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汉宫春事_汉宫春是什么意思

zmhk 2024-05-08 人已围观

简介汉宫春事_汉宫春是什么意思       接下来,我将针对汉宫春事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议和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汉宫春事的话题。1.辛弃疾《汉宫春·

汉宫春事_汉宫春是什么意思

       接下来,我将针对汉宫春事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议和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汉宫春事的话题。

1.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

2.汉宫春(慈宁殿元夕被旨作)原文_翻译及赏析

3.赵汝茪《汉宫春·著破荷衣》原文及翻译赏析

4.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汉宫春 ① 初自南郑来成都作陆游羽箭雕弓,忆呼鹰

5.麋鹿姑苏的意思是什么

汉宫春事_汉宫春是什么意思

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原文: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岁去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赏析

        这首词的题目,原作「会稽蓬莱阁怀古」。同调另有「亭上秋风」一首,题作「会稽秋风亭观雨」。唐圭璋先生谓,「秋风亭观雨」词中无雨中景象,而「蓬莱阁怀古」一首上片正写雨中景象,词题「观雨」与「怀古」前后颠倒,当系错简。说见《词学论丛·读词续记》。今据以订正词题。

        词的上片,看似纯系写景,实则借景抒情。它不是单纯地为写景而写景,而是景中有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词人所登的蓬莱阁在浙江绍兴(即会稽),秦望山,一名会稽山,在会稽东南四十里处。他为何望此山?因为这里曾是秦始皇南巡时望大海、祭大禹之处。登此阁望此山,不禁会想起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和为民除害的大禹。这片词先以「看」领起,尽写秦望山头云雨苍茫的景象和乍雨还晴的自然变化。以「倒立江湖」喻暴风骤雨之貌,生动形象,大概是从苏轼《有美堂暴雨》诗「天外黑风吹海立」演化而来。「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语出于《庄子·天运》:「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为」字读去声。云层是为了降雨吗?降雨是为了云层吗?庄子设此一问,下文自作回答,说这是自然之理,云、雨两者,谁也不为了谁,各自这样运动着罢了,也没有别的意志力量施加影响要这样做。作者说「不知」,也的确是不知,不必多追究。「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天色急转,词笔也急转,这是说云。苏轼《念奴娇·中秋》词:「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维摩经》:「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云散了,雨当然也就收了。「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这里又用《庄子》语。《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这就是「天籁」,自然界的音响。从暴风骤雨到云散雨收,月明风起,词人在大自然急剧的变化中似乎悟出一个哲理: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中,阴晦可以转为晴明,晴明又含着风起云涌的因素;失败可以转为胜利,胜利了又会起风波。上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为下片追怀以弱胜强、转败为胜、又功成身退的范蠡作了有力的烘托、铺垫。语言运用上,熔裁诸家,为己所用,这是辛词的长技。

        下片怀古抒情,说古以道今,影射现实,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作者首先以诘问的语气讲述了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当年是谁到若耶溪上请西施西去吴国以此导致吴国灭亡呢?越地的人们至今还盼望着他能乘船归来呢!这当然是说范蠡,可是作者并不直说,而是引而不发,说「谁倩」。这样写更含蓄而且具有启发性。据史书记载,春秋末年越王勾践曾被吴国打败,蒙受奇耻大辱。谋臣范蠡苦身戮力,协助勾践进行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并将西施进献吴王,行美人计。吴王果贪于女色,荒废朝政。吴国谋臣伍子胥曾劝谏说:「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后来越国终于灭了吴国,报了会稽之仇。越国胜利后,范蠡认为「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于是泛舟五湖而去。引人深思的是,词人面对秦望山、大禹陵和会稽古城怀念古人,占据他心灵的不是秦皇、大禹,也不是越王勾践,而竟是范蠡。这是因为范蠡忠一不二,精忠报国,具有文韬武略,曾提出许多报仇雪耻之策,同词人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十八记载:辛弃疾至临安见宋宁宗,「言金国必乱必亡,愿付之元老大臣,务为仓猝可以应变之计,(韩)侂胄大喜。」《庆元党禁》亦言「嘉泰四年春正月,辛弃疾入见,陈用兵之利,乞付之元老大臣」,另据程珌《丙子轮对札记》记辛弃疾这几年来屡次派遣谍报人员到金境侦察金兵虚实并欲在沿边界地区招募军士,可见作者这时正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力图恢复中原以雪靖康之耻,范蠡正是他仰慕和效法的榜样。表面看来,「故国人望」的是范蠡,其实,何尝不可以说也指他辛弃疾。在他晚年,经常怀念「壮岁旌旗拥万夫」的战斗生涯,北方抗金义军也时时盼望他的归来。谢枋得在《祭辛稼轩先生墓记》中记载:「公没,西北忠义始绝望。」这一部分用典,不是仅仅说出某事,而是铺衍为数句,叙述出主要的情节,以表达思想感情,这是其用典的一个显著特点。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点评

