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_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拼音

zmhk 2024-05-24 人已围观

简介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_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拼音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的信息,并尽力回答大家的问题。让我们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_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拼音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的信息,并尽力回答大家的问题。让我们开始探讨一下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的话题吧。

1.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赏析

2.“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是什么意思?

3.关于柳州诗句

4.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的 结合全诗,作者的茫茫愁思因何而起?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5.描写柳州山水的诗句

6.柳宗元关于柳州改革的诗句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_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拼音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赏析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赏析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赏析 ,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柳宗元,这首诗抒写思念朋友而难以见面之意,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以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原文: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作者: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注音:

        ch?ng sh?ng gāo l?u jiē d? huāng ,hǎi tiān ch?u sī zh?ng m?ng m?ng 。

        jīng fēng lu?n zhǎn f? r?ng shuǐ ,m? yǔ xi? qīn b? l? qi?ng 。

        lǐng sh? zh?ng zhē qiān lǐ m? ,jiāng li? qǔ s? jiǔ hu? ch?ng 。

        g?ng l?i bǎi yu? w?n shēn d? ,y?u z? yīn shū zh? yī xiāng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翻译:

        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我们愁绪像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

        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

        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柳江弯弯曲曲,象百结九转的愁肠。

        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纹身之地;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一方。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字词解释:

        ⑴柳州:今属广西。漳:漳州;汀:汀洲。今属福建。封:封州;连:连州:今属广东。《旧唐书?宪宗纪》:乙酉(元和十年)三月,以虔州司马韩泰为漳州(今福建漳州)刺史,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饶州司马韩晔为汀州(今福建长汀县)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台州司马陈谏为封州,(今广东封川县)。御史中丞裴度以禹锡母老,请移近处,乃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⑵接:连接。一说,目接,看到。大荒:泛指荒僻的边远地区。

        ⑶海天愁思:如海如天的愁思。

        ⑷惊风:急风;狂风。曹植《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乱飐(zhǎn):吹动。《说文》:风吹浪动也。芙蓉:指荷花。崔豹《古今注》卷下:芙蓉,一名荷华,生池泽中,实曰莲,花之最秀异者。沈德潜曰:惊风、密雨,言在此而意不在此。

        ⑸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

        ⑹重遮:层层遮住。千里目:这里指远眺的视线。

        ⑺江:指柳江。九回肠:愁肠九转,形容愁绪缠结难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肠一日而九回。梁简文帝《应全诗》:望邦畿兮千里旷,悲遥夜兮九回肠。

        ⑻共来:指和韩泰、韩华、陈谏、刘禹锡四人同时被贬远方。百越:即百粤,泛指五岭以南的少数民族。贾谊《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文身:身上文刺花绣,古代有些民族有此习俗。文:通纹,用作动词。《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淮南子?原道训》: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披发文身,以象鳞虫。

        ⑼犹自:仍然是。音书:音信。滞:阻隔。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背景:

        此诗当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秋天在柳州所作。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元和十年,柳宗元等人循例被召至京师,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柳宗元改谪柳州刺史。十年前与他一同参与永贞革新的友人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也分别出任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柳宗元倍感仕途险恶、人生艰难。元和十年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赏析: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凄楚动人。

        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不禁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第三联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后世评价:

        1.廖文炳:此子厚登城楼怀四人而作,首言登楼远望,海阔连天,愁思与之弥漫,不可纪极也。三四句唯惊风,故云乱颴,唯细雨,故云斜侵,有风雨萧条,触物兴怀意。至岭树重遮、江流曲转,益重相思之感矣。当时共来百越,意谓易于相见,今反音问疏隔,将何以慰所思哉?(《唐诗鼓吹注解》)

        2.查慎行:(首二句)起势极高,与少陵'花近高楼'两句同一手法。 (《初白庵诗评》)

        3.沈德潜:从高楼起,有百感交集之感惊风、密雨,言在此而意不在此。 (《唐诗别裁》)

        4.俞陛云:唐代韩柳齐名,皆遭屏逐。昌黎《蓝关》诗,见忠愤之气,子厚柳州诗,多哀怨之音。起笔音节高亮,登高四顾,有苍茫百感之慨。三、四言临水芙蓉,覆墙薜荔,本有天然之态,乃密雨惊风横加侵袭,致嫣红生翠,全失其度。以风雨喻谗人之高张,以薜荔芙蓉喻贤人之摈斥,犹楚词之以兰蕙喻君子,以雷雨喻摧残,寄慨遥深,不仅写登城所见也。五、六言岭树云遮,所思不见,临江迟客,肠转车轮。恋阙怀人之意,兼而有之。收句归到寄诸友本意,言同在瘴乡,已伤谪宦,况音书不达,雁渺鱼沉,愈悲孤寂矣。(《诗境浅说》丙编)

        5.于丹:这首是拥有强大的气魄,是柳宗元辽阔哀愁的体现。

柳宗元文学作品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古文大致为六类。

        (一)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论证精确。《天说》为哲学论文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和中篇政论代表作。《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等为短篇政论代表。)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也受佛教影响,尤是政治失意时,往往向佛教寻找精神上的解脱。

