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_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一等奖

zmhk 2024-05-14 人已围观

简介烛之武退秦师教案_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一等奖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些关于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关于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的讨论,我们开始吧。1.《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教案2.2021教师资格考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_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一等奖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些关于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关于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1.《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教案

2.2021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3.高中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4.高一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

5.高二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6.《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及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_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一等奖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教案

        教学设想:

        1、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

        2、适当补充《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3、可结合本课让学生了解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教学目标:

        1、在诵读背诵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其它文言现象;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细化段落,分清文章条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带领学生熟悉课文,并力求背诵,在此基础上,点到文中的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

        文言文中的文言现象、重点虚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以读领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入

        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4.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二、《左传》

        大家初中时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文章,是什么呀,——《曹刿论战》。本文也是选自《左传》,《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三、课文讲解

        1、我们今天就来讲述这个发生在僖公三十年的故事。上节课要求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那么,首先请大家齐读第一段,找出,晋、秦这两个大国为什么要欺负郑国这个小国家呢?

        (齐读,请一位学生找出原因)

        “对,以其、、、、、、也”,(1)可以说,故事一开始就是尽显危机,形式非常紧迫,严峻。“锦|军函陵,秦|军氾南”,眼看郑国就要灭亡了。大家注意到我怎么读的这句吗?“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我们接着读故事。

        2、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2)烛之武要登场了,矛盾似乎又缓和了,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呢,是他毛遂自荐,主动承担责任吗?

        〈1〉对,不是。而是别人——佚之狐推荐的。可见佚之狐也是个知人善用的贤臣。若是让大家带着感情推荐烛之武,应该怎么读这句话?用什么语气、语调推荐呢?————读得坚定一点,胸有成竹“”师--必----胜。

        〈2〉但是烛之武却有推辞之意,(3)气氛一下又紧张了。想想也是,一 个多年未被重用的老臣,难免心中会有怨言。哪位同学能诉说一下他的怨言,带着烛之武的感情。————就是该读得伤感一点。

        〈3〉在这种情况下,郑伯也体现了贤君的模样,他先进行了自我批评,然后又以利打动烛之武。——大家看课后练习三中的一句话:“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事情到了这种地步,矛盾又缓和了,烛之武答应游说秦君。

        3、那么,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故事进入了高潮阶段。

        “夜缒而出”,这也照应了前文中严峻的形式(“缒”字“而”字的讲解)

        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烛之武的这句话一说出来,大家会不会想“坏了,烛之武难道要叛国,郑国又危险了”,我们继续往下读。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

        (6)(秦————晋————郑)

        肆其西封 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4、秦军退,并“使、、、、、、戍之”。晋国怎么样了呢?分析“不仁”“不知”“不武”。 “不知”是真正的原因。

四、艺术特色

        1、整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故事,清洁是不是平稳发展的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2、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3、这个故事也算得上当时的一件大事了,而作者没有写秦晋如何计划,没有写郑国大臣的凡庸,而是集中笔墨写烛之武的说词,这是本文选材的一大特点,详略得当,结合《曹刿论战》。

五、字词(略)

六、板书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尾

        辞

        君知其难 君之薄也 君亦无所害 君之所知也 唯君图之

        亡郑 舍郑 联晋

        无利 有利 无利

2021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课文内容。

        2、了解《左传》的叙事特点,掌握本文叙事特点。

        3、通过想象和推理,分析本文主要人物的语言艺术,学会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要矛盾的思考方法。

        4、了解我国古代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积累常识性的文史知识。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课文内容。

        2、分析本文主要人物的语言艺术,学会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要矛盾的思考方法。

        教学难点:

        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教学方法:

        讲读法、分析推导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一位伟人曾说过“不会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史书典籍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读史书就是去了解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春秋时期,郑国一位叫烛之武的说客退秦师的事件。

        二、阅读全文

        (一)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1、本篇文章出自《左传》,对这同一事件在《春秋》里也做了记录,内容却仅仅是一句话,那就是“晋人秦人围郑”,请问同学们,这两部书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明确:《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书。《左传》是为《春秋》作注的三传之一,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它以《春秋》所记的年代为次序记录史实。

        2、仅从对这一事件的记录看,你能说说两部书特点上有哪些差别吗?

