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桃花源记》_《桃花源记》的恐怖真相

zmhk 2024-05-20 人已围观

简介《桃花源记》_《桃花源记》的恐怖真相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桃花源记》”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熟悉,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

《桃花源记》_《桃花源记》的恐怖真相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桃花源记》”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熟悉,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1.《桃花源记》翻译

2.桃花源记主要内容是什么?

3.《桃花源记》译文

4.《桃花源记》原文、译文、注译、题解

5.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6.《桃花源记》原文与翻译

《桃花源记》_《桃花源记》的恐怖真相

《桃花源记》翻译

       一、翻译

       (1)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紧靠着两岸生长有几百步。其中没有其他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渔人感到很惊奇。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林子的尽头是溪流的源头,于是出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一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亮。渔人于是离开船,从洞口进去。起初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

       (3)这里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完全都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4)桃花源里的人见到渔人,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的问题,有人便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5)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6)桃花源里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村中的人都感叹惋惜。

       (7)其余的人又各自把渔人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食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以后,告辞离开了。这里的人对渔人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8)渔人离开桃花源以后,找到了他的船,顺着从前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拜见了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9)南阳人刘子骥,是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访求桃花源了。

       二、作者

       (1)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2)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三、出处

       (1)《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

       (2)作品以虚构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道德淳朴、宁静和睦的社会生活图景--桃花源,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3)这个理想中的美好社会,与当时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四、赏析

       (1)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2)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

       (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

       (4)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5)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记主要内容是什么?

        《桃花源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课文,作者是陶渊明。全文描绘了一个人平等、自食其力、和平自由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桃花源记》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中心思想

        《桃花源记》作者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即远离战乱,社会平等,人民安居乐业。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

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里

        1、桃花源的景色动人美丽,给生活增添了一份快乐。

        2、桃花源里的人们生活自由,十分快乐。

        3、桃花源里的百姓热情好客,具有一种纯朴之美。

《桃花源记》译文

       桃花源记主要内容是: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

桃花源记作品赏析:

       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

《桃花源记》原文、译文、注译、题解

       原文 (jin)晋太元中,武陵(ling)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yun)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sui)迷,不复得路 .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编辑本段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武陵人以捕鱼为生。(有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前行,忘记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其它的树,花草遍地鲜艳美丽,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划完这片林子。 桃林在溪水源头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跳下船,从洞口进入。起初洞口极其狭窄,仅容一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洞口)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有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的东西。田间小路互相通达,(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村落间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服饰和外面的人全都一样,老人和小孩,乐在其中。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就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有人便邀请他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有这样的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地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村中人)都感叹惋惜起来。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招待他)。(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讲!”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渔人)到了武陵郡,便立即去拜见太守,(渔人)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要去(探访)。没有实现,不久生病死了。此后(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题解《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县西南)人,晋末南宋初的文学家。生在晋末战乱的年代,陶渊明不但写下许多不朽的诗篇,而且以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志节,树立了一位洁身自好的诗人的形象,被后人称为“靖节先生”。陶渊明青年时代,家境贫困,在几次出仕的过程中,渐渐认识到了官场的腐败黑暗。在他做彭泽县令时,那里派一个督邮到县,县里的小吏叫陶渊明“束带相见”,表示尊迎。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职,写下的《归去来兮辞》,以示和污浊的官场决裂。

       陶渊明向往着大自然,喜爱农村田园躬耕的生活。归隐后他经常参加农事生产,接近普通的农民,写出大量诗歌所映农耕生活、描绘田园风光,历来被认为是我国文学的第一位田园诗人。在他的散文创作中,也有不少描写淳朴的农村景物、感情真挚深切、风格朴素自然的作品。《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诗》前的“序”,因为语言清新自然,状物亲切逼真,想象奇特新颖,被人们当作一篇独立的散文来读,并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

       注译桃花源记〔桃花源:地名,作者虚构的理想化佳境,据说在今湖南省桃源县。记:游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晋太元中:晋代太元年间(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武陵人:武陵郡(今湖南常德一带)人。捕鱼为业:即(以)捕鱼作为职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yuán):沿着。溪:溪流。行:划行。忘路之远近:忘掉了路程的远近(句首省略主语“渔人”)。〕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逢:遇见。夹岸:夹溪两岸。数百步:几百步。中无杂树:当中没有别的树(只有桃树)。芳草鲜美:芬芳的青草鲜艳美丽。落英:落花。缤纷:繁多杂错。〕渔人甚异之。〔甚:副词,非常。异:奇怪。形容词用为动词,意动用法,即“以(之)为异”,意思是“认为(它)奇异”。之:代词,这些,代指”桃林美景”。〕复前行,欲穷其林。〔复:又。前:往前,名词作状语。行:行走。欲:想要。穷:(走)尽。形容词作动词,其:代词,这(片)。林:桃林〕

