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陋室铭全文

佚名 2024-04-15 人已围观

简介陋室铭全文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陋室铭全文的问题。我将用专业的态度回答每个问题,同时分享一些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希望这能对大家有所启发。1.陋室铭原文全文带拼音2.刘禹锡的《陋室铭》全文?3.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全文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陋室铭全文的问题。我将用专业的态度回答每个问题,同时分享一些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希望这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1.陋室铭原文全文带拼音

2.刘禹锡的《陋室铭》全文?

3.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全文?

4.陋室铭(写不限)全文多少字

陋室铭全文

陋室铭原文全文带拼音

       陋室铭原文全文带拼音如下:

       山shān不bù在zài高gāo,有yǒu仙xiān则zé名míng。水shuǐ不bù在zài深shēn,有yǒu龙lóng则zé灵líng。斯sī是shì陋lòu室shì,惟wéi吾wú德dé馨xīn。苔tái痕hén上shàng阶jiē绿lǜ,草cǎo色sè入rù帘lián青qīng。

       谈tán笑xiào有yǒu鸿hóng儒rú,往wǎng来lái无wú白bái丁dīng。可kě以yǐ调diào素sù琴qín,阅yuè金jīn经jīng。无wú丝sī竹zhú之zhī乱luàn耳ěr,无wú案àn牍dú之zhī劳láo形xíng。

       南nán阳yáng诸zhū葛gě庐lú,西xī蜀shǔ子zi云yún亭tíng。孔kǒng子zǐ云yún:何hé陋lòu之zhī有yǒu?

       《陋室铭》原文注释:

       (1)陋室:简陋的屋子。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3)在:在于。

       (4)名: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5)灵:神奇;灵异。

       (6)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7)惟吾德馨:只因为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上:长到;入:映入。

       (9)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10)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11)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2)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儒家经典。金:珍贵的。

       (13)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14)之: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5)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刘禹锡的《陋室铭》全文?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 水面上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很喜爱牡丹;我唯独 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 香气远播,更显得清香,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呢。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当然是很多了。

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全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0八。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世称“刘宾客”。刘禹锡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县)。唐代大诗人、文学家、哲学家。

        刘禹锡文名遐迩。唐贞元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后经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他和柳宗元交谊颇深,人称“刘柳”;后与白居易唱和甚多,亦并称“刘白”。据史载,刘禹锡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他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及安徽和州县通判。按王朝规定,他应住衙门内三间三厅之房。但是,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认为刘禹锡是被贬之人,便给他小鞋穿,安排他到城南门外临江的三间小房居住。对此,他毫无怨言。刘禹锡是个文人,于是就根据住地景观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门上。

        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之,甚为恼火,马上将刘禹锡移居别地,并把住房面积减去一半。此房位于德胜河边,岸柳婆娑。刘禹锡见此景色,更是怡然自乐。于是,他又撰写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闻讯后,下令撵刘禹锡搬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

        半年光景,刘禹锡的“家”被折腾了三次。他在愤激之中,有话如鲠在喉,倾吐为快,一气呵成,写成了《陋室铭》,并请人(这人就是柳公权)碑刻竖于门外。(节选自《应用写作》学术月刊1995年第11期《刘禹锡和他的“陋室铭”》)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唐代汉族人,冒称中山刘氏,洛阳人,字梦得 。刘禹锡出生在嘉兴,祖坟原在洛阳北邙,后因地峡不可依,所以后来改葬于荥阳(今郑州荥阳)。刘家世居洛阳,中原战乱,他父亲徙家江南,刘禹锡生于江南,其父死后,他扶棺返里,同时他母亲也从江南返回洛阳,此后可能在荥阳住了一段时间。集异记中有刘禹锡“贞元中寓居荥泽”之说。刘禹锡一生坎坷,四处漂泊,直到晚年,才居于洛阳,后逝于洛阳。刘禹锡说自己是“客居江南”,称自己是“雒客”,称“洛阳旧有衡茅在”,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可见,他在嘉兴、荥阳、洛阳都安过家。若联系到他祖籍洛阳,还是认为称他为洛阳人比较合理。也有一说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因为刘邦是彭城人,彭城乃刘氏郡望所在而已,如韩愈之于昌黎。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具体是什么身世,我们目前还没有得到考证。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着有《刘宾客集》(一称《刘梦得文集》)