        《春秋》客观记录历史事件,只作大事记式的记录,语言精炼,《左传》中出现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侧重于以故事的形式记录事件的始末,叙事详细,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记录学生的分析)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并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 夜缒(zhuì)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 逢(páng)孙

        2、展示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学生读课文,注意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学生相互交流。

        先由让学生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先分类然后让学生回答。

        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2)秦伯说。(说,同“悦”。)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

        一词多义

        封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西封(疆界,名词)之 (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于晋(郑国,代同)

        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于晋(因,介词)

        词类活用

        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

        既东封郑。

        (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

        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西面的。)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2)倒装句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3)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

        4、要求学生们复述全文,从而理清文章思路。

        ①秦晋围郑 千钧一发(开端)$Sf

        ②郑伯求贤 临危受命(发展)0PI

        ③夜访秦伯 说退秦军(高潮)/5|

        ④晋候权衡 率师离郑(结局),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

        三、作业

        1、完成文言基础字词的归纳总结。

        2、背诵课文。

高中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本文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作者在文章中刻画了郑伯、烛之武、佚之狐三个十分鲜明的形象,语言优美、层次分明、说理透彻、逻辑有力。叙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张驰有度。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畏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为大家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4.感悟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学习本文详略得当、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难点感悟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听音频);朗诵法(集体朗诵、指定学生朗诵);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两节课我们主要对《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中的文言知识进行了学习,并且疏通了文章的大意,本节课我们继续来学这篇课文,一起来分析一下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二)感知课文,梳理情节。

        1.齐声诵读课文(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

        2.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这篇文章中主要写了在公元前630年,秦、晋以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为由而试图联合攻打郑国。烛之武面对国家的危难,只身前往敌国与秦君进行交涉,最终说服了秦国从郑国退兵的故事。

        (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

        1.学生速读文章,找找文章中第一次提到烛之武是在什么时候?

        明确:在文中的第二段,佚之狐推荐烛之武。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作者借他人之口指出了烛之武是一个有外交才能的人。作者这样写实为侧面烘托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2.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与文章的内容,思考:烛之武是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

        明确:当年晋文公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而且在晋楚之战中郑国曾协助了楚国,因此与晋结怨,这也是真正的原因。在秦、晋围郑的情况下,烛之武才?退秦师?的。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师的?

        明确:烛之武站在秦师的立场上,首先指出?郑既知亡?,向秦伯示弱;然后用?亡郑陪邻?分析了此次战争对秦的不利之处,间离了秦、晋的关系;紧接着抛出?舍郑利秦?的诱惑;最后在从深层次上指出?亡郑阙秦?的致命因素,彻底瓦解了秦伯的想法。整体而言,烛之武?退秦师?的方法是:分析利弊、利用矛盾以及转移矛盾,层层深入,逻辑严谨。

        4.通过以上的分析,你认为烛之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深明大义、临危受命、智勇双全、能言善辩的人。

        5.小组之间相互讨论文章中其他的人物形象。

        明确:郑伯:虚心纳谏、勇于改过;佚之狐:知人善举、慧眼识珠;秦伯:善于决策、善谋利益;晋侯:随机应变。

        (四)拓展延伸

        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这篇文章有哪些写作特点?

        明确:伏笔与照应、波澜起伏、详略得当。

        (五)小结作业

        小结:回顾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任务的性格特点,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结束课堂。

        作业:背诵本诗,课下总结在本篇文章的学习中收获了什么内容?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因此本堂课的教学中,抓住文章的特点,结合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所学,让学生在反复听诵和朗诵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体会烛之武的智勇双全、能言善辩,感悟他的爱情之情。由于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容易有枯燥难懂之感,所以课堂充分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尽可能地营造课堂气氛。本节课实现了三维目标,达到了师生共建课堂的效果。

高一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

       教学目标 :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了解相关文学知识;

        2、通过诵读,提高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3、把握烛之武的形象和他的论辩技巧。

教学重难点 :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是本课的重点;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是本课难点;

教学方法 :

        诵读法、点拨法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2分钟)

        提问: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老师要听写一个词。

        明确:斡旋。

        战争从古至今都不可避免,而解决战争的办法从古至今都只有两种:一是一方宣告失败标志战争结束,另一种就是双方通过谈判化解战争。今天我们要读的《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一个关于斡旋的故事。

        二、文学常识及背景。(10分钟)

        提问:《左传》大家在初中一定已经接触过了,大家学了其中的那一篇文章啊?

