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南乡子辛弃疾拼音版_南乡子辛弃疾拼音版古诗

zmhk 2024-05-25 人已围观

简介南乡子辛弃疾拼音版_南乡子辛弃疾拼音版古诗       谢谢大家给我提供关于南乡子辛弃疾拼音版的问题集合。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回答每个问题,并提供一些相关资源和参考资料,以便大家进一步学习和了

南乡子辛弃疾拼音版_南乡子辛弃疾拼音版古诗

       谢谢大家给我提供关于南乡子辛弃疾拼音版的问题集合。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回答每个问题,并提供一些相关资源和参考资料,以便大家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翻译及原文

3.南乡子辛弃疾词

4.元日辛弃疾古诗拼音版语音

5.南乡子辛弃疾

6.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乡子辛弃疾拼音版_南乡子辛弃疾拼音版古诗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系列:宋词三百首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

        1南乡子:词牌名。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2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3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4悠悠:连绵不尽的样子。

        5兜鍪:指千军万马。兜鍪,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6坐断:占据,割据。

        7休:停止。

        8曹刘:指曹操、刘备。

        9生子当如孙仲谋:引用《三国志·吴主(孙权)传》注:曹操尝试与孙权对垒,「见舟船、器仗、队伍整肃,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即刘表,字景升)儿子若豚犬(猪狗)耳。』」暗讽今天的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也不如孙权。

        十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

        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赏析

        作者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这首词讽刺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对于朝廷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极目远眺,中原故土在哪里呢?哪里能够看到,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周遭一片美好的风光了!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望神州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己有了!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收回遥望的视线,看这北固楼近处的风物:「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想当年,这里金戈铁马,曾演出多少惊天动地的历史戏剧啊!北固楼的「满眼风光」,那壮丽的自然山水里似乎隐隐弥漫着历史的烟云,这不禁引起了词人千古兴亡之感。因此,词人接下来再问一句:「千古兴亡多少事?」世人们可知道,千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经历了多少朝代的兴亡更替?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者,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也。

        「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千古多少兴亡事,逝者如斯乎?而词人胸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又何尝不似这长流不息的江水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想当年,在这江防战略要地,多少英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国时代的孙权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他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何等英雄气概!据历史记载: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赤壁之战大破曹兵,年方二十七岁。因此可以说,上面这两句是实写史事,因为它是千真万确的历史,因而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作者在这里一是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就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他之「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显然,稼轩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禄无能、懦怯苟安。

        接下来,辛弃疾为了把这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他异乎寻常地第三次发问,以提请人们注意:「天下英雄谁敌手?」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作者自问又自答曰:「曹刘」,唯曹操与刘备耳!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辛弃疾便借用这段故事,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曹、刘、孙三人,论智勇才略,孙权未必比曹、刘强。稼轩在《美芹十论》中对孙权的评价也并非称赞有加,然而,在这首词里,词人却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吒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也!这种用心,更于篇末见意。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历》说: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见吴军乘着战船,军容整肃,孙权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一世之雄如曹操,对敢于与自己抗衡的强者,投以敬佩的目光,而对于那种不战而请降的懦夫,若刘景升儿子刘琮则十分轻视,斥为任人宰割的猪狗。把大好江山拱手奉献敌人,还要为敌人耻笑辱骂,这不就是历史上所有屈膝乞和、腼颜事仇的缺乏骨气的人的共同的可悲命运吗!

        曹操所一褒一贬的两种人,形成了极其鲜明、强烈的对照,在南宋摇摇欲坠的政局中,不也有着主战与主和两种人吗?这当然不便明言,只好由读者自己去联想了。聪明的词人只做正面文章,对刘景升儿子这个反面角色,便不指名道姓以示众了。然而妙就妙在纵然作者不予道破,而又能使人感到不言而喻。因为上述曹操这段话众所周知,虽然辛弃疾只说了前一句赞语,人们马上就会联想起后面那句骂人的话,从而使人意识到辛弃疾的潜台词:可笑当朝主和议的众多王公大臣,不都是刘景升儿子之类的猪狗吗!词人此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颇类似歇后语的作用,是十分巧妙的。而且在写法上这一句与上两句意脉不断,衔接得很自然。上两句说,天下英雄中只有曹操、刘备配称孙权的对手。连曹操都这样说,生儿子要像孙权这个样呢!真是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令人拍案叫绝!再从「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的蕴含和思想深度来说,南宋时代人,如此看重孙权,实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的反映。因为南宋朝廷实在太萎靡庸碌了,在历史上,孙权能称雄江东于一时,而南宋经过了好几代皇帝,竟没有出一个像孙权一样的人!所以,「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它与稼轩同时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遇乐》相比,一风格明快,一沉郁顿挫,同是怀古伤今,写法大异其趣,而都不失为千古绝唱,亦可见辛弃疾丰富多彩之大手笔也。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翻译及原文

