显然,孟子的“同忧同乐”是不能同范的“先忧后乐”同日而语的。再说范仲淹在他的诗文中,提到孟子的地方并不多;即使提及,也没有从正面歌颂,不象对孔子那样肯定。应该承认,孟子的“仁政”思想,确实对后代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但是,孟子在北宋时却并不怎么受人欢迎,乃至遭到非议,范仲淹的好朋友李觏(泰伯),就是一位有名的贬抑孟子的人。他曾尖锐的批评孟子只讲仁义,反对“曰利”是偏激。④对这一历史背景,我们在探究“古仁人”的问题时,也不能不考虑到。

       总之,对范仲淹的思想渊源不宜理解得过于狭窄,更不宜把他心目中的理想人物,看成是孟子个人。客观的说,范文中所提到的“古仁人”,应该是指前代那种忧国忧民,既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优秀人物集体,或者说,理想人物的化身。

       注:

       ①《范文正公集》(二)《褒贤集》第三一五页,

       ②同上书(一)卷八第七○页。

       ③同上书(二)《褒贤祠记》卷一第三二五页。

       ④《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二九《原文》:“孟子谓‘何必曰利’,激也,焉有仁义而不利者乎?”

       资料来源:《语文学习》1987年第1期第14页

       《岳阳楼记》资料:《岳阳楼记》之“古仁人”探讨

       张觉

       范仲淹《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课本注:〔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我们认为,这种解释只是根据范仲淹此文之内容推测而来。注者不但没有深考作者的思想渊源,而且根本置字义于不顾,因而完全违背了文从字顺的训诂原则。如果按照这种解释,那么“仁”字在古代所特有的意义就完全被抹杀了。当然,这种注解,也并非一家之言,现在各种选本大多如此,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加以探讨。

       众所周知,“仁”在古代是指仁爱,指对人亲善。因此,这里的“古仁人”应解释为“古代仁爱的人”。据我们的查考,认为这里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乃脱胎于《孟子》,而这“古仁人”便是特指孟子而言。下面谈谈我们的根据,供大家品评。

       孟子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最有权威性的代表人物。他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他的中心思想是仁义。“行仁政”而“王天下”便是他的政治主张。他反复强调统治者要有仁爱之心。如“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梁惠王上》)“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梁惠王上》)“仁则荣,不仁则辱。”(《公孙丑上》)他劝梁惠王“施仁政于民”(《梁惠王上》),劝齐宣王“发政施仁(《梁惠王上》)。可见,范仲淹称他为”古仁人”是名副其实的。

       孟子“行仁政”的思想基础是他的民本思想。他多次强调与民同乐。如:“古之人与民皆乐,故能乐也。”(《梁惠王上》)“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梁惠王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显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从《孟子》脱胎而来。当然不但脱胎,而且换了骨。“先”、“后”两字,把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升到了更高的境界。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一点,就必然会把范仲淹心目中的“古仁人”误解为不着边际的“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了。当然,作者也可能是断承了前代很多人的思想,但从此文的内容、特别是从文中的词句来看,其继承《孟子》当无疑义。

       还须指出的是,文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数句,也是指孟子而言的。孟子曰:“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公孙丑下》)孟子之言与范氏之论,若合符节,此亦可明范氏之“古仁人”乃指孟子而言也。

       《岳阳楼记》资料:内容分析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第二年六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下面谈几个问题:

       一 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的理解。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是针对封建君主提出的,目的在于缓和封建统治者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维护封建社会的安定,客观上也有利于人民,但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则有深远的影响。范仲淹出身贫寒,为官以后始终严以律己,唯以人民疾苦为念,并以所得俸禄在家乡置“义田”千亩,救济族中贫寒的人,死后无余财;在朝廷则敢于直言进谏,被欧阳修誉为“立朝有本末”,虽屡遭贬谪,而全不在意。他一生所为,证明他确实有这样的抱负,绝非虚语。他的“忧君”思想,虽然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二 作者的基本构思和文章的特色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怎样才能使二者融为一体呢?这就需要用抒情成分作为二者的中介。由此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基本构思:由叙事入手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记意图。