        (二)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传统,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罴说》等篇。)嬉笑怒骂,因物肖形,表现了高度的幽默讽刺艺术。

        (三)传记:继承了《史记》、《汉书》传统,又有所创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如《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

        (四)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均写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典范之作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作品中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

        (五)诗词骚赋:独具特色(代表作《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等,均用《离骚》、《九章》体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伤,或寓言寄讽,幽思苦语,深得屈骚精髓。《天对》、《晋问》两巨篇,则为另一种类型,形式仿照《天问》、《七发》,造语奇特深奥。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关佛教的碑、铭、记、序、诗歌等作品,对禅宗、天台宗、律宗等学说有所涉及。)柳诗现存140多首,均为贬谪后所作。前人把他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内容近于陶渊明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另外一些五古则受谢灵运影响,造语精妙,间杂玄理,连制题也学谢诗。但柳诗能于清丽中蕴藏幽怨,同中有异。柳诗还有以慷慨悲健见长的律诗。(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江雪》《渔翁》《溪居》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六)作品集:刘禹锡始编柳集《河东先生集》。宋代注本较多,韩醇《诂训柳先生文集》为现存柳集最早本子。明蒋之翘辑注有《柳河东集》。事迹见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文安礼《柳先生年谱》。

柳宗元个人资料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赏析 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你想要的诗句、古诗词,这里都有!

        关注微信公众号:miyu_88,精彩内容每天推送!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是什么意思?

       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A.作于柳州

        B.表达了登临的游兴

        C.表达了对朋友的勉励

        D.表达了贬谪柳宗的伤痛

        正确答案:AD

关于柳州诗句

       意思是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1、原诗如下: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2、释义: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3、创作背景:

       此诗当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秋天在柳州所作。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元和十年,柳宗元等人循例被召至京师,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柳宗元改谪柳州刺史。十年前与他一同参与“永贞革新”的友人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也分别出任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柳宗元倍感仕途险恶、人生艰难。元和十年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

       4、作者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1]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的 结合全诗,作者的茫茫愁思因何而起?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1. 关于柳州的诗句

        柳宗元在柳州的诗词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登柳州峨山》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种柳戏题》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柳州寄京中亲故》

        林邑山连瘴海秋,牂牁水向郡前流。

        劳君远问龙城地,正北三千到锦州。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放鹧鸪词》

        楚越有鸟甘且腴,嘲嘲自名为鹧鸪。

        徇媒得食不复虑,机械潜发罹罝罘。

        羽毛摧折触笼籞,烟火煽赫惊庖厨。

        鼎前芍药调五味,膳夫攘腕左右视。

        齐王不忍觳觫牛,简子亦放邯郸鸠。

        二子得意犹念此,况我万里为孤囚。

        破笼展翅当远去,同类相呼莫相顾。

        《柳州峒氓》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圩人。

        鹅毛御腊缝山蹋罽( ji ,毛制毡),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

        手种黄甘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鋩,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别舍弟宗一》:

        寥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2. 描写柳州的诗句有哪些

        1、《柳州峒氓》唐代:柳宗元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译文:柳州城南连接着四通八达的渡口,峒人服饰不同言语不通无法亲近。

        回家去的人拿青箬竹叶裹着盐巴,赶集来的人用绿色荷叶包着食品。用鹅毛装填被褥抵御冬寒,以鸡骨占卜年景祭拜水神。

        为判决案件要靠翻译发愁,真想脱掉官府当纹身峒人。2、《登柳州峨山》唐代:柳宗元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译文:一个秋天的中午我登上了荒山,独自一人形影孤单意乱心烦。

        无可奈何望不到故乡的踪影,西北方向尽是融州的高大山峦。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唐代: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译文: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4、《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唐代:柳宗元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译文:我亲自种植黄柑二百株,春天到来时枝叶青翠,城西北隅一派碧绿。我像屈原一样喜爱这天生的美树,不学李衡那样把柑树当作木奴来谋利。

        多少年才能闻到那像喷雪般白色的花香?又是谁来摘下那像垂珠般的果实呢?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那一天,它的美味还能够让我这个老叟滋养受益。5、《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宋代:梅尧臣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译文:春天,水边的小洲生出了嫩嫩的荻芽,岸上的杨柳吐絮,满天飞花。

        河豚鱼在这时候上市,价格昂贵,超过了所有的鱼虾。河豚的样子已足以让人觉得奇怪,毒性也没什么食物能比上它。

        鼓动的大腹好像一头大猪,突出双眼,又如同吴地鼓腹的青蛙。烧煮如果不慎重不得法,吃下去马上丧命,就像遭到利剑的宰杀。

        像这样给人生命带来伤害的食物,人们又为什么要去吃它?我把这问题请教南方人,他们却对河豚赞不绝口,夸了又夸。都说这鱼实在是味道鲜美,闭口不谈毒死的人多如麻。

        我没办法驳倒他们,反复思想,空自嗟讶。韩愈来到潮阳,开始时也怕吃蛇。

        柳宗元到了柳州,没多久就坦然地吃起了虾蟆。蛇和虾蟆形状虽然古怪,令人厌恶,但对人的性命没什么妨害,不用担惊受怕。

        河豚鱼的味道虽然超过它们,但隐藏的祸患无边无涯。太美的东西一定也很恶,古人这句话可讲的一点也不差。

3. 赞扬柳州的诗词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这是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展现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动人图画,而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和情怀,也依稀可见。这情怀,是特定的政治斗争环境所触发的。

