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曹植白马篇赏析_曹植白马篇写的是谁

zmhk 2024-05-25 人已围观

简介曹植白马篇赏析_曹植白马篇写的是谁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曹植白马篇赏析”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1.白马篇赏析_白马篇李白阅读答案

曹植白马篇赏析_曹植白马篇写的是谁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曹植白马篇赏析”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1.白马篇赏析_白马篇李白阅读答案

2.白马篇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英雄形象?

3.三国时期的诗

4.东汉曹植《白马篇》乐府诗集鉴赏

5.曹植的白马篇是什么意思

6.赏析曹植《白马片》中的侠义精神

曹植白马篇赏析_曹植白马篇写的是谁

白马篇赏析_白马篇李白阅读答案

       白马篇赏析,此诗以马为形象,为战争为诗作主题内容,将作者内心爱国与未能施展抱负的矛盾抒发了出来。本文白马篇赏析由大学高考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导读:

        历史上以?白马篇?为题的诗作不在少数,然而出名的却屈指可数,这其中尤以曹植与李白写的最著名,欣赏性最高。其原文如下:

        白马篇

        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隐蓬蒿。

        白马篇字词解释:

        (1)白马篇: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2)龙马:《周礼?夏官?廋人》:?马八尺以上为龙。?

        (3)五陵,语出班固《西都赋》:?南望杜、灞,北眺五陵。?杜、灞谓杜陵、灞陵,在城南;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皆汉代帝王陵墓,并徙入以置县邑,其所徙者皆豪右、富赀、吏二千石。见《后汉书?班固传》及:李贤注。五陵豪,谓五陵豪侠。

        (4)?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意谓:所佩之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秋霜:形容剑的颜色。切玉:形容剑的锋利。明珠袍:镶珠的衣袍。

        (5)斗鸡:玄宗好斗鸡,善斗鸡者每召入宫中侍奉,甚得宠幸。轩盖,有篷盖之车,贵人所乘。

        (6)万乘:指天子。古制,天子有兵车万乘。轩盖:车盖。

        (7)?弓摧?句:用晋周处事。《晋书?周处传》载:南山白额猛虎为患,周处入山射杀之。

        (8)剧孟,汉时大侠。此代指当时豪侠中之雄杰者。

        (9)函谷,古关名,在陕州灵宝县。此代指帝京以东之要塞。临洮,地名,属陇右道洮州。此代指帝京以西之边陲。

        (10)临挑:古县名,在今甘肃眠县一带。

        (11)叱咤:怒斥声。万战场:全诗校:?一作经百战。?

        (12)萧曹,即汉相萧何、曹参。此代指时相。二句意谓:?五陵豪?因边功而傲视大臣。自篇首至此,皆写?五陵豪?。

        (13)原宪,即子恩,孔子弟子。居处简陋,上漏下湿,不以为意,端坐而弦歌。见《韩诗外传》。二句李白自谓。善慕?五陵豪?之生涯,羞为蛰居陋室之穷儒。

        (14)使酒气:因酒使气。萧曹:西汉名相萧何和曹参。拜:全诗校:?一作下。?

        白马篇翻译:

        你骑着白雪花毛的龙马,金鞍闪耀,好个五陵豪杰玉剑刀刃如秋霜,衣袍上的明珠赛落日原来你是侍奉皇上斗鸡徒,乘坐的马车轩盖高高你张弓可摧南山虎,伸臂手接太行飞猱酒后风采飞扬,三杯下肚,笑弄宝刀杀人如剪草,与剧孟一同四海遨游你终于想起改变自己的游荡生活,要争取功名,于是发愤去了函谷关,跟随大军去到临洮前线叱咤风云经百战,匈奴如鼠尽奔逃归来豪气不改,终日饮酒,不肯给萧曹宰相下拜羞于学原宪,居住荒僻蓬蒿的地方。

        白马篇背景:

        开元十八年(730),李白三十岁,果有长安之行。自谓?历抵卿相?,实则所谒见者惟左相张说及其次子卫尉卿张珀等二三人。皆遭冷遇,有《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等诗。郁陶思君,君门九重,以男女之情寄托君臣遇合之梦,作《长相思》。长安居,大不易,乃出游邠、坊,寄食州县官吏之门。次年早春,复返长安。徘徊巍阙之下,始终不得其门而入。遂至落魄市井,屡受欺凌。有《行路难》《白马篇》等诗,抒愤懑,鸣不平。《蜀道难》亦即作于此时,借蜀道之艰险,喻世路之坎坷,失声横涕之作也。乘兴而来,败兴而去。无颜返安陆,乃泛黄河,经开封,至宋城,初游梁园;秋游嵩山,憩元丹丘颍阳山居;冬游洛阳龙门,憩奉先寺。先后有《梁园吟》《梁甫吟》等诗,多抒长安失路之悲,亦有来日风云际会之想。

        白马篇中心大意:

        这首诗,意寓诗人既有热血满腔的爱国豪情又有壮志未酬的苦闷,亦有仕途颠簸、官运不济,胸有大志而不受皇帝重用的无限惋惜和悲痛之情。

        白马篇赏析:

        李白《白马篇》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报国杀敌、功成退隐的侠客形象。他出身高贵,剑如秋霜,袍饰明珠,艺高胆大,堪与名侠剧孟比肩。他虽身玺百战,威震胡虏,但功成后又任性使酒,不肯俯身下拜萧何曹参之类的高官,而是隐居于荒山野径。显然,这首诗上承曹植《白马篇》的精神而来,但又突出了与之不同的侠客形象,表达了一种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时代色彩。

        所谓?五陵豪?,实即长安游侠儿与斗鸡徒而又供职禁军者。此辈为帝王贵戚所宠,故骄横跋扈不可一世,甚至为非作歹,杀人越货。(参见王建《羽林行》)。李白此诗作于与彼辈初交之时,虽有贬刺之意,亦不无欣羡之情,盖尚不识其真相也。稍后,李白终为彼辈所欺凌,而有北门之厄,幸有友人陆调为白求救于御史台,方免于难。天宝七载所作《叙旧赠江阳宰陆调》中有句云:?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邀遮相组织,呵赫来煎熬。君开万丛人,鞍马皆辟易。告急清宪台,脱余北门厄。?所忆即此时事。瞿朱注谓:贞观十二年始置左右屯营于玄武门,为皇帝私兵,号为北军。疑李白以狎游之故,为北军中人所窘,幸遇陆调以宪府之力脱之。见《李白集校注》。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之托可马克市),李白即诞生于此。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 、?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以上这篇白马篇赏析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大学高考!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白马篇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英雄形象?

       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诗句如下:

       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赏析: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句话出自曹植的《白马篇》,意思是为报效国家,不惧怕牺牲,英勇奋战,视死如归。这句话表达了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是中华民族崇尚壮美的美学精神之集大成者。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豪迈奔放的气息,展现出古人对壮志豪情的追求和崇尚。他以白马为象征,歌颂了为保卫祖国而英勇奋斗的壮士形象,展现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

       二、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 《塞上曲二首》

       赏析: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愿意用此生来报答祖国,哪里需要活着返回家园呢?表达了诗人愿意为保卫祖国而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豪情壮志。

       这句话的背景和情感来源于唐代诗人戴叔伦的《塞上曲二首》。其中第二首诗中写到:“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愿意将自己的生命献给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终身的信念。

       三、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一身报国有万死”,陆游以身许国,将自己的生死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这种决心和信念,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同时,他也清楚地知道,这样的信念和决心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包括他自己的生命。

       然而,尽管爱国热情如此高涨,但陆游也深知岁月不饶人,自己已经年老力衰,双鬓斑白,再也不能重返青年的时光。这无疑是一种深深的悲哀和无奈。

三国时期的诗

       这首诗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其实就是说的他的兄弟曹彰),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青春气息浓厚.