       这一基本构思表现在文章风格上,就是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的自然结合。开头叙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后,不过一年功夫,就做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已暗含“不以己悲”的意思,说明他不同于一般的“迁客”。这对下文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乃至最后写“古仁人之心”,都具有引发作用,决非闲笔。接着承上文“重修岳阳楼”写“岳阳楼之大观”,虽字字皆景语,却又显出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跟结尾“不以物喜……”一段议论互为表里。到“然则北通巫峡”,陡地一转,呈低回之势,用设问带出两个富于特征的画面,每一个画面又都是先写景,后写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极力渲染“迁客骚人”们的悲和喜。悲则“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则“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二者虽形态有别,而实质却相同,都是“以物”“以己”而生。由此再转入议论,将文势推向高潮,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是完全顺理成章的。

       三 关于骈散结合的句法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也可能不完全合乎要求。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

       骈句在先秦文章中就有,但不是有意而为,汉代产生赋这一文体之后,才盛行起来,到六朝时更发展成为骈体文,而且多用四言六言的句子排比对偶,称为“骈四俪六”。中唐以后,骈体文衰落,但人们在文章中仍常用骈句,而且有限于四言六言。一般的说,一篇文章中仅使用几个骈句,算不得“骈散结合”,必须使骈句达到一定的数量,才可以算得。

       本文运用骈散结合的基本原则,该骈则骈,该散则散,完全服从内容的需要,不是为了追求单纯的形式美。例如首段叙事就全用散句;写岳阳楼“大观”,起结均用散句而中间写景则用骈句;写洞庭湖上一阴一晴的景象,所用骈句最多,语言也高度凝练;结尾起结全用散句,过渡句“然则何时而乐耶”也是散句,其余又全是骈句。骈散交错,节奏不断的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才能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

       《岳阳楼记》资料:写作特点

       一 结构严谨,剪裁得当

       文章开头一段说:“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属予作文以记之。”扼要地指出重修岳阳楼是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前提下进行的。而《岳阳楼记》是作者 应滕子京的请求而作的。在这段里,对于重修岳阳楼的工程,只用“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两句交代清楚,并没有描写重修后的岳阳楼如何壮丽,因为这与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无关。

       第2段,先写岳阳楼上所见的胜景,“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层写得极概括。一则关于洞庭湖的胜状“前人之述备矣”,二则写洞庭湖的胜状并不是本文的重点。接着通过“然则北通巫峡……得无异乎?”向重点部分过渡。用“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一反问,引出下面第3、4段文字。

       第3、4两段是对“览物之情”的具体描述。这两段在形式上是对称的,都是先写景,后写迁客骚人触景而生的情。景不同,情也不同。一悲一喜,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又证实了前文的“异”字。

       第5段是全文的重点。在这段里,作者提出理想化了的“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的地方正在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回答了前面所提出的“或异二者之为”的原因。于此抒发了作者的伟大抱负,揭示出文章的主题。

       二 出色的景物描写

       抓住景物的特征对景物作生动细致的描绘。以第2段为例,高山和江水本来都是雄伟的形象,作者却在二者的前面用了一个“衔”字和一个“吞”字,这就把洞庭湖的浩瀚气势一下子渲染出来了。“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二句写湖的广阔,是从空间着笔。而“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二句则是从时间方面描写的。空间描写着重其持久不变的方面,时间描写则着重其千变万化的方面。又如第4段,从“至若春和景明”到“郁郁青青”写昼景。“春和景明”写天,“波澜不惊”写水,“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又共写天和水。“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写动物,“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写植物。“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又写天,“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又写水。都抓住了特征,十分生动细致。