        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第三联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问,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4. 柳宗元与柳州诗词

        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

        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家与薛、裴两家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为朝廷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

        入唐后,柳家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达22人之多。但到了永徽年间,柳家屡受武则天的打击迫害。

        到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衰落,从皇亲国戚的特权地位跌入一般官僚地主阶层之中。柳宗元曾祖、祖父也只做到县令一类小官。

        其父柳镇,官秩一直很低。柳宗元非常感慨地说,柳氏到他这一代,已经“五、六从以来,无为朝士者”。

        安史之乱,使柳家又受到一次巨大冲击。战乱中,柳镇送母亲入王屋山避难,自己携着一家汇入逃亡人流,逃到吴地。

        在南方,一度生计艰难,有时竟薪米无着。柳宗元的母亲为了供养子女,常常自己挨饿。

        柳宗元正出生于“安史之乱”后,他的幼年便是在穷困艰难中度过的。柳宗元九岁时,又一次大规模的割据战争--建中之乱爆发,使柳宗元一家再一次饱尝战乱之苦。

        柳宗元成长于动乱年代,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对人民遭受的苦难有一定的了解,对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认识,这对他以后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建树不无影响。 贞元九年(793年)春,20岁的柳宗元考中进土,同时中进土的还有他的好友刘禹锡。

        贞元十二年(796年)柳宗元任秘书省校书郎,算是步入官场,这一年,与杨凭之女在长安结婚,两年后,中博学宏词科,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得以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同时也开始接触朝臣官僚,了解官场情况,并关心、参与政治。到集贤殿书院的第一年,他便写了《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碑》,颂扬了在朝政大事上勇于坚持己见的谏议大夫阳城,第二年写了《辩侵伐论》,表明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强烈愿望。

        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又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年31岁,与韩愈同官,官阶虽低,但职权并不下于御史,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王叔文、王(亻丕)的永贞革新,虽只有半年时间便宣告失败,但却是一次震动全国的进步运动,所实行的措施,打击了当时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利国利民,顺应了历史的发展。

        柳宗元与好友刘禹锡是这场革新的核心人物,被称为“二王刘柳”。年轻的柳宗元在政治舞台上同宦官、豪族、旧官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

        他的革新精神与斗争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随即被贬。

        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人,所以史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

        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

        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

        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

        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永州之贬,一贬就是10年,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在京城时,他直接从事革新活动,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

        永州十年,是他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柳宗元与刘禹锡等被召回京。

        但并未被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他们二月到长安,三月便宣布改贬。柳宗元改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刘禹锡为播州刺史。

        虽然由司马升为刺史,但所贬之地比原来更僻远更艰苦。柳宗元想到播州比柳州还要艰苦,刘禹锡还有80多岁的老母随身奉养,便几次上书给朝廷,要求与刘禹锡互换。

        后来因有人帮忙,刘禹锡改贬连州,柳宗元才动身向柳州。 柳州距京城长安,比永州距京城更远,更为落后荒凉,居民多为少数民族,生活极端贫困,风俗习惯更与中原大不相同。

        柳宗元初来这里,语言不通,一切都不适,但他还是决心利用刺史的有限权力,在这个局部地区继续实行改革,为当地民众做些好事。 柳宗元在柳州,决心废除“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的残酷风习,制订了一套。

5. 柳宗元与柳州诗词

        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

        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家与薛、裴两家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为朝廷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

        入唐后,柳家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达22人之多。但到了永徽年间,柳家屡受武则天的打击迫害。

        到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衰落,从皇亲国戚的特权地位跌入一般官僚地主阶层之中。柳宗元曾祖、祖父也只做到县令一类小官。

        其父柳镇,官秩一直很低。柳宗元非常感慨地说,柳氏到他这一代,已经“五、六从以来,无为朝士者”。

        安史之乱,使柳家又受到一次巨大冲击。战乱中,柳镇送母亲入王屋山避难,自己携着一家汇入逃亡人流,逃到吴地。

        在南方,一度生计艰难,有时竟薪米无着。柳宗元的母亲为了供养子女,常常自己挨饿。

        柳宗元正出生于“安史之乱”后,他的幼年便是在穷困艰难中度过的。柳宗元九岁时,又一次大规模的割据战争--建中之乱爆发,使柳宗元一家再一次饱尝战乱之苦。

        柳宗元成长于动乱年代,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对人民遭受的苦难有一定的了解,对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认识,这对他以后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建树不无影响。 贞元九年(793年)春,20岁的柳宗元考中进土,同时中进土的还有他的好友刘禹锡。