        「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在词的收尾部分,作者首先以设问的语气提出问题:一年将尽了,为什么不鼓瑟吹竽欢乐一番呢?《诗经》的《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又《唐风·山有枢》:「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作者引《诗》说出了岁晚当及时行乐的意思,接着又以反问的语气作了回答:「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旧时王、谢的亭馆已经荒芜,已无可行乐之处了。东晋时的王、谢与会稽的关系也很密切,「王亭」,指王羲之修禊所在的会稽山阴之兰亭;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有别墅。这些旧迹,眼前是只有「冷烟寒树啼乌」点缀其间了。

       

        从怀念范蠡到怀念王、谢,感情上是一个很大的转折。怀念范蠡抒发了报国雪耻的积极思想;怀念王、谢不仅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而且明显地表现出消极悲观的情绪。作者面对自然的晴雨变化和历史的巨变,所激起的不仅是要效法古人、及时立功的慷慨壮怀,同时也有人世匆匆的暮年伤感。辛弃疾此时已经是六十四岁了。当作者想到那些曾经威震一方、显赫一时的风流人物无不成为历史陈迹的时候,内心充满了人生短暂、功名如浮云流水的悲叹。这末一韵就意境来说不是仅对王亭谢馆而发,而是关涉全篇,点明全词要旨。词人在这些历史人物事迹中寄托的不同感情,同他当时思想的矛盾是完全吻合的。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创作背景

        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辛弃疾被重新起用,任命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据《宝庆会稽续志》,为六月十一日到任,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即奉召赴临安,次年春改知镇江府,故知登蓬莱阁之举,必在嘉泰三年的下半年,另据词中「西风」、「冷烟寒树」等语,可断定是作于晚秋。

        清人沈祥龙《论词随笔》云:「词贵意藏于内,而迷离其言以出之。」为此,词家多刻意求其含蓄,而以词意太浅太露为大忌。这首词以自然喻人世,以历史比现实,托物言志,寄慨遥深。

        诗词作品: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 诗词作者: 宋代 辛弃疾 诗词归类:怀古、写景、抒情

汉宫春(慈宁殿元夕被旨作)原文_翻译及赏析

       汉宫春·张园赏海棠作,园故蜀燕王宫也

        [作者] 陆游 ? [朝代] 宋代

        浪迹人间。喜闻猿楚峡,学剑秦川。虚舟泛然不系,万里江天。朱颜绿鬓,作红尘、无事神仙。何妨在,莺花海里,行歌闲送流年。

        休笑放慵狂眼,看闲坊深院,多少婵娟。燕宫海棠夜宴,花覆金船。如椽画烛,酒阑时、百炬吹烟。凭寄语,京华旧侣,幅巾莫换貂蝉。

《汉宫春·张园赏海棠作,园故蜀燕王宫也》作者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薰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的其它作品

        ○ 卜运算元·咏梅

       

        ○ 游山西村

        ○ 示儿

        ○ 冬夜读书示子聿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陆游更多作品

赵汝茪《汉宫春·著破荷衣》原文及翻译赏析

       云海沈沈,峭寒收建章,雪残DE32鹊。华灯照夜,万井禁城行乐。春随鬓影,映参差、柳丝梅萼。丹禁杳,鳌峰对耸,三山上通寥廓。春衫绣罗香薄。步金莲影下,三千绰约。冰轮桂满,皓色冷浸楼阁。霓裳帝乐,奏升平、天风吹落。留凤辇、通宵宴赏,莫放漏声闲却。——宋代·康与之《汉宫春(慈宁殿元夕被旨作)》 汉宫春(慈宁殿元夕被旨作)

        宋代康与之

        云海沈沈,峭寒收建章,雪残DE32鹊。华灯照夜,万井禁城行乐。春随鬓影,映参差、柳丝梅萼。丹禁杳,鳌峰对耸,三山上通寥廓。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人,居滑州(今河南滑县)。生平未详。陶安世序其词,引与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驻扬州,与之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秦桧当国,附桧求进,为桧门下十客之一,监尚书六部门,专应制为歌词。绍兴十七年(1147),擢军器监,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桧死,除名编管钦州。二十八年,移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卒。