        明确:《曹刿论战》

        提问: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介绍一下《左传》谁写的?都写了些什么?

        明确: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提问:那么,大家还记得与《左传》并称“春秋三传”的是哪两本史书吗?

        明确:《公羊传》、《谷梁传》

        提问: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秦晋的军队包围了郑国,在危在旦夕的关头,佚之狐建议郑伯去请烛之武出使秦伯游说。烛之武经过一番机制的答辩,终于让两国退兵,解了郑国的围。

        提问:秦伯晋侯为什么围郑?

        明确: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提问: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烛之武

        提问:烛之武是姓烛吗?

        明确: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资料:《郑通志 氏族略》:“郑人烛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烛地故,言烛之者,尤言介之推,佚之狐”。

        文化知识:姓名的由来

        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在今天的社会里,它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它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在遥远的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 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

        1 以祖先祖号或庙号为姓--唐 尧 虞 舜 夏 商 周 姬 姚 姜

        2 以国别地名为姓--国别:齐 鲁 韩 赵 魏 秦 楚 宋 卫

        地名:东郭 南宫 西门 欧阳

        3 以官职或职务为姓--官职:司马 司徒 帅 尉

        职务:巫 乐 陶 屠 卜 施 商

        4 以动植物为姓--牛 马 龙 熊(可能是氏族图腾) 杨 柳

        5 以数字为姓--伍 陆 万

        6 少数民族的姓--金 翦 萨 慕容 康

        三、诵读疏通。(25分钟)

        单个学生诵读,教师指导。集体诵读。三遍,以辨明句读。

        请5位学生分句疏通文意,指出自己在阅读中所发现的文言知识,教师补充总结。

        古今异义:

        1、执事:(古)对对方的敬称;(今)掌管某项事情的人

        2、东道主:(古)去往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今)泛指宴客的主人

        3、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出门所带的东西

        4、去:(古)离开(今)前往某地

        5、无能:(古)不能(今)没有能力

        6、夫人:(古)那个人(今)尊称别人的妻子

        通假字:

        1、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2、共其乏困 (共,通“供”)

        3、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 (说,通“悦”)

        5、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6、无能为也已(已,通“矣”)

        词类活用 :

        1、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3、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4、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5、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肆,形作动,扩张,延伸;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7、与郑人盟(名作动,结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形作动,损害)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作名,恩惠)

        10、共其乏困(动作名,缺少的东西)

        重要实词:

        1、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边境。(本文: “越国以鄙远”)

        2、微

        ①细小,轻微(则名微而众寡)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暗暗的。 (《口技》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4、若

        ①似乎、好象(山有小囗,仿佛若有光)

        ②假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你(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④你的(更若役,复若赋)

        ⑤赶得上(曾不若孀妻弱子)

        5、说

        ①陈述(及郡下,谒太守,说如此)

        ②杂说,一种文体(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③言论、说法(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④高兴(秦伯说,与郑人盟。)

        ⑤劝说(范增说项羽)

        6、辞

        ①推辞(辞曰)

        ②告别(停数日,辞去)

        ③推脱(不辞劳苦)

        ④借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⑤文体一种(归去来兮辞)

        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承接)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承接,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4、之

        ①辍耕之陇上(往、到)

        ②子犯请击之(他们)

        ③是寡人之过也(的)

        ④臣之壮也,尤不如人。 (助词,不译)

        5、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6、夫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男子)

        ②夫晋,何厌之有(句首发语词)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代词,那)

        句式:

        1、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于晋”做状语)

        2、且贰于楚也(介宾短语后置,“于楚”做状语)

        3、佚之狐言于郑伯(介宾短语后置,“于郑伯”做状语)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宾短语后置)

