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_端午节由来和风俗及传说故事

zmhk 2024-05-24 人已围观

简介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_端午节由来和风俗及传说故事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尽力回答大家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的问题,希望我的解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的话题,我们开始讲解吧。1.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来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_端午节由来和风俗及传说故事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尽力回答大家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的问题,希望我的解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的话题,我们开始讲解吧。

1.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

2.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

3.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_端午节由来和风俗及传说故事

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

       端午节的由来主要有以下说法:

       1、纪念屈原。

       2、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

       3、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的风俗

1、卦艾叶菖蒲:

       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

2、赛龙舟: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3、吃粽子:

       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4、饮雄黄酒:

       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

       端午时节粽子飘香,家家户户忙于悬挂艾草、菖蒲,小孩子们额上涂着雄黄,佩戴着香囊乐滋滋地玩耍,真是一幅平和温馨的节日风情画。目前端午节来历流传最广的说法就是纪念屈原,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纪念屈原的故事吧。

端午节的来历:纪念屈原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都会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如今赛龙舟的习俗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不过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2、挂艾草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里的“艾”是指艾草,它的茎叶有挥发性精油,独特的香味可以驱蚊避虫。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草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民间认为艾草还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艾草于门上,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如今南北各地均有端午挂艾草习俗。

3、饮雄黄酒

       按照传统节日习俗,每家每户一般在来年开春时,将研成粉末的雄黄用来泡制黄酒、白酒。从五月初一,将雄黄酒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一直晒到五月初五,留在端午节那天饮用。说到饮雄黄酒,民间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喝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当然,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们在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蚊虫不叮。

       这就是我所了解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故事了,不知道你们还了解哪些来历呢?在评论区里留言告诉我吧。

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此时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端午节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传统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扩展资料: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被列入世界非物质 文化 遗产保护名录。那么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下面是我整理的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端午节相关内容推荐↓↓↓

        介绍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10篇

        小学生必背端午节古诗句

        2022端午节主题标语大全

        2022年端午节高速免费吗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由来主要有以下说法:1、纪念屈原;2、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3、纪念孝女曹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两个标志性习俗是扒龙舟和食粽。据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 教育 》(见《闻一多全集》)论文中考证认为:先民以“龙”为图腾,而且每年在端午这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以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祭龙神,也给自己游戏取乐,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

        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据考证,进行龙舟竞渡的先决条件必须是在产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区,这正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特色。

        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 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按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节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卦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带,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鬼祛贵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中国人的做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节。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都有哪些名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1、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2、解粽节: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3、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4、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5、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6、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7、端礼节: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8、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相关 文章 :

        ★ 端午节的来历及习俗

        ★ 端午节传统十大习俗

        ★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故事

        ★ 端午节的习俗及来历

        ★ 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

        ★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的简短介绍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好了,今天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