        康与之

春阳泛野动,春阴与天低。远林气蔼蔼,长道风依依。览物虽暂适,感怀翻然移。所见既可骇,所闻良可悲。去年水后旱,田亩不及犁。冬温晚得雪,宿麦生者稀。前去固无望,即日已苦饥。老稚满田野,斫掘寻凫茈。此物近亦尽,卷耳共所资。昔云能驱风,充腹理不疑;今乃有毒厉,肠胃生疮痍。十月七八死,当路横其尸。犬彘咋其骨,乌鸢啄其皮。胡为残良民,令此鸟兽肥?天岂意如此?泱荡莫可知!高位厌梁肉,坐论搀云霓。岂无富人术,使之长熙熙?我今饥伶俜,悯此复自思:自济既不暇,将复奈尔为!愁愤徒满胸,嵘[山+“宏”去宀]不能齐。——宋代·苏舜钦《城南感怀呈永叔》

        城南感怀呈永叔

        宋代苏舜钦

       

        春阳泛野动,春阴与天低。

        远林气蔼蔼,长道风依依。

        览物虽暂适,感怀翻然移。

        所见既可骇,所闻良可悲。

        去年水后旱,田亩不及犁。

        冬温晚得雪,宿麦生者稀。

        前去固无望,即日已苦饥。

        老稚满田野,斫掘寻凫茈。

        此物近

展开阅读全文∨菊栽栗里晋渊明,瓜种青门汉邵平,爱月香水影林和靖,忆莼鲈张季鹰,占清高总是虚名。光禄酒扶头醉,大官羊带尾撑,他也过平生。灯前抚剑听鸡声,月下吹箫引凤鸣。功名两字原无命,学神仙又不成,叹吴侬何处归耕?日月闲中过,风波梦里惊,造物无情。吊宫大用豁然胸次扫尘埃,久矣声名播省台。先生志在乾坤外,敢嫌他天地窄,辞章压倒元白。凭心地,据手策,是无比英才。吊郑德辉乾坤膏馥润肌肤,锦绣文章满肺腑。笔端写出惊人句,解翻腾今是古,词坛老将输伏。翰林风月,梨园乐府,端的是曾下功夫。吊全志甫心交原不问亲疏,契饮哪能较有无?谁知一上金陵路,叹亡之命矣夫!梦西湖何不归欤?魂来处,返故居,比梅花想更清癯。吊范子英诗题雁塔写秋空,酒满觥船棹晚风。诗筹酒令闲吟咏,占文场第一功,扫千军笔阵元戎。龙蛇梦,孤兔踪,半生来弹铗声中。吊曾瑞卿江湖儒土慕高名,市井儿童诵瑞卿。衣冠济楚人钦敬,更心无宠辱惊,乐幽闲不解趋承。身如在,死若生,想音容犹见丹青。吊沈和甫五言常写和陶诗,一曲能传冠柳词。半生书法欺颜字,占风流独我师,是梨园南北分司。当时事,仔细思,细思量不似当时。吊鲍吉甫平生词翰在官商,两字推敲付锦囊。耸吟肩有似风魔状,苦劳心呕断肠,视荣华总是干忙。谈音律,论教坊,占断排场。吊陈有父钱塘人物尽飘零,幸有斯人尚老成。为朝元恐负虚星命,凤箫闲鹤梦惊,驾天风直上蓬瀛。芝堂静,蕙帐清,照虚梁落月空明。吊范冰布向歆传业振家声,羲献临池播令名。操焦桐只许知音听,售千金价不轻,有谁知父子才能?冰如玉,玉似冰,比壶天表里澄清。吊施君美道心清净绝无尘,和气雍容自有春。吴山风月收拾尽,一篇篇字字新,但思君赋尽停云。三生梦,百岁身,空只有衰草荒坟。吊黄德润一心似水道为邻,四体如春德润身,风流才调真英俊。轶前车继后尘,漫苍天委任斯人。歧山风,鲁甸麟,时有亨屯。吊沈拱之掀髯得句细推敲,举笔为文善解嘲。天生才艺藏怀抱。叹玉石相混淆,更多逢世事石高石爻。蜂为市,燕有巢,吊夕阳几度荒邻。吊赵君卿闲中展手刻新词,醉后挥毫写旧诗,两般总是龙蛇字。不风流难会此,更文才夙世天资。感夜雨梨花梦,叹秋风两鬓丝,住人间能有多时?吊陈彦实府垣岁月露忠肝,宪幕冰霜岂汗颜?何其意政生谗间,自甘心愿就闲,转回头梦入槐安。后会何时再?英魂甚日还?望东南翘首三山。吊廖弘道人间未得注金瓯,天上先教记玉楼。恨穹苍不与斯文寿,未成名土一丘,叹平生壮志难酬。朝还暮,春又秋,为思君泪满裘。吊睢景臣吟髭捻断为诗魔,醉眼情开被酒酡。半生才便作三闾些,叹翻成薤露歌,等闲间鬓发皤。功名事,岁月过.又待如何?吊吴中立语言辩利扫千兵,心性聪明误半生。莱芜穷又染维摩病,想天公忒世情,使英雄遗恨难平。寒泉净,碧草馨,为发幽冥。吊周仲彬丹墀未知王楼宣,黄士应埋白骨冤。羊肠曲折云更变。料人生亦惘然,叹孤坟落日寒烟。竹下泉声细,梅边月影回,因思君歌舞十全。吊乔梦符平生湖海少知音,几曲宫商大用心。百年光景还争甚?空赢得雪鬓侵!跨仙禽路绕云深。欲挂坟前剑,重听膝上琴,漫携琴载酒相寻。——元代·钟嗣成《双调凌波仙》