        5、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式:“何……之有”……怎么……)

        6、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句,省略“于”)

        7、敢以烦执事。(省略句,省略“于”)

        8、焉用亡郑以陪邻(固定句式,“何必……”)

        四、小结。(6分钟)

        这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姓氏”的文化知识,对文章的意思有了一个大致地了解,对课文里出现的文言知识也作了分析,希望大家回去之后好好的归纳整理,下一节课,我们再来研究一下烛之武的形象和论辩技巧。

        再次诵读全文。

        五、作业(2分钟)

        1、整理归纳文言知识。

        2、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5分钟)

        全班背诵课文。

        二、分析探究。(30分钟)

        提问:第一段很短,只有25个字,却有很多内容,包括那些?

        明确:1、秦晋凶猛,郑国危如累卵2、道出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

        请若干同学分角色诵读课文,力求读出人物性格特点。

        提问:通过刚才同学的分角色诵读,结合原文谈谈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明确:烛之武:有牢骚,但是顾全大局,不卑不亢,刚柔相济,条理清晰,说理透彻。

        佚之狐:有智谋,能举荐人才。

        郑 伯:勇于自责。

        (结合课后第一题疏通故事情节。)

        明确: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3、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提问: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抱怨郑伯,埋没了他的才能。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演义》记载,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应该说,这么一个糟老头,又长期呆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得不到好的待遇,就算有满身锋芒,该也消磨殆尽了吧。当然趁机发发牢骚,摆摆架子,一来无碍大局,二来也可以发泄心中多年的怨恨。艺高人胆大,聪明的他当然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但这机会只是属于有真才实学的人,徒有虚名不够自信的人是不敢这么“放肆”的。

        提问: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明确:1、处处为秦着想。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2、充分利用秦晋矛盾。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提问:如何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明确: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三、拓展讨论。(6分钟)

        对比分析三国国君形象。

        明确:郑伯,这位即将亡国的君主,在文中的表现主要是“一从”、“一曰”。当秦、晋两国气势汹汹地围攻郑国之时,形势对于郑国实在是差到了极点。郑国的出路,大致来说只有三条:要么抗争到底;要么屈膝投降;要么化解危机。很显然,以郑国目前的实力,与秦、晋两个大国抗争,无疑是以卵击石,郑国势必会因此而走上亡国之路,这是郑伯所不愿看到的;屈膝投降的结果或可保有相当的利益,最差无非是亡国,但这种结果是极不可靠的,郑伯没有主动权,所以他也不会接受;而想办法化解危机,既可避免一场劫难,又可维护国家利益,同时也掌握了事情的主动权,应该是最佳的选择。这样一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谁来化解这一天大的难题?显然郑国大臣之中无人能够负起此重任,所以在秦、晋围攻的危急时刻,郑伯没有任何行动,而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就在事情即将顺利解决的时候,作者利用烛之武的牢骚形成了一次波澜,使文章曲折引人而不呆板。烛之武面对郑伯的重托,却大谈自己至老不能被用,如今更是“无能为力也已”,满腹牢骚且不愿受命。尴尬之中的郑伯没有放弃,而是首先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这番自责,可谓动之以情,令烛之武为之语塞,对其牢骚情绪也是一个至好的抚慰。然后又晓之以理:“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郑伯“之曰”,短短二十六个字,终使烛之武“许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展现了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精于言辞的君主形象。