       〔小结〕以偶逢桃花林作为文章的开端,记述武陵人无意中发现桃林的奇丽景色,引起了他探寻桃林尽头的兴趣。本段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及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渔人驾船驶向桃花源的经过。文章着眼于一个“异”字,而引出下文的桃源仙境”,又以一个“穷”字,紧连下段首句的“尽”字。

       〔译文〕晋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驾船沿着溪流向上划去,竟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见一片桃树林,夹着溪水的两岸有好几百步,里面没有一棵别的树,芬芳的青草鲜嫩美丽,散落的桃花铺了一地。打鱼的人十分惊奇。又继续向前行走,想探寻那片桃树林到哪里为止。

       注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尽:尽头(“尽”后省略介词“于”。水源:溪水源水。便得:就见。一山:一座山(本句句首省略主语“渔人”)。口:洞口。仿佛:隐约。若:像。光:光亮。〕便舍船,从口入。〔便:就。舍:舍弃。从:介词,自。入:进去。〕初极狭,才通人。〔初:起初。极:非常。狭:狭窄。才:副词。仅仅。通:通过。人:一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复行数十步:又走几十步。豁(huò)然:一下子。开朗:开阔明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平:平整。旷:空旷。屋舍:房舍。俨(yǎn):整齐状。良田:肥活的田地。美池:美丽的水池。桑竹:桑树竹子。属:类。阡(qiān)陌(mò):田间小路(阡:田间南北方向的小路;陌:田间东西方向的小路。)交通:

       交错相通。鸡犬:指鸡、狗的叫声。相:副词,彼此。闻:听见。〕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其:代词,那(代指“口内”)。中:里面。种作:耕种劳作。衣着:穿着。悉:副词,都。如:动词,象。外人:外边的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黄发:老人(旧说为“长寿的特征”,此指上年纪的人)。垂髻(tiáo)即小孩子垂下来的头发,此指未成年的孩子。并:一并、都。怡(yí)然:和悦的样子。自乐:自得其乐。〕

       〔小结〕:此段写桃花源境况,主要讲述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见所闻。渔人眼中的桃花源呈现一片和平富庶的景象,人们安居乐业。,家畜兴旺,这里暗暗反衬出现实社会的*黑暗。

       〔译文〕桃花林一直延到溪水的源头,在那里发现一座山,山有小洞口,好象里面有亮光。打鱼的人就丢下船,从小洞口走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刚好能通过一个人。又往前走几十步,眼前突然变得明亮开阔起来。土地平整空旷,房屋也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水池和桑树、竹子一类的东西。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叫声到处都能听到。里面的人来来往往种田做活,男男女女穿的戴的,都跟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孩子都和悦地自得其乐。  

       注译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见渔人:见到渔人(句首省略主语“村中人”)。乃:副词,就。大:副词,非常。惊:惊异。所从来:从什么地方来(所从来,即“从所来”,所字结构)。〕具答之。〔具:详尽,同“俱”。答:回答。之:代词,他们,代“村中人”。“具答之”这句句首省略主语“渔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便:于是,就。要(yāo):邀请,同“邀”。还家:回家,句首省略主语“村中人”。设:摆。作食:备饭。〕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闻:听说。有此人:有这人,指“渔人”。咸(xián):副词,都。讯:消息,名词。〕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自云:自述。先世:祖先。避:逃避。秦时乱:秦时战乱。率:带领。子:妻子和子女。邑人:乡亲。邑(yì):古时地方的区域设置。绝境:与世隔绝的境地。不复出焉:不再出去了。焉:语助词,表陈述。遂:于是。与外人: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们。间隔:间离断绝(往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如今。何世:什么时代。乃:副词,竟。有汉:有过(经历过)汉朝。无论:不要说。魏晋:指汉以后的朝代。〕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此人:这个渔人。一一:一件一件地。为:介词,给(后省略代词“之”,代“桃花源的人”)。具:同“俱”。详尽。言:讲。所闻:所听到的(世事)。皆叹惋:都惊叹惋惜(省略主语“源中人”)〕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余人:其他的人。各:各自。复:又。延:邀请。至:到。其:代词,他们的(源中人的)。皆出酒食:全都拿出美酒和饭食。〕停数日:辞去。〔停:停留。数日:几天(此句句首省略主语“渔人”)辞:辞别。去:离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此中:这里面(指桃花源里)。语(yù):动词,告诉。云:说。不足:不值得、不足以。为:介词,向。外人:外边的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人)。道:说。也:语助词,表祈使。〕