       诗歌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青年爱国英雄形象。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doc/341316-361479.html

东汉曹植《白马篇》乐府诗集鉴赏

       以下是关于三国时期的诗:

       1、白马饰金羁,联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 曹植

       赏析:这首诗是曹植的《白马篇》,描述了一位英俊的游侠骑士,他身着白色马装,疾驰在西北的草原上。诗人通过描绘这位骑士的威武形象,表现出他对勇敢和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曹植自身对于英雄和冒险的憧憬。

       2、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 曹操

       赏析:这首诗是曹操的《短歌行》,描绘了诗人与旧友相聚的情景。诗中的越陌度阡指的是跨越千山万水来相聚,表现出诗人与旧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同时,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情谊,表达了对友情和旧日的怀念。

       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 一一曹丕《燕歌行》

       赏析:描绘了秋天特有的萧瑟气息和寒冷天气,以及草木凋零、露水成霜的景象。诗句中的“秋风”、“草木”、“露霜”等形象,既展现了秋天的自然景象,也烘托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诗人抒发出对离别、思念等情感的表现,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4、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一一《七步诗》

       以同根生的豆和萁为比喻,表达了亲兄弟之间因利害冲突而不能相亲相爱的悲愤之情。诗句用生动的形象和贴切的比喻,表达了人类情感中的矛盾和冲突,同时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这句话的赏析可以从文学、哲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思考,深刻反映了人生中的现实和矛盾。

       5、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赏析:描绘了人在自然中打猎或钓鱼的情景。其中,“流磻平皋”形象地描绘了人在平地上打猎,而“垂纶长川”则形象地描绘了人在长河中垂钓。这种描绘自然生活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现出作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态。

曹植的白马篇是什么意思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名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白马篇》是乐府歌辞,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诗题又作《游侠篇》,大概是因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写边塞游侠的缘故。诗中塑造了一个武艺精熟的爱国壮士的形象,歌颂了他的为国献身,誓死如归的高尚精神,寄托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清代朱乾说:“此寓意于幽并游侠,实自况也。子建《自试表》云:昔从武皇帝,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伏见所以用兵之势,可谓神妙。而志在擒权馘亮,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犹生之年。篇中所云‘捐躯赴难,视死如归’,亦子建素志,非泛述矣。”(《乐府正义》卷十二)这个分析十分有理。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诗一开头就使人感到气势不凡。白色的骏马套上金色的笼头,飞一般地向西北方驰去。“白马”、“金羁”,色彩鲜明,“连翩”,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骏马飞驰。从表面看,只见马,不见人。其实这里写马,正是为了写人,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这不仅写出了壮士骑术娴熟,而且也表现了边情的紧急。这好像是一个**特写镜头,表现出壮士豪迈的气概。清代沈德潜说,曹植诗“极工起调”,这两句就是一例。这样的开头是喷薄而出,笼罩全篇。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诗人故设问答,补叙来历。那个骑着白马,驰向西北的壮士是谁呢?他是幽州、并州的游侠健儿。他从小就离开了家乡,名声在边塞传扬。什么是游侠?司马迁《史记》有《游侠列传》。他说:游侠“救人于戹,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失)信,不倍(背)言,义者有取焉。”(《太史公自序》)可见那些救人于患难,助人于穷困,不失信,不背言的人,才能具备“游侠”的条件。而曹植笔下的游侠与此不同,成了为国家效力的爱国壮士。“借问”四句紧承前二句,诗人没有继续写骑白马的壮士在边塞如何冲锋陷阵,为国立功,而是一笔宕开,补叙壮士的来历,使诗歌气势变化,富于波澜。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刻意铺陈“游侠儿”超群的武艺。他整天良弓不离手,楛木制的利箭何其多。他拉弓射穿了左边的箭靶,向右又射裂了箭靶“月支”,迎面仰射,巧中轻捷的飞猱,低身俯射,射碎箭靶“马蹄”。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勇猛轻疾如同豹螭。这是补叙的继续。诗人使用了一连串的对偶句使诗歌语言显得铿锵有力,富于气势。“控弦”四句,选用“破”、“摧”、“接”、“散”四个动词,从左、右、上、下不同方位表现游侠儿的高超武艺。“狡捷”二句,以形象的比喻描写游侠儿的敏捷灵巧,勇猛轻疾,都很生动。这些描写使我们懂得游侠儿“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也为后面所写的游侠儿为国效力的英勇行为做好了铺垫。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这是说,边塞频频传来紧急的情况,匈奴、鲜卑的骑兵常常入侵。告急的文书从北面传来,游侠儿立即策马登上高堤,长驱直捣匈奴的军营,掉转头来,又制服了鲜卑的骑兵。这里是写游侠儿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情景。因为游侠儿的武艺高超,前面已详写,这里只用“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二句,就十分精练地把游侠儿的英雄业绩表现出来了。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不仅节省了笔墨,而且突出了重点。可见其剪裁的恰当。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最后八句揭示游侠儿的内心世界。游侠儿之所以能够克敌制胜,不仅是由于他武艺高超,更重要的,还由于他具有崇高思想品德。为了国家,他投身在锋利的刀刃中,根本不把自己的性命放在心上。父母尚且顾不上,哪里谈得上妻子与儿女?名字既已编入壮士的名册,就不能顾及私事了。他献身国家奔赴国难,把死亡看作如同回家一样。这种思想品德和他的高超武艺结合起来,我们感到这个英雄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白马篇》是曹植前期诗歌中的名作,它在写法上显然受到汉乐府的影响。但是,诚如明代胡应麟所说:“子建《名都》、《白马》、《美女》诸篇,辞极赡丽,然句颇尚工,语多致饰。视东西京乐府,天然古质,殊自不同。”(《诗薮·内编》卷二)其实,这个不同,不只是因为曹植诗的“赡丽”、“尚工”、“致饰”,主要的还在曹植的“雅好慷慨”(《前录自序》)和他诗歌的“骨气奇高”(钟嵘《诗品》上),即曹植常常表现出一种慷慨激昂的热情,其诗歌的思想感情高迈不凡。从《白马篇》来看,确实如此。