        秦伯,他在这场危机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可以说战与不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听烛之武之言则和;拒烛之武之言则战。在这里,作者没有写其言,因为他是烛之武说服的对象,如写其言,一则会有喧宾夺主之嫌,二则也会使行文繁琐不简。所以作者用了“说(悦)”、“盟”、“使”、“还”四个动词来写秦伯,一是反衬烛之武劝说之效果,二是揭示秦伯决策之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决策?虽然他先与晋围郑,后与郑盟,但这并不是说明秦伯是一个朝三暮四的君主,因为秦伯的决策,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这也是秦国以后能够统一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晋围郑,是为了向外扩张的需要,当他认识到这样做只会增强晋国的实力,而秦不会获取什么好处时,立即决定与郑盟。这样一来,反面形成了秦、郑围晋的有利形势,对秦国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并且“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使晋侯不敢击郑,“乃还”。秦伯之决策,使秦、郑之盟非常牢固,而秦、晋之盟也就自然瓦解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烛之武出使之功效。我们看到,作者笔下之秦伯,是一个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晋侯。郑国这场危机,就是由他发起的。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向外扩张,争夺专霸权,秦伯在这场危机中很大程度上也是被晋侯所利用了。如果事情按照他的预料发展,那么此次事件的最大利益获得者,无疑就是晋侯,但是偏偏中途杀出了个烛之武,偏偏中途秦伯就改变了决策,于是事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到手的利益不翼而飞;强大的联盟土崩瓦解;弱小的敌人有了坚强的后盾。晋侯无疑成了这起事件的最大失败者。 这时候,事情又起了波澜:“子犯请击之(秦)”,这是对背盟者最好的警告。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如果“击之”,会有什么后果,晋侯是很清楚的:击秦,则郑必助秦。以一国之力而与秦、郑作战,即使取胜,也会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从而丧失争霸的实力与机会,何况胜算的把握并不是很大,结果只能是一败再败。所以晋侯以“不仁”、“不知”、“不武”三个理由明智地拒绝了,避免了晋国遭受更大的失败。既表现了一个君主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又显示了成霸业者应有的隐忍不发的胸怀和随机应变的谋略。

        作者正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为我们展示了三个性格各异的君主形象,这是作者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也是每一个决策者应该学习、借鉴的,那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地衡量利弊,及时地作出判断、果断地作出决策,来维护自己最大的利益。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四、总结。(2分钟)

        这篇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这个人物不仅活跃在古代,在现代依然有现实意义。大家在课后可选择阅读《郑伯克段于焉》中有关片断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的“城濮之战”的有关内容。加深对《左传》的了解。

        五、布置作业。(2分钟)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言知识。

高二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一、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也是一篇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历史人物传记。根据课标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能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和发现,彰显自己的阅读个性。注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实践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本文的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

        2、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品味浅易文言的能力

        3、正确认识烛之武的形象,能够历史客观评价,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导语

        孙子兵法上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其言实为最高之军事原则,至少可用于战略,若能用于政略,效力尤大。

        在波诡云谲的春秋时期,烛之武就是运用谋略,成功运用了离间计,瓦解秦晋联盟,保全了国家。今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的缤纷世界。

(二)自学指导

        要求:

        1、资料检索:《左传》的相关常识;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晋公子重耳之亡、秦晋之好、肴之战;

        2、学习卡片制作,包括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古今异义等。(注:主要落实三维目标中的知识目标)

(三)课堂交流

        本环节目的是改变以往教师串讲的做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就知识卡片的示例:

        1、通假

        (1)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

        (2)共其乏困 ?共通供

        (3)秦伯说 ?说通悦

        (4)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2、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2)夜缒而出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动词,把·······当作边邑

        (4)阙秦以利晋 阙:使动用法

        2、古今异义

        (1)东道主

        (2)行李

        (3)夫人

        3、 特殊句式判断句式:是寡人之过也 宾语前置:何厌之有 ?状语后置:以其无礼

        于晋且贰于楚也

        4、一词多义

        注:动态交流,采取抢答的方式,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如本课的朝、因、封、辞、师等,都有很多例句,让同学抢答能激发兴趣,也能提高记忆的效率。

(四)合作探究,品味赏析

        1、诵读品味,读出波澜

        在自学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对文意应当有了初步了解,但文言教学阅读不可忽视,尤其是学生的感受建立在阅读之上。诵读指导:走进文本,揣摩人物心理,读出波澜。重点品读烛之武推辞的一段和说秦伯的一段。

        2、品味探究:如何看待烛之武的“辞”和“许”?如何评价烛之武?

        生讨论交流。烛之武的话语里有对郑伯不能及时任用自己的不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学不能误读为烛之武的谦虚之词。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多诚恳的道歉!“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晓以国家存亡的大义,烛之武焉有不“许”之理。当然啊,“许”也足见烛武能顾全大局,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能抛弃个人恩怨,以国家大义为重,不顾个人安危,前去说秦,不失为大义之士!