       谢静宜词南乡子注释如下:

       南乡子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整,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孙仲谋。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

       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汤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注释:南乡子:词牌名。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望:眺望。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译文

       在诸将都谈论封侯之事的时候,我独倚高楼,和着竹笛,放声长歌。世事在风吹雨打中悄然而逝刘裕在重阳登临戏马台,与群臣宴会的盛景已一去不复返了。快快畅饮不要留下,酒味醇香依旧。花在老人头上羞笑,白发警花不消解忧愁。

赏析:

       原序: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这首词是作者的一首绝笔词。词中对自己一生经历的风雨坎坷,表达了无限深沉的感慨,对功名富贵予以鄙弃,抒发了纵酒颓放、笑傲人世的旷达之情。

词的开头两句就描绘了一组对立的形象:

       诸将在侃侃而谈,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对比何等鲜明,大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的意味。

       在封建社会中,封侯显贵历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但在作者眼中,这一切都只是梦幻一场,所以他此时只在一边冷眼旁观,沉醉在音乐之中。这一组对比用反差强烈的色调进行描绘,互为反衬,突出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

       此词借助笛声与歌声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悠长深远的意境中,超然之情蕴合于这不言之中,自有一种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吹笛倚楼”用唐赵报《长安秋望》诗中的名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正切本词写重九登高远望之意。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一切的是非得失、升沉荣辱,都淹没在时光流逝的波涛中。“休休”,算了吧,还有什么可说呢!即使是象宋武帝刘裕在彭城戏马台欢宴重阳的盛会,也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一去不复返了。

       用“戏马台”之典正切重阳宴集之题,而“金络头”,用鲍照《结客少年场行》煦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既切戏马台之马,又照应开头说封侯的“诸将”。

       作受受佛老思想的浸润,人生观中有着消极虚无的一面,随着政治上的连遭打击,这种思想时有流露。这里表现的就是这种思想感情,但更为含蓄深婉。

南乡子辛弃疾词

       从哪里可以眺望故土中原?眼前却只见北固楼一带的壮丽江山,千百年的盛衰兴亡,不知经历了多少变幻,真是说不清,也道不完,有如这浩渺江水无穷无尽,奔流不还。

       遥想当年,那孙权多么英武威严,青年时期就统率着万千健男。占据住江南百战犹酣。天下的英雄谁堪配做他的对手?惟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他鼎足成三。难怪人说,生下的儿子就应当如孙权一般。

       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原文: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或开禧元年(1205),当时辛弃疾在镇江知府任上。嘉泰三年(1203)六月末,辛弃疾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

       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元日辛弃疾古诗拼音版语音

       欹枕艣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梦里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  

       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只记埋怨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

       船行江上,在咿哑嘈杂的摇橹声中渐渐入睡。在梦中与意中人相会,她依然是翠袖盈盈的可人情态。

       在梦中正与情人难离难舍,欲说还休之际,却梦断人醒。回忆前夜分别时,正是圆月中天,月圆而人离别。

       全词就梦前、梦中、梦后三层依次写来,思路清晰。词人由醉入梦,梦中笙歌花丛,翠袖盈盈。以下不写梦后相思,却从对面入笔,倒叙梦中情境,妙笔脱俗。

南乡子辛弃疾

       元日辛弃疾古诗拼音版语音答案如下:

       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lao bing wang shi jie kong zhai xiao shang mian。er tong huan weng qi,jin ri shi xin nian。

扩展资料:

       1、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2、辛弃疾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并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但不被朝廷采纳。

       3、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曾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

       4、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被辛弃疾推辞。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5、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6、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7、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即北固楼,在北固山上。有怀,有所怀念。这首词怀念的是孙权,跟苏轼怀念周瑜差不多。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词句注释

        ⑴南乡子:词牌名。

        ⑵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⑶望:眺望。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⑷北固楼:即北固亭。

        ⑸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⑹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⑺年少:年轻。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兜鍪(dōu móu):指千军万马。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⑻坐断:坐镇,占据,割据。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休:停止。

        ⑼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

        ⑽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⑾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 ,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白话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赏析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即北固楼,在北固山上。有怀,有所怀念。这首词怀念的是孙权,跟苏轼怀念周瑜差不多。

        上片“何处望神州,……不尽长江滚滚流。”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但是中原还是看不见。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就是长江,多少兴亡事情已经过去了。

        下片“年少万兜鍪,……生子当如孙仲谋。”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的统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是倒装句法,即前一句可以移到后面去说,后一句可以移到前面去说,成为:“满眼风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为什么不这样说呢?这就跟词调有关系,因为这种词调规定头一句只能五个字,第二句七个字,所以只能倒过来说。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作者: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

        1、南乡子:词牌名。

        2、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3、望:眺望。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4、北固楼:即北固亭。

        5、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6、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7、年少:年轻。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兜鍪:指千军万马。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8、坐断:坐镇,占据,割据。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休:停止。