赏析曹植《白马片》中的侠义精神

       曹植的白马篇是《三国演义》中的一篇名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篇文章描绘了曹操驾马逐鹿的场景,通过对白马的描写,表现了曹操的权力和威望。而曹植则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自己对权力的态度和文学创作技巧。

       曹植对权力的态度

       曹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大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政治风气。在白马篇中,曹植通过描写曹操的马匹,间接表现了曹操的权力和威望。但是,曹植并不是为了赞美曹操而写这篇文章的。相反,他在文章中表达了对权力的警惕和批判。

       曹植在文章中写道:“白马非吾之马,何以别之?”这句话表明了曹植对权力的警惕。他认为,权力是虚幻的,不应该成为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曹植还在文章中写道:“马上之荣,人生莫得。”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看法。他认为,追求功名利禄只会让人们迷失自我,失去真正的价值。

       曹植的文学创作技巧

       曹植在白马篇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他的文学创作技巧。例如,他用“白马”来象征曹操的权力和威望,用“鹿”来象征曹操的敌人。这种比喻和象征手法,不仅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涵。

       此外,曹植在文章中还运用了对比和排比手法。例如,他写道:“白马金鞍,快步行骤。激昂风姿,威媚不俗。”这种对比和排比手法,不仅让文章更加有节奏感,也让读者更容易被文章所感染。

       曹植《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 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 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 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 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 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 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 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 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 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 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这首诗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青春气息浓厚.

       诗歌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青年爱国英雄形象。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这种技艺高超而一心为国的人物,不仅在整个封建社会中是可贵的,他的精神直到今天,仍有值得发扬之处。诗歌能具有这种深远的艺术力量,就因为它是用高度概括的方法,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写成的;同时又必须看到,曹植能创造出这种传神百代的爱国英雄形象,是倾注了他自己的满腔报国之志的。至少可以说,作者是真诚而热情地歌颂这种自我牺牲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白自己的决心。曹植在这首诗中,只是没有出场自白,而是把他的激情凝聚在更完美的白马英雄身上,尽情歌颂他,倾其才力来塑造其高大形象。也正因如此,他才创造了这位历久不衰的英雄形象。

       好了,今天关于“曹植白马篇赏析”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曹植白马篇赏析”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