        双调凌波仙

        元代钟嗣成

展开阅读全文∨ 菊栽栗里晋渊明,瓜种青门汉邵平,爱月香水影林和靖,忆莼鲈张季鹰,占清高总是虚名。光禄酒扶头醉,大官羊带尾撑,他也过平生。

        灯前抚剑听鸡声,月下吹箫引凤鸣。功名两字原无命,学神仙又不成,叹吴侬何处归耕?日月闲中过,风波梦里惊,造物无情。

        吊宫大用

        豁然胸次扫尘埃,久矣声名播省台。先生志在乾坤外,敢嫌他天地窄,辞章压倒元白。凭心地,据手策,是无比英才。

        吊郑德辉

        乾坤膏馥润肌肤,锦绣文章满肺腑。笔端写出惊人句,解翻腾今是古,词坛老将输伏。翰林风月,梨园乐府,端的是曾下功夫。

        吊全志甫

        心交原不问亲疏,契饮哪能较有无?谁知一上金陵路,叹亡之命矣夫!梦西湖何不归欤?魂来处,返故居,比梅花想更清癯。

        吊范子英

        诗题雁塔写秋空,酒满觥船棹晚风。诗筹酒令闲吟咏,占文场第一功,扫千军笔阵元戎。龙蛇梦,孤兔踪,半生来弹铗声中。

        吊曾瑞卿

        江湖儒土慕高名,市井儿童诵瑞卿。衣冠济楚人钦敬,更心无宠辱惊,乐幽闲不解趋承。身如在,死若生,想音容犹见丹青。

        吊沈和甫

        五言常写和陶诗,一曲能传冠柳词。半生书法欺颜字,占风流独我师,是梨园南北分司。当时事,仔细思,细思量不似当时。

        吊鲍吉甫

        平生词翰在官商,两字推敲付锦囊。耸吟肩有似风魔状,苦劳心呕断肠,视荣华总是干忙。谈音律,论教坊,占断排场。

        吊陈有父

        钱塘人物尽飘零,幸有斯人尚老成。为朝元恐负虚星命,凤箫闲鹤梦惊,驾天风直上蓬瀛。芝堂静,蕙帐清,照虚梁落月空明。

        吊范冰布

        向歆传业振家声,羲献临池播令名。操焦桐只许知音听,售千金价不轻,有谁知父子才能?冰如玉,玉似冰,比壶天表里澄清。

        吊施君美

        道心清净绝无尘,和气雍容自有春。吴山风月收拾尽,一篇篇字字新,但思君赋尽停云。三生梦,百岁身,空只有衰草荒坟。

        吊黄德润

        一心似水道为邻,四体如春德润身,风流才调真英俊。轶前车继后尘,漫苍天委任斯人。歧山风,鲁甸麟,时有亨屯。

        吊沈拱之

        掀髯得句细推敲,举笔为文善解嘲。天生才艺藏怀抱。叹玉石相混淆,更多逢世事石高石爻。蜂为市,燕有巢,吊夕阳几度荒邻。

        吊赵君卿

        闲中展手刻新词,醉后挥毫写旧诗,两般总是龙蛇字。不风流难会此,更文才夙世天资。感夜雨梨花梦,叹秋风两鬓丝,住人间能有多时?