        贞元十二年(796年)柳宗元任秘书省校书郎,算是步入官场,这一年,与杨凭之女在长安结婚,两年后,中博学宏词科,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得以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同时也开始接触朝臣官僚,了解官场情况,并关心、参与政治。到集贤殿书院的第一年,他便写了《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碑》,颂扬了在朝政大事上勇于坚持己见的谏议大夫阳城,第二年写了《辩侵伐论》,表明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强烈愿望。

        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又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年31岁,与韩愈同官,官阶虽低,但职权并不下于御史,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王叔文、王(亻丕)的永贞革新,虽只有半年时间便宣告失败,但却是一次震动全国的进步运动,所实行的措施,打击了当时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利国利民,顺应了历史的发展。

        柳宗元与好友刘禹锡是这场革新的核心人物,被称为“二王刘柳”。年轻的柳宗元在政治舞台上同宦官、豪族、旧官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

        他的革新精神与斗争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随即被贬。

        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人,所以史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

        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

        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

        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

        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永州之贬,一贬就是10年,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在京城时,他直接从事革新活动,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

        永州十年,是他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柳宗元与刘禹锡等被召回京。

        但并未被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他们二月到长安,三月便宣布改贬。柳宗元改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刘禹锡为播州刺史。

        虽然由司马升为刺史,但所贬之地比原来更僻远更艰苦。柳宗元想到播州比柳州还要艰苦,刘禹锡还有80多岁的老母随身奉养,便几次上书给朝廷,要求与刘禹锡互换。

        后来因有人帮忙,刘禹锡改贬连州,柳宗元才动身向柳州。 柳州距京城长安,比永州距京城更远,更为落后荒凉,居民多为少数民族,生活极端贫困,风俗习惯更与中原大不相同。

        柳宗元初来这里,语言不通,一切都不适,但他还是决心利用刺史的有限权力,在这个局部地区继续实行改革,为当地民众做些好事。 柳宗元在柳州,决心废除“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的残酷风习,制订了一套。

       

描写柳州山水的诗句

       8.从首联来看,作者登高临远,看到眼前苍茫的景象,触景生情,只觉愁绪如茫茫海天扑面而来。(2分)从尾联来看,作者被贬蛮荒之地,难免有仕途失意之愁;从诗歌标题和最后一句看,诗人与朋友彼此隔离,音讯不通;加之远离故土,身居异乡,难免产生思念朋友、想念家人之愁。(3分;分号前后所分三点,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即可给3分)

       9.颔联、颈联在写景角度上有动与静、近与远的不同。颔联描绘风急雨骤中的景象,是近景、动景;颈联描写登楼远眺所见的重岭密林、九曲江流,是远景、静景。(3分;答出一个方面给2分,答出两个方面给3分)

       颔联与颈联主要运用了比喻(答“象征”“双关”“借景抒情”“动静结合”也可)的艺术手法。颔联表面上好像是在描写夏季的“惊风密雨”侵袭“芙蓉薜荔”的景象,实际上却是暗写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围攻、迫害,用自然物象暗喻世间人事,曲折含蓄;颈联以“曲似九回肠”的江流来比喻诗人百结的愁肠,自然贴切。(3分;答出“手法”给1分,具体分析各1分;如答“象征”“双关”“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手法”,分析合理也可给3分)

       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赏析

       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永贞革新失败后,革新派人物纷纷遭到打击迫害,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省邵阳市)刺史,上任途中,再贬为永州司马。同时被贬为各远州司马的还有刘禹锡、韦执谊、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七人,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春,朝廷执政大臣中有人赏识他们的才能,想起用他们,除韦执谊、凌准已死,程异已先起用外,柳宗元等五人一起被召还京。谁知宪宗怨恨未消,又由于宰相武元衡极力反对,不出一月,宪宗又把他们贬逐出京。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韩泰被贬为漳州(今福建省龙溪县一带)刺史,韩晔被贬为汀州(今福建省长汀县一带)刺史,陈谏被贬为封州(今广东省封川县一带)刺史,刘禹锡被贬为连州(今广东省连县)刺史。官职虽然比司马高了,可是地区却更为僻远,这实际上是政治迫害的继续。在暮春三月的落花时节,柳宗元与他的同道刘禹锡又带着失望的心情一同离京赴任。这真是“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他们一路上相互赠答了不少诗篇,在共同政治思想和生活遭遇的基础上,彼此的友谊更加深厚了。他们一直同行到衡阳(今湖南省衡阳市)才依依不舍地分手惜别。

       柳宗元到了柳州任所之后,心情郁闷,在夏季六月的一天,他登上柳州城楼,触景生情,想到朝廷的昏暗,战友的疏离,不觉愁情满怀,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寄给刘禹锡等四位同道。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楼触景伤怀,是总写。“城上高楼接大荒”,写城楼的形势,是写实。柳州城外边远,城楼很高,四野杂树参天,野草丛生,人烟稀少,登城楼遥望,看到的是一片辽阔的大荒野。这句起势高远,意境阔大,情景俱包,悲凉之气,笼罩全诗,很自然地开启了下句“海天愁思正茫茫”。诗人面对着辽阔的大荒野,不禁悲从中来,愁思万端。他想到自己怀着济世之志,参与政治革新,本是为了替朝廷除弊兴利,做一些对百姓有益之事,却不料“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冉溪》)远谪永州,十年被弃,壮志未酬。好不容易得到召还,满怀希望地回到长安,以为政治理想又可实现了。谁知立足未定,又被贬逐到更僻远的柳州,离乡去京更远,使他感到孤独,对战友的思念更深。他极目南望,一片荒野无涯之色,使他不禁“愁思茫茫”,如海如天了。“茫茫”,既是写“海天”的无边无际,同时,也是写“愁思”的无穷无尽。