        4、 合作探究:烛之武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设计学生活动一:探究烛之武打动秦伯最关键的`原因(学生讨论,老师相机点拨。烛之武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来说服秦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第四步:以史为鉴,挑拨离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第五步:预测前途,劝秦谨慎: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设计学生活动二:请同学为烛之武的这段精彩说辞写一段点评,不少于100字。点评示例:烛之武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分析利害,委婉曲折、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这说明左传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注:点评的文字主要见于教参,以往教学我多采取静态的处理方法,把答案给学生,直接窒息了他们的思维。现在我运用新理念,让他们去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迁移拓展

        1、本文展示了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尤其是他的游说艺术。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去劝说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根据下面的情境,试写一段劝说辞。(任选一题)情境一:父母经常偷窥你的信件,这天你一放学,就发现妈妈又在翻看你的日记本,于是你对妈妈说······情境二:高三了,学习紧张,妈妈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这天你发现妈妈在洗你的袜子,于是你对她说······

        2、同学们在写作文时,经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际上只要我们有心,完全可以开发一些课本素材。试以本文为例,开发一则作文素材。

        示例:《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退秦军,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充分显示出他杰出的外交才能。

(六)作业

        背诵全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及反思

       导语;《烛之武退秦师》是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该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是《左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一篇优秀范文,入选全日制高中必修课程。下面是《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欢迎参考。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烛之武形象分析。

        3、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4、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

        过程与方法

        1、问题式。以问题层层推进,梳理故事情节。

        2、探究式。烛之武退秦师原因及现实影响力。

        3、对比式。烛之武、邹忌、魏徵、触龙等说话艺术之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烛之武临危授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重难点:

        1、 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

        2、 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3、 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式。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相关故事背景。

        3、梳理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秦王威风八面的朝堂,蔺相如轻启三寸不烂之舌,挫败秦王夺璧的阴谋,使宝璧平安归赵;在羣儒唇枪舌剑的进攻面前,诸葛亮轻动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饱学之士,使孙刘迅速结盟;在郑国危如累卵之际,老迈的烛之武轻摇三寸不烂之舌,虎狼之师不击自退,铁桶之围不攻自破。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护郑国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了解《左传》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别名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解说《春秋》) 《左传》《公羊传》《谷粱传》

三、推进新课

        该环节主要是疏通情节,在文中寻找关键句,由学生自主完成。

        (一)烛之武如何退秦师的?

        明确:①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④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⑤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文言句式及词语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敢以烦执事。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何厌之有?

        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分组朗读第三段。

        (二)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齐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由学生回答。)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且贰于楚也。

        补充故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

        (三)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如何?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

        ②乃还。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吾其还也。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四)齐读一、三、四段。

        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诵读和寻找关键句中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线索。

四、结束新课

        对照板书,回忆故事情节。一、三、四段读熟。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一、三、四段。

        2、整理文言词语及句式。

        板书设计

        ① 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② 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③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④ 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⑤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复习上堂课内容,并归纳总结文言词语及句式。

        2、 分析烛之武形象,并延伸讨论说话艺术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烛之武“ 怎么退——为什么退——退的结果”三个问题引出文章相关语句,

        再次熟悉情节。并归纳一些词语用法及宾语后置句。

        敢以烦执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 越国以鄙远。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之 何厌之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 且焉置土石。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宾语前置句

        何厌之有?(“之”提宾标志词)

        ①何陋之有?

        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推进新课(从文本出发,逐步引进社会和人生。)

        (一)朗读第二段,思考:

        烛之武究竟何许人也?(学生探讨,分析其个性化及爱国情怀)

        ①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侧面描写)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语言描写)

        ③(烛之武)许之。

        ④(烛之武)夜缒而出。(动作描写)

        明确:①才华横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②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③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二)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

        ①烛之武——委婉,抓住对方心理。

        ②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③郑君——善于纳谏、勇于自责。

        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课文筛选有用的信息,并发挥想象,对烛之武加深认识,使这一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明晰起来,避免了就课文讲课文的的单调枯燥乏味。