        吊陈彦实

        府垣岁月露忠肝,宪幕冰霜岂汗颜?何其意政生谗间,自甘心愿就闲,转回头梦入槐安。后会何时再?英魂甚日还?望东南翘首三山。

        吊廖弘道

        人间未得注金瓯,天上先教记玉楼。恨穹苍不与斯文寿,未成名土一丘,叹平生壮志难酬。朝还暮,春又秋,为思君泪满裘。

        吊睢景臣

        吟髭捻断为诗魔,醉眼情开被酒酡。半生才便作三闾些,叹翻成薤露歌,等闲间鬓发皤。功名事,岁月过.又待如何?

        吊吴中立

        语言辩利扫千兵,心性聪明误半生。莱芜穷又染维摩病,想天公忒世情,使英雄遗恨难平。寒泉净,碧草馨,为发幽冥。

        吊周仲彬

        丹墀未知王楼宣,黄士应埋白骨冤。羊肠曲折云更变。料人生亦惘然,叹孤坟落日寒烟。竹下泉声细,梅边月影回,因思君歌舞十全。

        吊乔梦符

        平生湖海少知音,几曲宫商大用心。百年光景还争甚?空赢得雪鬓侵!跨仙禽路绕云深。欲挂坟前剑,重听膝上琴,漫携琴载酒相寻。 ▲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元代·赵孟頫《岳鄂王墓》

        岳鄂王墓

        元代 : 赵孟頫

咏史怀古 , 悼亡同情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汉宫春 ① 初自南郑来成都作陆游羽箭雕弓,忆呼鹰

       汉宫春·著破荷衣原文:

        著破荷衣,笑西风吹我,又落西湖。湖间旧时饮者,今与谁俱?山山映带,似携来、画卷重舒。三十里,芙蓉步障,依然红翠相扶。一目清无留处,任屋浮天上,身集空虚。残烧夕阳过雁,点点疏疏。故人老大,好襟怀,消减全无。慢赢得,秋风两耳,冷泉亭下骑驴。

汉宫春·著破荷衣赏析二

        这是一首感伤时事的伤怀之作。

        作者的感时伤世,触发点是重游杭州西湖。在经过了一段较长时间的隐居生活之后,词人在一个秋风瑟瑟的日子里,重到西湖。「荷花」,出于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后世用指隐者的服装。「著破」,表明穿着时间之长。「笑」是苦笑,荷衣在身,意在遁世归隐,可是「西风吹我,又落西湖」。一个「落」字,可见旧地重游,有违初衷,并非自己所愿,因此只付之苦笑。重到西湖后,有了种种感受,其一是,「湖间旧时饮者,今与谁俱?」老朋友皆不知去向,表达作者的孤苦感情,其二则是湖光山色,一如既往。「山山映带」至上片结句,从画卷似的青山「屏幕(步障)」似的芙蓉等方面,大幅度地描绘西湖美景,字字珠玑,势如泼墨。作者通过写西湖之美,意在反衬心中的悲,使人在惊羡大好河山的同时,不禁悲叹中来,感叹物是人非的变化。上片中的「又」、「旧时」、「重」、「依然」等,都表明作者是重游西湖,因此从「重游」来看,感时伤世的感叹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在词的下片,作者进一步抒写自己在此情此景中的亲身感受,悲悼王朝故家的沦落和自己的不幸遭遇。换头以「一目清无留处」一句,总括上片写景。意思是说无穷的美丽景色,映入眼帘。一个「清」字,既写出了观景的真切,同时也表现了作者虽感时伤世,而神志却是镇静的。「任屋浮天上,身集空虚」,则是情景兼而有之。作者身在西湖,好像置身在空旷虚无的境地,「集」,引申为「停留」;由于作者身在湖中,故百物如浮,顿觉屋庐亦浮于天际,「屋浮」两句,全是从感觉方面写景,而句前用一领字「任」,作者委身运化、任其所之的思想情绪,就全表现出来,而「屋浮」句隐约透露出作者对于当时动荡不安的王朝命运的忧愁。《易林》有云:「水暴横行,浮屋坏墙。」可见「屋浮」所表现的,是一种动荡的形象,象征著作者所生活的 南宋 后期的局势。「残烧夕阳过雁」句,很可能就是作者这种忧虑的形象写照。当时 南宋 败亡之象日益明显,犹如半规夕阳,仅留残照而已。虽然美丽,但却是一种衰飒之景。黄昏夕照之下,再点缀以「点点疏疏」的「过雁」,这不仅是萧飒,而且凄凉无比。词中说:「故人老大,好襟怀、消减全无」,这是概说。然后由概括而具体,进一步诉说:「慢赢得、秋风两耳,冷泉亭下骑驴。」「故人」,也应包括词人自己。这几句,可以称「史笔」。南渡之初,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的士人,大多都恢复故国的壮志,但南宋最高统治集团,却唯求偏安一隅,白白地使英雄老大,寂寞无比,壮志殆尽,以致半壁江山,不可收拾,这几句也同样是对南宋最高统治集团的严厉的斥责。结尾「慢赢得,秋声两耳,冷泉亭下骑驴」两句则无比神妙、十分生动地把一个失意落魄的荷衣隐者的形象写活。「著破荷衣」侧重于静态,而这结尾两句是动态的描绘,甚至连这人物的听觉、感觉都写到了;在结构上,与上片的「西风」、「西湖」,以至「旧时饮者,今与谁俱」的孤独感,都互相相应;更重要的是,这两句看似轻松,实际上无限悲凉,怨中含怒,无限萧条,这种感情的脉络,是从「故人」三句延伸而来,但是关键则在于「慢赢得」这个三字逗——它把「故人」三句坦率的抒情贯注于「秋声」两句的形象之中。「赢」,是反语,作者本是宋太宗的后裔,商王元份的七世孙。帝胄王孙,世代显赫,此时却只有「秋声两耳,冷泉亭下骑驴」而已。如此到了这般沦落的境地,却说是「慢赢得」,这与其说是放达乐观,不如说是拗怒。况蕙风对「故人」以下几句,极其欣赏,说它「以清丽之笔作淡语,便似冰壶濯魄,玉骨横秋,绮纨粉黛,回眸无色」。因而可见并不  能低估这几句的社会效果。