       中间四句,紧承上句,就登楼所见景象,由近及远托景抒怀。前两句是近景,写夏天的风雨景象。“惊风乱飐芙蓉水”,写狂风吹打荷花,乃水中景象。夏季水池里长满了娇艳美丽的荷花,可是狂风突起,肆意吹打,娇美的荷花被吹打得在水上东倒西歪,飘摇动荡。句中的“惊”字,说明狂风突起。“乱”字承“惊”而来,“乱飐”,形象地写出了狂风肆意吹打荷花的情景。“密雨斜侵薜荔墙”,写暴雨打薜荔,乃陆上景象。城墙上长满了芳香的薜荔,景色美丽,不料突遭密集的雨点猛烈斜打,备受摧残。“斜”字承上句“风”字而来,因为风狂,所以雨斜。“斜侵”,写出了暴雨猛烈地冲打薜荔的情景。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以上两句,表面上是写夏季的急风暴雨景象,但言在此而意在彼,实际上是暗喻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打击和迫害。以自然景象暗喻人事,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在古典诗文中也是经常运用的。这种曲折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含蓄蕴藉之妙。

       后两名是远景,写山水景象。“岭树重遮千里目”,写山。诗人登上城楼,是为了遥望远方的战友。他站在城楼上向南眺望,那山上的树木重重,遮断了他的视线,使他望不到远隔千里的战友,他不禁黯然神伤;他把视线收回,俯视着城外的柳江,柳江逶迤东去,使他不禁又产生了“江流曲似九回肠”的悲哀。这是写江流。用回环曲折的江流比喻诗人自己的愁肠百结,异常贴切。这句本于司马迁《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句意,诗人只是稍加点化,便情韵别致。这一句既照应了开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又很自然地引发下文的慨叹。

       诗的最后两句,感叹共同的不幸遭遇,直抒情怀,点明寄书寓意。诗人与刘禹锡等四位战友,一同遭受贬逐,又“共来百越文身地”,天各一方。既是这样,彼此就应音书频寄,常来常往,音讯不断才是。可是,“犹自音书滞一乡”,音信阻隔,竟不能相互慰藉。这茫茫愁思,真不知如何排遣了。“犹自”二字,表现了诗人对战友们的殷切怀念之情。

       这首诗托景抒怀,通过登柳州城楼所见景物的描写,曲折地谴责了当时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人士的打击和迫害,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由此而生的悲愤心情和对同贬战友们的深切怀念。全诗构思精密,抒情委婉深沉,把一腔难于言说的思想感情婉转托出,含蓄蕴藉。情调虽较低沉,却富感染力量,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

柳宗元关于柳州改革的诗句

       1. 关于柳州的诗句0(关于柳州的诗句)

        关于柳州的诗句0(关于柳州的诗句) 1.关于柳州的诗句

        柳宗元在柳州的诗词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登柳州峨山》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种柳戏题》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柳州寄京中亲故》

        林邑山连瘴海秋,牂牁水向郡前流。

        劳君远问龙城地,正北三千到锦州。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放鹧鸪词》

        楚越有鸟甘且腴,嘲嘲自名为鹧鸪。

        徇媒得食不复虑,机械潜发罹罝罘。

        羽毛摧折触笼籞,烟火煽赫惊庖厨。

        鼎前芍药调五味,膳夫攘腕左右视。

        齐王不忍觳觫牛,简子亦放邯郸鸠。

        二子得意犹念此,况我万里为孤囚。

        破笼展翅当远去,同类相呼莫相顾。

        《柳州峒氓》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圩人。

        鹅毛御腊缝山蹋罽( ji ,毛制毡),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

        手种黄甘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鋩,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别舍弟宗一》:

        寥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2.描写柳州的诗句有哪些

        1、《柳州峒氓》 唐代:柳宗元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译文: 柳州城南连接着四通八达的渡口,峒人服饰不同言语不通无法亲近。

        回家去的人拿青箬竹叶裹着盐巴,赶集来的人用绿色荷叶包着食品。 用鹅毛装填被褥抵御冬寒,以鸡骨占卜年景祭拜水神。

        为判决案件要靠翻译发愁,真想脱掉官府当纹身峒人。 2、《登柳州峨山》 唐代:柳宗元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译文: 一个秋天的中午我登上了荒山,独自一人形影孤单意乱心烦。

        无可奈何望不到故乡的踪影,西北方向尽是融州的高大山峦。 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代: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译文: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4、《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唐代: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译文: 我亲自种植黄柑二百株,春天到来时枝叶青翠,城西北隅一派碧绿。 我像屈原一样喜爱这天生的美树,不学李衡那样把柑树当作木奴来谋利。