        陋室铭(18)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斯是(3)陋室,惟(4)吾德馨(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9)谈笑有鸿儒(6),往来无白丁(7)。可以调素琴(8),阅金经(9)。无丝竹(10)之乱耳(11)(16),无案牍(12)之劳形(13)。南阳(14)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5). 孔子云:“何陋之有?”(17)

        注释:

        (1)名:出名(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

        (2)灵:灵异

        (3)斯、是:均为指示代词斯,这。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4)惟:只

        (5)馨:散播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今义:芳香;吾,我。

        (6)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鸿,大.儒,旧指读书人,这里指知识渊博的人. 有学问的人。

        (7)白丁:没有官职的人,平民。这里借指没有学问之人。

        (8)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素:不加装饰的

        (9)金经:这里泛指佛经。

        (10)丝竹:丝,琴瑟,竹,管弦乐,这里指的是合奏乐器的声音,解为噪音。

        (11)乱耳:乱,使……烦乱。

        (12)案牍,官府的公文。

        (13)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今义 样子;劳,使……劳累。

        (14)南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县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

        (15)子云:汉代的扬子云(也作“杨子云”“扬雄”)(前53—18)的字。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称“扬子宅”,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故又称“草玄堂”。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和前一句引用典故表明:“陋室不陋”)

        (1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琴瑟萧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取消句子独立性,也有表舒缓语气的作用。

        (17)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8)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19)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20)何陋之有:宾语前置。

        古今异义:

        在:古义(在乎,动词)今义(表示某物在某地,介词)

        馨:古义(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今义(芳香)

        调:古义(调弄)今义(调动)

        形:古义(身体)今义(形状)

        词类活用:

        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变得有名。 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变成灵异的水。

        苔痕上阶绿,上,名词作动词,漫上。绿,名词作动词,变绿。

        草色入帘青,青,名词作状语,使……变青。

        无丝竹之乱耳,乱,形容词作动词,使……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

       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居住)就有了名气;水不在于有多深,有龙(居住)就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因为)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藓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平时和我交谈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平民。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奏乐声使我的耳朵紊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陋室铭(写不限)全文多少字

       山不在①高,有仙则名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③。斯是陋室④,惟吾德馨⑤。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⑥。谈笑有鸿儒⑦,往来无白丁⑧。可以调素琴⑨,阅金经⑩。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作品译文

       山不在乎多高,有了神仙就会闻名。水不在乎多深,有了蛟龙就会神奇。这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觉得它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在这里与我)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跟我往来的没有一个是没有学问的人。(平时)可以弹奏不加修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既)没有(嘈杂的)管弦乐声扰乱耳朵,(也)没有(繁杂的)官府公文使我身心劳累。(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

       文字注释

       题目:选自《全唐文》卷六〇八。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多用韵。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1) 在:在于,在乎,动词。 (2) 名:有名,这里作动词。 (3) 灵:灵异。 (4) 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 (5) 惟吾德馨:只是我(住 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传说中的人品问题)。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古代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德馨:品德高尚。吾:我,这里指作者,陋室的主人。 〔6〕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这句话的重心在“绿”和“青”这两个字上,这两个字是什么呢?是本色呀!这句话反映出作者不改本色的节操。上:动词,长到,蔓到。 (7) 鸿儒:大儒,博学的人,学识渊博的学者。鸿:大。儒:有学问的人。 (8) 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9)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弹奏。素琴:不加任何装饰的琴。 (10)金经:指佛经。 (11)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2)之: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13)乱耳:使耳朵扰乱(使动用法)。乱:使……扰乱。 (14)案牍(dú):官府公文。牍,①古代写字用的狭长的木简。②文件;书信。 (15)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16)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1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18)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本文只用“何陋之有”,兼含着“君子之居”的意思。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希望可以帮到您。

       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 (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全文81字。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陋室铭全文”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