三、合作探究

        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烛之武出色的劝谏艺术对于古人和现代人的处事有什么意义。

        (—)对于古人

        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作为君王,则应虚心采纳,方可成就霸业。

        1、 邹忌与齐威王

        齐王接受皱忌的进谏,听取羣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有“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美谈。

        2、触龙与赵太后

        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触龙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3、魏徵与唐太宗

        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终成一代名君。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4、管仲与齐桓公

        齐桓公豁达大度,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5、 比干与纣王。

        纣王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甚至将比剖腹挖心。最终是民怨四起。

        6、召公与厉王

        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被“流于彘”。

        (二)对于现代人

        1、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

        2、听取别人意见,完善自我,少走弯路。

        3、宰相肚里能称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通过比较阅读与回忆感受,使学生从更广阔的视野中感受语言艺术的重要性,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注,鼓励学生更好地把理论用于实践。

四、结束新课

        烛之武委婉劝说的艺术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倾听与交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要善于自己思考,把好的意见总汇起来,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烛之武退秦师微课教案

        在现实社会中,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及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5、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生朗读预习→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入

        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2、《左传》其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3、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4、相关资料(在课文赏析中涉及到时给学生做补充)

        (1)、秦立晋君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却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2)、惠公背约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3)重耳过郑

        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4)郑楚结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课文学习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4、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赏析课文。(前2段)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整体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

        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课文赏析

        第1段

        (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3)、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

        贰:从属二主; 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4)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

        “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5)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3)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5)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几个生字,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3、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重点词语、词组、文言特殊句式。

        2.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烛之武说辞的内容及逻辑思维方式。

        三、教学方法: 采用研讨点拨法,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运用数字媒体全方位展示。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媒体 :投影仪、多媒体、PPT课件、音频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以及背景介绍

        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介绍了解《左传》。

        (师:初中的时候我们学习过一篇名叫《曹刿论战》的文章,请问大家还记得他的出处么?是了,正是出自《左传》。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左传》当中的另外一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不过在此之前,老师想先问问大家对于《左传》一书了解多少?)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具有独立创见的历史著作。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显然,传统“天命”、礼教思想时有流露,这是历史局限性。

        《左传》又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相关拓展:

        《春秋》,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相传孔丘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工整理修订而成);

        《左传》,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事详明的编年史(相传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

        《资治通鉴》,我国古代最大的编年体通史(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

        课文的背景、人物故事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yu)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烛之武,——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相关阅读]:《读本》中《重耳之亡》。了解“城濮之战”。

        (二)朗读并大体感知文意

        播放朗读带,同学们跟读,结合注释,注意字音、字义。

        字音

        汜,fàn缒,zhuì,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阙, qu,意即门户受损。 逢, páng。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 “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 “供”, 供给、供应。读g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 “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è。)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 “智”,明智,聪明。读zhì)

        问题:主要人物?故事梗概?

        (郑国被秦、晋两的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围,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根据故事梗概,理清故事层次。

        结构层次

        晋、秦围郑(1段)

        烛之武临危受命(2段)

        烛之武说退秦师(3段)

        ————烛之武的话有四层意思:

        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说明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若亡郑有益于君……君之薄也)

        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指责晋国过河拆桥、贪得无厌,挑拨秦晋关系(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唯君图之)

        晋师撤离郑国(4段)

        就疑难句式、字词进行讨论和解析。

        5、分角色扮演。

        (三)小结,布置复习、预习任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前一课时内容:

        (二)解析课文:

         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疏通文意

        1)、 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形势((“晋侯、秦伯围郑”)。

        战争的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2)、 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

        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 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离,间秦晋联盟。)

        4) 、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讨论)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分析课文特点

        伏笔与照应得当。

        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叙事详略得当。六参考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三)文言知识积累:

        1、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领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2、古今异义

        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

        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来。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乏困

        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如:共其乏困

        今义:疲劳。

        夫人

        古义: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3、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4、一词多义(详见课件)

        (四)、总结并讨论:

        1、总结人物形象:

        烛之武: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2、总结行文特色: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3、讨论:假如我是烛之武…

       好了,关于“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相关文章