        多少年才能闻到那像喷雪般白色的花香?又是谁来摘下那像垂珠般的果实呢? 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那一天,它的美味还能够让我这个老叟滋养受益。 5、《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宋代:梅尧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 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 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译文: 春天,水边的小洲生出了嫩嫩的荻芽,岸上的杨柳吐絮,满天飞花。

        河豚鱼在这时候上市,价格昂贵,超过了所有的鱼虾。 河豚的样子已足以让人觉得奇怪,毒性也没什么食物能比上它。

        鼓动的大腹好像一头大猪,突出双眼,又如同吴地鼓腹的青蛙。 烧煮如果不慎重不得法,吃下去马上丧命,就像遭到利剑的宰杀。

        像这样给人生命带来伤害的食物,人们又为什么要去吃它? 我把这问题请教南方人,他们却对河豚赞不绝口,夸了又夸。 都说这鱼实在是味道鲜美,闭口不谈毒死的人多如麻。

        我没办法驳倒他们,反复思想,空自嗟讶。 韩愈来到潮阳,开始时也怕吃蛇。

        柳宗元到了柳州,没多久就坦然地吃起了虾蟆。 蛇和虾蟆形状虽然古怪,令人厌恶,但对人的性命没什么妨害,不用担惊受怕。

        河豚鱼的味道虽然超过它们,但隐藏的祸患无边无涯。 太美的东西一定也很恶,古人这句话可讲的一点也不差。

        3.赞扬柳州的诗词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这是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展现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动人图画,而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和情怀,也依稀可见。这情怀,是特定的政治斗争环境所触发的。

        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第三联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问,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4.赞美柳州的诗句

        柳宗元在柳州的诗词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登柳州峨山》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种柳戏题》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柳州寄京中亲故》 林邑山连瘴海秋,牂牁水向郡前流。

        劳君远问龙城地,正北三千到锦州。《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放鹧鸪词》 楚越有鸟甘且腴,嘲嘲自名为鹧鸪。

        徇媒得食不复虑,机械潜发罹罝罘。 羽毛摧折触笼籞,烟火煽赫惊庖厨。

        鼎前芍药调五味,膳夫攘腕左右视。 齐王不忍觳觫牛,简子亦放邯郸鸠。

        二子得意犹念此,况我万里为孤囚。 破笼展翅当远去,同类相呼莫相顾。

        《柳州峒氓》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圩人。

        鹅毛御腊缝山蹋罽( ji ,毛制毡),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 手种黄甘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鋩,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别舍弟宗一》: 寥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满意请点击右上角采纳,不满意请继续追问~~~。

        5.关于柳州的诗歌

        柳宗元在柳州的诗词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登柳州峨山》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种柳戏题》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柳州寄京中亲故》 林邑山连瘴海秋,牂牁水向郡前流。

        劳君远问龙城地,正北三千到锦州。《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放鹧鸪词》 楚越有鸟甘且腴,嘲嘲自名为鹧鸪。

        徇媒得食不复虑,机械潜发罹罝罘。 羽毛摧折触笼籞,烟火煽赫惊庖厨。

        鼎前芍药调五味,膳夫攘腕左右视。 齐王不忍觳觫牛,简子亦放邯郸鸠。

        二子得意犹念此,况我万里为孤囚。 破笼展翅当远去,同类相呼莫相顾。

        《柳州峒氓》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圩人。

        鹅毛御腊缝山蹋罽( ji ,毛制毡),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 手种黄甘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鋩,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别舍弟宗一》: 寥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登柳州城楼寄漳拼音版)

       1.柳宗元与柳州诗词

        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

        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家与薛、裴两家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为朝廷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

        入唐后,柳家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达22人之多。但到了永徽年间,柳家屡受武则天的打击迫害。

        到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衰落,从皇亲国戚的特权地位跌入一般官僚地主阶层之中。柳宗元曾祖、祖父也只做到县令一类小官。

        其父柳镇,官秩一直很低。柳宗元非常感慨地说,柳氏到他这一代,已经“五、六从以来,无为朝士者”。

        安史之乱,使柳家又受到一次巨大冲击。战乱中,柳镇送母亲入王屋山避难,自己携着一家汇入逃亡人流,逃到吴地。

        在南方,一度生计艰难,有时竟薪米无着。柳宗元的母亲为了供养子女,常常自己挨饿。

        柳宗元正出生于“安史之乱”后,他的幼年便是在穷困艰难中度过的。柳宗元九岁时,又一次大规模的割据战争--建中之乱爆发,使柳宗元一家再一次饱尝战乱之苦。

        柳宗元成长于动乱年代,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对人民遭受的苦难有一定的了解,对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认识,这对他以后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建树不无影响。 贞元九年(793年)春,20岁的柳宗元考中进土,同时中进土的还有他的好友刘禹锡。

        贞元十二年(796年)柳宗元任秘书省校书郎,算是步入官场,这一年,与杨凭之女在长安结婚,两年后,中博学宏词科,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得以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同时也开始接触朝臣官僚,了解官场情况,并关心、参与政治。到集贤殿书院的第一年,他便写了《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碑》,颂扬了在朝政大事上勇于坚持己见的谏议大夫阳城,第二年写了《辩侵伐论》,表明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强烈愿望。