       三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历来伟大作家都是善于把自己的情寓于景中,既描绘鲜明的图画,又抒发自己的情怀。《岳阳楼记》就具备这一特色。它描写岳阳楼之大观,只用了“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2个字,就把洞庭湖波澜壮阔、雄浑浩淼的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特别是描绘岳阳楼的两种景色和迁客骚人的两种心情,使人有如亲临其境之感。当霪雨凄风的时候,岳阳楼是那样阴惨:可以听到“阴风怒号”“虎啸猿啼”等令人胆寒的声音;可以看到“日星隐耀”“山岳潜形”“薄暮冥冥”等阴森可怕的色彩;可以感到那种“商旅不行”“樯倾楫摧”的悲凉境界。面对着此种景物,产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的心情,那是十分自然的了。可是,当“春和景明”“皓月千里”的时候,岳阳楼却又是另一幅图画。它是那样明媚,那样欢快,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碧万顷”“锦鳞游泳”“浮光跃金”的鲜艳色彩;听到了一片“渔歌互答”的欢乐的声音;并且“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真觉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面对此种景象,抒发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其喜洋洋”的心情,那也是十分自然的了。

       四 散文辞赋化

       《岳阳楼记》是一篇散文,却包含了辞赋的特点。作者在文章中大量使用了整齐的排偶句,使文章节奏和谐,音调铿锵,增强了语言的音乐美和感染力。如第三段里,“从霪雨霏霏”到“虎啸猿啼”,第4段里从“春和景明”到“此乐何极”,都是四个字的排比句。其中“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和“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等又都是对偶句。这些排偶句还往往平仄对称,并且押韵。如“日星隐耀”是仄平仄仄,下句的“山岳潜形”就是对称的平仄平平。第3段里的“霏”和“开”押韵,“推”和“啼”、“讥”和“悲”押韵;第4段里的“明”“惊”“顷”“泳”和“青”押韵,“里”“璧”和“极”押韵,“忘”和“洋”押韵。这些押韵字的使用,都增强了文章的声音之美。

       这些整齐的排偶句和押韵句,并不是与散文句分开使用,而是将它们夹用在散文句子中间。如第2段,以散文句“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开头,接着便用“衔远山”到“气象万千”三组排比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又是散文句。“然则”以下直到“得无异乎”,散文句中夹用“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一组对偶句。第2、3段,基本上是散文句,可是多数句子的末字押韵。还有在句中押韵的,如“感极而悲者矣”的“悲”字,“其喜洋洋者矣”的“洋”字。在散文句中夹用排偶句和押韵字,可使文章变化多姿,不落板滞。

       《岳阳楼记》资料:作者简介

       范仲淹(公元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靠母亲与继父抚养成人。少有大志,虽曾吃粥度日,仍苦学不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1015年(26岁)考中进士,居官后遇事敢言,不怕打击,多次触怒权贵遭到贬谪,仍坚持革新主张。宋仁宗时,西夏贵族政权经常骚扰西北边境,边臣战守无方,连吃败仗。范仲淹多次上书献安边之策,宋仁宗任他为陕西经略副使(职权略高于总督),镇守延安。范仲淹上任后,明赏罚,鼓士气,改军制,勤训练,增修要塞城堡,招抚流亡居民,团结境内各族人民。由于军民团结,加上正确指挥,一再挫败进犯之敌。

       庆历三年(1043),由于群臣交荐,仁宗任范仲淹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深知当时“官乱于上,民困于下,夷狄骄盛,寇盗横炽”的严重危机,当政以后,团结了韩琦、富弼、欧阳修、滕宗谅等一大批主张革新的人物,锐意改革弊政,提出“明黜陟、抑挠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十项主张,想要改革政治,发展生产,做到百姓安乐,国富兵强。范仲淹的改革措施明显地触犯了大官僚的利益,官僚权贵群起反对,诬蔑范仲淹等人搞朋党宗派,改变祖宗法制

       好了,今天关于“山衔好月来”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山衔好月来”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