汉宫春·著破荷衣赏析一

        在《全 宋词 》收录的赵汝茪的九首词中,这首《汉宫春》系于末位,与前八首相较,所表现的题材与所表达的情调,也迥然不同。前八首,除《梦江南》外,都是摹写女子伤春怨别的闺情之作,透露出一种优雅闲适的情调,让人联想到「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的词句。这首《汉宫春》是感时忧世、感慨伤怀之作。词人似乎也已从生活优裕的宗室子弟,沦为身着破荷衣、冷泉亭下骑驴、逃避世俗的隐者。情调哀痛沉郁,透露出一种「世纪末」的悲凉色彩。很可能,是他经历了赵宋王朝式微、宗室零落后的晚期作品。

       

        开篇是,「著破荷衣,笑西风吹我,又落西湖」。词中人物的形象,无疑是词人自身的形象。自屈子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离骚》)的比拟后,后世常借「荷衣」以指隐者的服装,而「荷衣」这个语码符号也就具有隐者的含义。荷衣已经著破,既说明他身世的零落,还说明服著时间非短,他过隐士生活已有一段较长的时光。从「又落西湖」的词意推测,词人这年秋天是重到西湖;从「旧时饮者」、「故人」的称谓看,他对西湖还很熟悉。著荷衣做隐者原是避世绝俗之举,却被「西风吹我,又落西湖」,重新来到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自古繁华」的烟柳热闹之地,盖非出于本愿。所以「笑」这个领字,似有命运捉弄、无可奈何的苦涩滋味,并无庆幸之意,实是苦笑。开篇三句,隐约地告诉读者,词人已不是「当年刘郎」,不仅他已自许为隐者,对形胜、繁华的杭州也别有一番情怀了。杭州,南宋称为临安,即宋王朝南渡后的帝京。作为宋太宗第四子商王元份的七世孙这样一个宗室子弟,对重来帝京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绪对待,其中必有缘故,因此就给人留下了悬念,留下了疑猜。旧地重游,必有比较,比较中也必有新的观感,所以,紧接着就抒写自己的观感:其一,是「湖中旧时饮者,今与谁俱?」旧时同气相求、同酌共饮的朋友已风流云散,无处可求。其二,「山山映带(景物映衬,相互关连),似携来、画卷重舒。三十里、芙蓉步障(屏幕),依然红翠相扶。」西湖依然风姿如画,美景依旧。词人巧用反衬之法,抓住西湖典型的景色,着意渲染,以热色艳丽的风景反衬冷色的零落的人事,抒写出世易时移、物是人非的悲凉情怀。