        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又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年31岁,与韩愈同官,官阶虽低,但职权并不下于御史,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王叔文、王(亻丕)的永贞革新,虽只有半年时间便宣告失败,但却是一次震动全国的进步运动,所实行的措施,打击了当时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利国利民,顺应了历史的发展。

        柳宗元与好友刘禹锡是这场革新的核心人物,被称为“二王刘柳”。年轻的柳宗元在政治舞台上同宦官、豪族、旧官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

        他的革新精神与斗争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随即被贬。

        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人,所以史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

        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

        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

        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

        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永州之贬,一贬就是10年,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在京城时,他直接从事革新活动,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

        永州十年,是他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柳宗元与刘禹锡等被召回京。

        但并未被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他们二月到长安,三月便宣布改贬。柳宗元改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刘禹锡为播州刺史。

        虽然由司马升为刺史,但所贬之地比原来更僻远更艰苦。柳宗元想到播州比柳州还要艰苦,刘禹锡还有80多岁的老母随身奉养,便几次上书给朝廷,要求与刘禹锡互换。

        后来因有人帮忙,刘禹锡改贬连州,柳宗元才动身向柳州。 柳州距京城长安,比永州距京城更远,更为落后荒凉,居民多为少数民族,生活极端贫困,风俗习惯更与中原大不相同。

        柳宗元初来这里,语言不通,一切都不适,但他还是决心利用刺史的有限权力,在这个局部地区继续实行改革,为当地民众做些好事。 柳宗元在柳州,决心废除“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的残酷风习,制订了一套。

2.关于柳州的诗句

        柳宗元在柳州的诗词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登柳州峨山》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种柳戏题》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柳州寄京中亲故》

        林邑山连瘴海秋,牂牁水向郡前流。

        劳君远问龙城地,正北三千到锦州。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放鹧鸪词》

        楚越有鸟甘且腴,嘲嘲自名为鹧鸪。

        徇媒得食不复虑,机械潜发罹罝罘。

        羽毛摧折触笼籞,烟火煽赫惊庖厨。

        鼎前芍药调五味,膳夫攘腕左右视。

        齐王不忍觳觫牛,简子亦放邯郸鸠。

        二子得意犹念此,况我万里为孤囚。

        破笼展翅当远去,同类相呼莫相顾。

        《柳州峒氓》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圩人。

        鹅毛御腊缝山蹋罽( ji ,毛制毡),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

        手种黄甘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鋩,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别舍弟宗一》:

        寥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3.柳宗元写柳州的诗有什么

        作品名称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柳宗元

        作品体裁诗

        登柳州①城楼寄漳汀②封连③四州刺史④

        城上高楼接⑤大荒⑥,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⑦乱飐⑧芙蓉⑨水,密雨斜侵薜荔⑩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⑾文身⑿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译文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文身的地方,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1]

        还有一首

        种柳戏题 柳宗元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译文]

        柳州刺史柳宗元,

        今日种柳柳江边。

        人们当作谈笑的故事,

        随着时间流逝,今日也会变为往年。

        浓绿的柳阴当会覆盖大地,

        耸立的树干将要直刺蓝天。

        到那时,人们见树也许引起怀念,

        惭愧的是我没有什么良好政绩可以流传。

4.柳宗元写柳州的诗有什么

        作品名称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柳宗元 作品体裁诗 登柳州①城楼寄漳汀②封连③四州刺史④ 城上高楼接⑤大荒⑥,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⑦乱飐⑧芙蓉⑨水,密雨斜侵薜荔⑩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⑾文身⑿地,犹自音书滞一乡译文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文身的地方,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1]还有一首种柳戏题 柳宗元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译文] 柳州刺史柳宗元, 今日种柳柳江边。 人们当作谈笑的故事, 随着时间流逝,今日也会变为往年。

        浓绿的柳阴当会覆盖大地, 耸立的树干将要直刺蓝天。 到那时,人们见树也许引起怀念, 惭愧的是我没有什么良好政绩可以流传。

5.柳宗元在柳州为民办了什么实事

        《柳宗元传》中柳宗元在柳州为民办的实事是:释放奴婢。

        原文: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译文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

        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6.关于柳宗元的诗句

        柳宗元的诗有: 1、《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2、《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3、《溪居》 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4、《早梅》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5、《读书》 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

        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

        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 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倦极便倒卧,熟寐乃一苏。 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

        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

        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 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

        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 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 7、《饮酒》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

        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

        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

        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

        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8、《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9、《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10、《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11、《别舍弟宗一》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12、《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13、《南涧中题》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14、《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15、《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16、《咏荆轲》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 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 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 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 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 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 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 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17、《梅雨》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18、《咏史》 燕有黄金台,远致望诸君。 嗛嗛事强怨,三岁有奇勋。

        悠哉辟疆理,东海漫浮云。 宁知世情异,嘉谷坐熇焚。

        致令委金石,谁顾蠢蠕群。 风波欻潜构,遗恨意纷纭。

        岂不善图后,交私非所闻。 为忠不顾内,晏子亦垂文。

        19、《咏三良》 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 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