        9、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

        10、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11、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翻译: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

        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

        不知道。

        往事连绵不断,

        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

        做了三军统帅。

        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

        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

        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

        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赏析:

        胸中有雄峰万仞,雄风万里,何处不可望神州?似有倚天长剑在手,气冲斗牛。句句如大江奔流,有豪情涌动亦有世事沉浮之叹,全数卷入浪涛,滔滔东去。

        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

        1. 《南乡子》:词牌名。京口:江苏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市区东北长江边的北固山上,又名北顾亭。

        2. 神州:原指全中国。这里指被金人占领的江北中原沦陷地区。

        3. 北固楼:即北固亭。

        4. 悠悠:长远的样子。

        5. 年少万兜(dōu)鍪(móu):指二十来岁就能统率上万兵马的孙权。兜(dōu)鍪(móu):战士的头盔,这里借指士兵。

        6. 坐断:占据。

        7. 曹刘:曹操和刘备。

        8.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曹操称赞孙权的话。仲谋:孙权,字仲谋。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极目远眺,我们的中原故土在哪里呢?哪里能够看到,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周遭一片美好的风光了!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惊天地,泣鬼神。接下来再自问自答一句:“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世人们可知道,千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经历了多少朝代的兴亡更替?这一问一答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然而,“不尽长江滚滚流!”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何等英雄气概!接下来,辛弃疾为了把这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他异乎寻常地第三次发问,以提请人们注意:“天下英雄谁敌手?”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作者又自答曰:“曹刘”,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 。“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叹雄壮,意境高远。它与作者同时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遇乐》相比,一风格明快,一沉郁顿挫,同是怀古伤今,写法大异其趣,而都不失为千古绝唱,亦可见辛弃疾丰富多彩之大手笔也。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赏析: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即景怀古,借古人寄怀。千古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像孙仲谋一流英雄豪杰,昔日繁华的歌舞台榭,英雄的业绩风流,总被历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有,一抹斜阳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寄住。雨打风吹、斜阳草树,沧桑感喟,吊古幽思,贯注行间。想当年三句,镜头由历史陈迹转向盖世英雄。健笔勾勒,生气虎虎,与南宋萎靡怯懦,反差极大。呼唤英才,正为济世而图功。下片以古鉴今,折转到现实,表达自己献身恢复雄心。元嘉年间刘义隆草草出兵北伐中原,梦想在狼居胥山封坛祭天,作为全胜的纪念,却不料只落得惊慌败北狼狈逃窜。先引述刘宋北伐教训,提醒当局审慎筹划。次追忆当年抗金往事,扬州路上烽火杀敌的情景历历在目,以此激励人们挽时艰,再顾望淮北平静气象,而今侵略中原的拓跋焘祠庙香火盛烧,一片神鸦鸣噪,社鼓喧闹,暗示倡导恢复势在必行。最后借廉颇自况,抒发未能实现抱负的感慨,当时作者已66岁高龄了,南归也已四十三年,可朝廷昏庸,王佐无人,不是和议投降,就是轻敌误国,国事糜烂,金瓯残缺,自己壮志难酬而老无为,怎不令人悲愤。词由怀古到议今,所有史事无不扣紧京口,关联现实,用事虽多,熔裁有方,浑然一体。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

        阑干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

        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

        赏析:

        这首词是词人在建康任职期间所作,此时词人正值年轻时期(约在30岁左右)。词人从金兵占领区的北方突骑渡江,投奔南宋,志在抗金报国,却不受重用,反遭猜忌排斥,那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全倾注于词中。上片写景,高远寥阔。南楚碧天千里辽阔,一派凄清的秋色,长江水随着碧天远去,秋色无边无际。景中寓情,沉郁悲壮。极目远眺远处的山峰,不禁触发起诗人一股浓烈的乡关之思和家国之愁,山河之美引起愁怀的原因:它已沦陷异族了。落日六句意境悲凉,似心平气和却壮怀激烈、悲愤填膺。落日斜挂楼头,离群孤雁悲啼声里,江南游子悲愤压抑,看着吴钩宝剑把玩不已,拍遍了九曲栏杆,没有人领会词人登楼远眺的心意。下片由写景抒情转到言志与悲叹。接连用了三个典故:引季鹰的故事,表明自己早已以身许国:引许汜故事,表明自己不屑为个人利益而不顾国家风雨飘摇;树犹如此是桓温北伐路上对时光飞逝之叹,作者亦引以表达自己功业未建年华虚度的感慨。结尾收到英雄襟抱,无人抚慰。与上片煞拍呼应。词中以佳人发饰寓山河之恨,以美人衬映英雄,以历史典故写抱负,委婉跌宕,极沉郁悲慨之致。

       好了,今天关于南乡子辛弃疾拼音版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南乡子辛弃疾拼音版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南乡子辛弃疾拼音版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