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二十四史_二十四史包括哪些史书

zmhk 2024-05-09 人已围观

简介二十四史_二十四史包括哪些史书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与二十四史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深入的解释,请告诉我。1.二十四史包括哪些?2.“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_二十四史包括哪些史书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与二十四史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深入的解释,请告诉我。

1.二十四史包括哪些?

2.“二十四史”和“前四史”分别是指什么

3.二十四史简介

4.24史包括哪些呢?

5.二十四史分别是什么

二十四史_二十四史包括哪些史书

二十四史包括哪些?

       二十四史包括:西_司马迁《史记》,东汉班固《汉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晋陈寿《三国志》,唐房玄龄等《晋书》,南朝梁沈约《宋书》,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唐姚思廉《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北齐魏收《魏书》,唐李百药《北齐书》,唐令孤德荼等《周书》,唐魏征等《隋书》。唐李延寿《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后晋刘煦等《旧唐书》,宋宋祁等《新唐书》.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元脱脱等《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明米濂等《元史》,清张廷玉等《明史》。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来源:人民教育

“二十四史”和“前四史”分别是指什么

       1、《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2、《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3、《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4、《三国志》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5、《晋书》

       《晋书》,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

       6、《宋书》

       《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梁沈约撰,含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共一百卷。

       7、《南齐书》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8、《梁书》

       《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9、《陈书》

       《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

       10、《魏书》

       《魏书》是北齐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是二十四史之一,该书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

       11、《北齐书》

       《北齐书》,唐代李百药撰,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12、《周书》

       《周书》,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唐朝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13、《隋书》

       《隋书》作者是魏征。全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隋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

       14、《南史》

       《南史》是1974年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延寿。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15、《北史》

       《北史》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16、《旧唐书》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17、《新唐书》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

       18、《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

       19、《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它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

       20、《宋史》

       《宋史》,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21、《辽史》

       《辽史》为元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元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开始修撰,翌年三月成书。脱脱为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傒斯、吕思诚为总裁官,廉惠山海牙等为修史官。

       22、《金史》

       《金史》撰成于元代,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历代对《金史》的评价很高,认为它不仅超过了《宋史》、《辽史》,也比《元史》高出一筹。

       23、《元史》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年)、王袆(1321~1373年)主编。

       24、《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简介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二十四史”介绍:

       1、《史记》(汉·司马迁)

       2、《汉书》(汉·班固)

       3、《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4、《三国志》(晋·陈寿)

       5、《晋书》(唐·房玄龄等)

       6、《宋书》(南朝梁·沈约)

       7、《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8、《梁书》(唐·姚思廉)

       9、《陈书》(唐·姚思廉)

       10、《魏书》(北齐·魏收)

       11、《北齐书》(唐·李百药)

       12、《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13、《隋书》(唐·魏征等)

       14、《南史》(唐·李延寿)

       15、《北史》(唐·李延寿)

       16、《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17、《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18、《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19、《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20、《宋史》(元·脱脱等)

       21、《辽史》(元·脱脱等)

       22、《金史》(元·脱脱等)

       23、《元史》(明·宋濂等)

       24、《明史》(清·张廷玉等)

       二十四史总共3229卷,约有47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

       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

扩展资料:

       我国有着忠实记录历史的优良传统,是世界上最重视历史的国家之一,史料之丰富是举世无双的。二十四史是经过历代史学家们编著积累而成的。

       记载了中华民族自传说中的黄帝,至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历时4000多年的伟大历史进程。其内容博大精深,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法律、典章制度等诸方面。

       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项巨大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历来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鉴往知今、安邦治国之镜鉴。

       也是诸多学科研究取之不尽的知识宝藏,尤其在史学、文学以及文献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无可估量的学术价值。

       二十四史以《史记》成就最大,无论在中国史学史还是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堪称是一座伟大的丰碑。

       作为第一部传记文学,开创了史传文学的传统,对于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等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二十四史

24史包括哪些呢?

       二十四史简介:二十四史,中国历代撰写的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均为纪传体。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550年),下至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

       二十四史涵盖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二十四史之所以被称为正史,既与这些史书在中国史部书籍中的地位有关,也与历代皇朝宣扬正统观念有密切联系。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共计3213卷(《汉书》《后汉书》《魏书》和两《唐书》有复卷,实际为3300卷),约4700万字(以中华书局点校本统计)。记述的范围,自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明末崇祯皇帝止。

二十四史历代发展

       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二十四史分别是什么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

       《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总共24部。

       这24部史书属于各个朝代的官方历史记载书籍,每一个朝代更替完成之后都会指定专门的人对前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相关的大事件进行记录核实整理最终成书!因此“二十四史”是最权威的历史记录文件,对现代人了解和研究古代生活习惯礼仪讲究政治氛围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

       “二十四史”中最为出名的当属司马迁先生的《史记》!史记之所以占据了整个“二十四史”的“头把交椅”,不仅由于其出现时间早,最主要的是其记录形式独特:纪传体!纪传体的历史记录方式,是以人物为中心。

       纵向地记录了人物的生平事迹,通过对多个人物的事迹的综合描述,使得人物、事件和时间的交织清晰明了,让历史的发展呈现在了“故事”情节上,无论从可信度上还是可读性上来讲,都有了无与伦比的优势!

       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记述的范围,自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明末崇祯皇帝止,涵盖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

《二十四史》中的名言:

       1、义感君子,利动小人:出自二十四史中的《晋书·符登传》意思是: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2、太刚则折,至察无徒:出自二十四史中的《晋书·周岂页》意思是: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3、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出自二十四史中的《宋书·江夷传》意思是: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

       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出自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淮阴侯列传》意思是: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出自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滑稽列传》意思是: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6、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出自二十四史中的《后汉书·刘般传》意思是: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7、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出自二十四史中的《后汉书·杨震传》意思是: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好了,今天关于“二十四史”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二十四史”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