       〔小结〕此段写渔人作客桃花源中,受到热情款待的动人情景,从而显示出源中人的淳朴真诚,和他们生活的富庶安宁。作者用“先世避秦时乱”来影射当时*的现实;用“绝境”、“间隔”和“不足为个人道”,为渔人后来“迷”而“不复得路”,而桃花源终不可寻的结局暗伏一笔。

       〔译文〕这些人见到打鱼的人,非常吃惊,问他从哪儿而来。打鱼的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他们就邀请渔人到家中,摆酒、杀鸡,做好饭菜款待渔人。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我介绍说,当年我们的祖先因为逃避秦朝时的战乱,带着妻子、孩子和乡亲们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再没有出去,从此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问起如今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甭说魏、晋了。这个渔人把自己所了解的事情都一件一件地对他们详细讲了,大家都叹息不止。村中其他人又分别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食来招待他。住了几天,渔人要告辞走了。这里面的人对他说:我们的情况不要对外面的人说。”  

       注译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既出:已经出来(句首省略主语“渔人”)。得:寻得。其:那(只)。便:就。扶:沿、顺着。向:原来的。志:动词,作标志。之:助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及:到了。郡下:郡里(指“武陵郡”)。诣(yì):本义为“到……去”此处意为“拜见”。如此:这样。〕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太守:郡的地方长官(官名)。即:就。遣人:派人。随:跟随。其:代词,他(指“渔人”)。往:去。寻:找。向:先前、原来。所志:所标志的记号。遂:副词,竟。迷:迷失。不:没有。复:再。得路:找到通路。〕

       〔小结〕此段写渔人重访桃花源,未能如愿。虽然上次做下标志,但终于迷失不能寻得路径,从而渲染了这个“世外桃源”的神秘。

       〔译文〕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路回返,处处标上记号,到了郡城,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就派人跟着渔人同去,寻找先前留下的标志,结果迷失了方向,再没有找到原来的路。  

       注译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南阳:地名。高尚:有道德修养。士:读书人,也指名士。也:语助词,表判断。闻之:听说它(代探寻桃花源之事)。欣然:高兴的样子。规:名词用为动词,计划。往:前去。〕未果,寻病终。〔未:没有。果:实现,名词作动词。寻:副词,不久。病终:病死(此句句首省略主语“刘子骥”)〕后遂无问津者。〔后:后来。遂:就。无:没有。津:本义“渡口”,此指“路”。无问津者:没有问路(探访桃花源)的人。者:的人。〕

       〔小结〕以历实有的人物刘子骥欲访桃花源未成,后无人问津作结。照应了文章开端扑朔迷离(如“忘路之远近”等)的“入境”之路,又渲染了似有若无、如真似幻的气氛,引起读者的向往与遐思,从而产生一种特有的艺术魅力。

       〔译文〕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是个高尚有为的读书人,听说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去成,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寻找这条路的人了。

       简析这是一篇内容新奇、文学优美的散文。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从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情况写起,第二、第三自然段是全篇的中心,先着重写渔人看到的景象,后写渔人了解到的内情。最后两段写桃花源一现而转瞬即逝的奇特情况,使桃花源蒙上神秘的色彩,如真似幻,可望而不可即。

       作者调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远离人世的理想境界。这个理想境界通过作者的笔,写得又真实又虚幻。同是桃花源,真实的一面,写得自然真切,如现目前,且充满人情味;虚幻的一面写得迷离恍惚,若现若隐,无法追寻。这两方面的结合,更加突出了桃源仙境的美妙,是浪漫的理想与现实的有机结合。

       文章描写景物,能够用很少笔墨做到生动逼真优美。例如写通向桃花源的路,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桃花源内,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我们读了,会感到其中的诗情画意,仿佛置身于美好的竟境之中了。

       作者的语言也有自己的特色,不雕琢,不藻饰,简洁平易,淳朴自然。用这种风格的语言记事写景,使得整个桃花源的理想境界亲切而真实,给人以美的陶冶。

《桃花源记》原文与翻译

       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自己反对剥削压迫、反对内战的愿望,与向往生活在这种世外桃源的思想感情。

       在此文中更体现了陶渊明忧国忧民的思想,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作者追求一种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廹,没有战乱从平等的理想世界,因为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作者有志不得施展,只有寄托在作品中。

扩展资料: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

       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

       “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

        《桃花源记》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下面是我分享的《桃花源记》原文与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

        《桃花源记》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不再有探访的人了。

        拓展阅读: 《桃花源记》 赏析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好了,今天关于“《桃花源记》”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桃花源记》”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