        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 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

        壮躯闭幽隧,猛志填黄肠。 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

        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 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

        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 20、《笼鹰词》 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

        云披雾裂虹蜺断,霹雳掣电捎平冈。 砉然劲翮翦荆棘,下攫狐兔腾苍茫。

        爪毛吻血百鸟逝,独立四顾时激昂。 炎风溽暑忽然至,羽翼脱落自摧藏。

        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顾惊且伤。 但愿清商复为假,拔去万累云间翔。

        21、《韦道安》 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 二十游太行,暮闻号哭声。

        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 言我故刺史,失职还西京。

        偶为群盗得,毫缕无馀赢。 货财足非吝,二女皆娉婷。

        苍黄见驱逐,谁识死与生。 便当此殒命,休复事晨征。

        一闻激高义,眦裂肝胆横。 挂弓问所往,趫捷超峥嵘。

        见盗寒涧阴,罗列方忿争。 一矢毙酋帅,馀党号且惊。

        麾令递束缚,纆索相拄撑。 彼姝久褫魄,刃下俟诛刑。

        却立不亲授,谕以从父行。 捃收自担肩,转道趋前程。

        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 父子更抱持,涕血纷交零。

        顿首愿归货,纳女称舅甥。 道安奋衣去,义重利固轻。

        师婚古所病,合姓非用兵。 朅来事儒术,十载所能逞。

        慷慨张徐州,朱邸扬前旌。 投躯获所愿,前马。

7.赞扬柳州的诗词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这是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展现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动人图画,而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和情怀,也依稀可见。这情怀,是特定的政治斗争环境所触发的。

        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第三联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问,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主要运用了比喻。

       颔联表面上是在描写夏季的“惊风密雨”侵袭“芙蓉薜荔”的景象,实是暗写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围攻、迫害,用自然景象暗喻世间人事,曲折含蓄;颈联以“曲似九回肠”的江流来比喻诗人百结的愁肠,自然贴切。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创作并寄与际遇相同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的一首七律。

       此诗寄赠四位共患难而天各一方的朋友,抒写思念朋友而难以见面之意,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却有无法自抑的相思之苦。此外,“海天愁思”中亦当包括身世坎坷、世事莫测、仕途险恶之叹。诗人写风雨侵_、岭树遮挡,不仅仅是言自然现象,也蕴含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特点。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_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释

       ①这首七律是柳宗元被贬初到柳州之时写的。尾联中的“共来”:公元805年因王叔文革新失败,与之相关的柳宗元等人即“二王八司马”分别被贬斥而死或谪降为远州司马,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召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将她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

       ②大荒:旷远的广野。

       ③惊风:狂风。_:吹动。芙蓉:指荷花。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文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登柳州城楼寄漳拼音版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_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拼音:

       chéngshànggāolóujiēdàhuāng,hǎitiānchóusīzhèngmángmáng。

       jīngfēngluànzhǎnfúróngshuǐ,mìyǔxiéqīnbìlìqiáng。

       lǐngshùzhòngzhēqiānlǐmù,jiāngliúqǔsìjiǔhuícháng。

       gòngláibǎiyuèwénshēndì,yóuzìyīnshūzhìyīxiāng。

       释义: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创作背景:

       此诗当是唐宪宗元和十年秋天在柳州所作。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元和十年,柳宗元等人循例被召至京师,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柳宗元改谪柳州刺史。十年前与他一同参与“永贞革新”的友人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也分别出任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柳宗元倍感仕途险恶、人生艰难。元和十年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

       作者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翻译

       作者: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_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注解

       1、大荒:旷远的广野。

       2、惊风:狂风。

       3、_:吹动。

       4、芙蓉:指荷花。

       5、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

       6、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7、纹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译文

       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

       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

       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

       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

       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柳江弯弯曲曲,象百结九转的愁肠。

       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纹身之地;

       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一方。

       赏析

       __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后来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这首诗就是这时写的。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而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诗的首联先写柳州,再总写四人分处之地都是边荒。颔联写夏日柳州景物,写景,报告当地气候。颈联写远景,写相望之勤,相思之苦,融情入景。尾联写五人遭际,天各一方,音书久滞。

       __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楚楚动人。

       登柳州城楼寄漳情感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情感基调:“愁”这是柳宗元寄给难友的抒情诗.首联写登楼纵目,映入眼帘的是莽莽大荒,海天辽阔,因而感物起兴,引起心头的茫茫“愁思”,这里点明了题意,次联写眼前的盛夏景物,感伤“芙蓉”、“薛荔”正被风雨摧残.“芙蓉”、“薛荔”,象征品格的芳洁;

       与上联“愁思”映衬.第三联转写远望友人贬所,重树障目,江流纾曲,更加深了“愁思”,尾联从上联生发出来.意谓山长水曲,地迥天高,互访固然难以如愿,就连写封书信,也都无法送到,所以结尾也贯穿了“愁思”二字,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一是对自己和朋友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

       扩展资料: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唐代: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端,海天慈思正茫茫。

       惊风乱_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译文: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好了,关于“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