        下片,更值得玩味。「一目清无留处」,承上启下,上承前片的写景,下启由以上景色生发的感受。一个「清」字,从字面看,是说西湖胜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但从语言的语码、符号作用看,却颇有深意。「清」与「昏」相对,有看得真切、透彻、洞悉无余的意义。词句隐寓著对南宋王朝已病入膏肓、无可药救的深切了解这层意思。「任屋浮天上、身集空虚」,从字面看,是写自己在湖中的一种感受:西湖如镜,蓝天如碧,水天澄澈,岸边的房屋和上面的蓝天都映在水中,房屋也如浮在天上。任凭房屋浮在天上,自身停留在水天澄澈的虚空之中。这境界,如同欧阳修在《采桑子》中描画的,「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其湖中别有天。」但《易林》有云:「水暴横行,浮屋坏墙」。这「屋浮」的形象,有着南宋王朝内外交困、政局动荡的寓意。而「任」字,透露出词人对南宋王朝的失望,已不抱希望,任其屋浮天上、墙坏壁塌的意思。至于自己,也只能委身造化听天由命,置身空虚,超脱尘世了。联系到他做隐士(至少内心向往隐士)、遁迹自然的行状来看,恰是言行相符,并非臆断。

        至于「残烧夕阳过雁,点点疏疏」,是化用白居易《秋思》「夕照红于烧」的诗意,但「夕阳」这个语码就有王朝末日的特定含义,多数人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李商隐的名句,作唐王朝行将灭亡的预言看待。那么词人这美艳的形象,也是对宋王朝犹如残阳、已好景不长的预告。在这黄昏时刻,疏疏点点的过雁,急急惶惶振翅向远方飞去,想寻找自己的归宿,正象征著有识之士,觉得大局已定,回天乏力,或退出仕途,或隐迹江湖,或皈依空门,各自寻找退路的现实。所以这是一幅肃杀、衰败、凄凉的末世寓意图,是词人用比的手法借景抒情、最含深意的形象。

        「故人老大,好襟怀、消减全无。」则是词人怀着激愤和沉痛对南宋王朝不发不快的直接评论。南渡之初,朝野不乏恢复中原的壮志,「好襟怀」,当指此。但赵宋最高统治者,心怀鬼胎,苟且偷安,醉生梦死。诚如文及翁写的,「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贺新郎·游西湖有感》)同时又压制、打击、排挤主战力量,使英雄塞路,报国无门,壮志消磨以尽,造成世风日颓,如江河日下,半壁山河,难以收拾的局面。这是多么令人扼腕的下场!大概这也就是词人不愿意重来京城、重游西湖的真正原因。至此,词人以「慢赢得,秋风两耳,冷泉亭下骑驴」这样深沉的感慨收束了全词。「两耳秋风」,即满耳的秋声。秋声者,世纪末的衰颓没落之音也。词人再描绘出一个鲜明的形象:一个著破荷衣的宗室子弟,骑着一头毛驴,踽踽独行在冷泉亭下。这等凄楚的情景,正是王室式微的绝好像征。但这沉痛的心意由「慢赢得」三字引出,沉痛之情偏以淡语、谐语、反语道之,更有一种悲从中来的异样的兴发感动力量。

        况周颐对赵汝茪的词,原有「格调本不甚高」的评价,但对这首词,尤其对下片部分,评曰:「以清丽之笔作淡语,便似冰壶濯魄,玉骨横秋。绮纨粉黛,回眸无色。」相当推崇。究其原因,大概也是看到了这位赵氏宗室并非醉生梦死之徒,当他被抛出温柔富贵之乡后,尚有魂魄,尚有骨气,一扫原先的绮纨粉黛,能写出这感时伤世、饱含家国之痛的好词章。

        诗词作品:汉宫春·著破荷衣 诗词作者: 宋代 赵汝茪

麋鹿姑苏的意思是什么

       

(1)C

       (2)鼓:歪戴;垂:低垂。百花盛开,人们正快乐游赏,他们的帽子歪斜,马鞭低垂。这两个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成都后方人们沉醉于享乐之中的闲散逍遥情状,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安于享乐的人们的愤慨。(意对即可)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解释:是谁将若耶溪畔的美女西施献给吴王,导致吴国灭亡,只剩下麋鹿出没在姑苏台?至今越国人仍盼望西施坐船归来。一年已到年底了,何不演奏乐器以示欢乐?难道君看不见古代王、谢望族的亭台楼阁,而今只剩凋残的树木,寒烟清冷,孤寂的乌鸦仍在呼唤着离魂!诗词名称:《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本名:辛弃疾。别称:辛忠敏。字号: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出生时间:1140年5月28日。去世时间:1207年10月3日。主要作品:《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清平乐.村居》《送剑与傅岩叟》《满江红》《卜算子修竹翠罗寒》等。主要成就: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讨平起义,创设飞虎军。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麋鹿姑苏”的详细介绍:

       一、《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的全文点此查看《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的详细内容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

       倒立江湖。不知云雨为雨,

       雨雨云乎?长空万里,

       被西风变灭须臾。回首听月明天籁,

       人间万窍号呼。谁向若耶溪上,

       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

       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

       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

       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二、赏析

       “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在词的收尾部分,作者首先以设问的语气提出问题:一年将尽了,为什么不鼓瑟吹竽欢乐一番呢?《诗经》的《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又《唐风·山有枢》:“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作者引《诗》说出了岁晚当及时行乐的意思,接着又以反问的语气作了回答:“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旧时王、谢的亭馆已经荒芜,已无可行乐之处了。东晋时的王、谢与会稽的关系也很密切,“王亭”,指王羲之修禊所在的会稽山阴之兰亭;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有别墅。这些旧迹,眼前是只有“冷烟寒树啼乌”点缀其间了。

       从怀念范蠡到怀念王、谢,感情上是一个很大的转折。怀念范蠡抒发了报国雪耻的积极思想;怀念王、谢不仅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而且明显地表现出消极悲观的情绪。作者面对自然的晴雨变化和历史的巨变,所激起的不仅是要效法古人、及时立功的慷慨壮怀,同时也有人世匆匆的暮年伤感。辛弃疾此时已经是六十四岁了。当作者想到那些曾经威震一方、显赫一时的风流人物无不成为历史陈迹的时候,内心充满了人生短暂、功名如浮云流水的悲叹。这末一韵就意境来说不是仅对王亭谢馆而发,而是关涉全篇,点明全词要旨。词人在这些历史人物事迹中寄托的不同感情,同他当时思想的矛盾是完全吻合的。

       三、注解

       须臾:形容时间短。

       天籁:大自然的音响。这里指风。

       万窍:《庄子·齐物记》中有“······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河名,在会稽南。

       倩:请。

       美人:指西施。传说西施曾经在若耶溪上浣纱。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为了报仇,使用美人计,把西施送给吴国,后吴国被越国灭亡。

       麋:鹿的一种,俗称四不像。

       姑苏:这里指姑苏台,吴王曾与西施在此游宴。

       王亭谢馆:王、谢为东晋豪门贵族,山头子弟很多,多住在会稽。王亭谢馆泛指他们在会稽一带的游乐场所。

       四、译文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看秦望山上乱云飞渡,暴雨倾注,犹如江湖倒泻下来。不知道是云化为雨,还是雨化为云?万里长空,西风劲吹,乌云瞬间变幻消失。回首倾听明月星夜天籁长鸣,人间万千洞穴的呼号似山崩雷震!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是谁将若耶溪畔的美女西施献给吴王,导致吴国灭亡,只剩下麋鹿出没在姑苏台?至今越国人仍盼望西施坐船归来。一年已到年底了,何不演奏乐器以示欢乐?难道君看不见古代王、谢望族的亭台楼阁,而今只剩凋残的树木,寒烟清冷,孤寂的乌鸦仍在呼唤着离魂!

       五、辛弃疾其他诗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鹧鸪天》、《青玉案元夕》。六、背景

       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辛弃疾被重新起用,任命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据《宝庆会稽续志》,为六月十一日到任,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即奉召赴临安,次年春改知镇江府,故知登蓬莱阁之举,必在嘉泰三年的下半年,另据词中“西风”、“冷烟寒树”等语,可断定是作于晚秋。

       清人沈祥龙《论词随笔》云:“词贵意藏于内,而迷离其言以出之。”为此,词家多刻意求其含蓄,而以词意太浅太露为大忌。这首词以自然喻人世,以历史比现实,托物言志,寄慨遥深。

       相同朝代的诗歌

       《曹将军》、《下瞿塘》、《滕王阁》、《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题艾溪》、《废贡院为米廪过之值盘_》、《送客至灵谷》、《叹_词》、《题陈朝玉爱竹轩》、《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的详细信息

       好了,今天关于“汉宫春事”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汉宫春事”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